认真看书
沈玉英在画符,沈白露便乖乖巧巧地在旁边仰着头看着。
她很懂事,知道什么时候不能打扰婆婆。
只是,婆婆画符箓的姿态可真厉害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能学。
一连画了十来张平安符,沈玉英直起腰,活动着脖颈肩膀,转身便对上了沈白露亮晶晶的视线。
她不由失笑,朝着小女孩挥了挥手。
沈白露一下子扑进她怀里,奶声奶气地说:“婆婆,你真的太厉害了!等我长大了,我也想画平安符。”
“好,等小白露长大了,婆婆就教你。”沈玉英亲昵地点了点小白露的鼻子。
小孩太听话了,也让人觉得窝心。
她在这儿画平安符,一画可能得好几个小时,一直让沈白露在旁边无聊地等着,这也不是个事儿。
但沈白露年纪太小了,才刚刚三岁,若是放她出去和村里的小孩们一起玩,沈玉英又有些不放心。
想了想,沈玉英把沈白露抱到膝盖上,轻声道:“白露呀,婆婆和你商量个事儿。”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婆婆这些本事可大了,现在白露还小,暂时还没到学习的时候,但是呀,你可以从最基础的小东西学起。你愿不愿意呀?”
“愿意,愿意!婆婆,我愿意!”沈白露忙不迭地点头。
沈玉英慈爱地抱着她,温柔地说道:“好呀,白露乖。还记得吗,咱们卧室窗户底下不是有个柜子吗?”
她轻轻拍拍沈白露的背:“白露,你去那里瞧瞧,柜子里面应该放了一叠书。”
“那些都是些基本的入门功法,等你把那些书都读透了,学会了上面的本领,咱们这一道,你就算是入门了。婆婆再教你更高深的,好不好?”
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灿烂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地上,投出一个个圆形的光斑,给这温馨的对话增添了几分暖意。
沈玉英依稀记得,那处柜子里似乎放了不少的杂书。
都说学无止境,她还是很懂的,要不断充实自己,不能被时代落下。
于是,有空的时候,她也会从各个书摊上淘一些书籍,尽管其中大部分都是些杂乱无章的杂书。
柜子里的那些书,便是这些淘来的“宝藏”。
当时,她好像和卖书的小贩说了好一会儿价,最后用十块钱买了几十本,厚厚一大叠。
那些书的质量一般,但值得称道的是,里面画了不少的插图。虽然是黑白的,但也勉强能当成连环画看。
对于三岁的沈白露来说,用来打发时间,那是足够了。
说着,沈玉英轻轻摩挲着小女孩软乎乎的头发,眼中满是慈爱。
“好!”沈白露脆生生地答应。
小姑娘满心欢喜,雀跃得像是一只灵动的小百灵鸟,快速地朝着卧室的方向飞奔而去。
她找到了窗户底下的那个柜子,成功地看到了里面厚厚的一叠书籍。
沈白露小心地将书籍从柜子里拿出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到另一边的书桌上。
等看清书籍的模样时,她不解地皱了皱眉。
这些书本大大的、厚厚的,可是看起来旧旧的,和村里其他小伙伴们宝贝的故事书一点儿也不一样,摸起来的手感也有点粗糙。
但很快,沈白露理解了。
这是婆婆的婆婆传给婆婆的,再由婆婆传给我,肯定经过了很多很多年,所以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她的眉头舒展开来,对待这些书籍的态度更加虔诚了。
沈白露低头看向了最上面的第一本书,书名是《九XXX》。
接下来是《两XX元X》、《X火X》、《五XXX》、《XX大X》、《XX大X》……
她没有再翻下去,而是有些头疼地抓了抓头发。
“怎么办?好多字我都不认识,这要怎么读呀?”沈白露老气横秋地叹了一口气。
就算再聪明,她到底也只有三岁,认识的字很少很少。
除了婆婆抽空教她的一二三四五等数字之外,便只有些常见的“大”“小”“火”“水”“土”“木”之类。
因此,面对这些过分复杂的文字,她可真是一筹莫展。
但沈白露向来是个乐观的性子,而且对沈玉英有着无比的信任。
“婆婆既然让我学,那就说明,我肯定是能学得懂的。”
沈白露煞有其事地点点头,将那些书籍放回了书桌上,只翻开了最上面的第一本《九XXX》。
翻开第一页,沈白露便觉得头疼。
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像是一个一个的小虫子一样,在眼前爬来爬去。
除了零星认识的那几个字,她根本看不明白。
“哎,我不认识它们,它们也不认识我。”小白露摇头晃脑地感慨。
但等翻到第二页,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第二页除了几行她不认识的字外,还有许多幅黑白颜色的图画。
她不认识字,可是认得画呀!
这些画上面好像是一个小人,还是一个透视版的小人。
可以看到,小人的体内有一个箭头,顺着一个方向规则地流动着。
倒数第二张图,那个小人挥出了拳头,于是一个巨大的石头碎了。
最后一张图,那个小人再次挥出了拳头,于是一座庞大的山彻底碎了。
“哇,好厉害啊!”沈白露发出没有见过世面的惊呼声,思考着:“所以,这是一本拳法?还是一本特别厉害的拳法?”
她明白了!她都明白了!婆婆对她可真是用心良苦!
沈白露瞬间变得极其认真。
她坐姿端正,仔仔细细地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的图,视线顺着小人体内的箭头不断地移动着。
她越看越认真,仿佛完全沉浸了进去,进入了一种极其玄妙的状态。
卧室里只有沈白露一个人,也就没人看见,小女孩的身上逐渐亮起了星星点点的微弱光芒,在经脉中静静地流淌着,逐渐绘制成了一个繁复奥妙的图案。
她体内的气息正在逐渐变化,由外而内,从量变到质变,整个人好像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进化。
从那一天起,无论干什么,沈白露都总会抱着那一本旧旧的《九XXX》。
她人小,手也小,正常大小的书籍在她怀里显得格外笨重庞大。
于是,她走路都会摇摇晃晃的,像是一只可可爱爱的小企鹅。
沈玉英看得忍俊不禁。
但有事情做总是好事,看沈白露能通过书上的那些图画打发时间,沈玉英也觉得很欣慰。
我可真厉害,真会养孩子。
还得是我!
沈玉英得意地想着。
她缝了个小小的红色书包,还在上面绣了个萌萌的小兔子,让沈白露背在身上,正好可以将那本书装进书包里。
从此,小女孩背着一个小巧的兔子书包,站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嘿嘿哈哈打拳的身影,变成了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
让人见之不禁莞尔一笑,心情轻松。
胡婆子送来的老母鸡是正宗的农家散养老母鸡,吃的不是鸡饲料,而是地里最新鲜的白菜和家里人的剩饭剩菜。
老母鸡养了一年多了,营养十分充足。
这样的鸡用来炖汤,最是合适。
不用放什么复杂的佐料,只需要加一些姜去腥,再放点葱花,便鲜美得让人舌头都要吞掉。
等这一锅老母鸡汤喝完,沈玉英又接到了别的委托。
这次,请她的是双寨村有名的大户胡大。
胡大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
但他有义气、肯吃苦,抓住了时代的机会,十几年前义无反顾地出外打工,最后做了包工头,据说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很是让人羡慕。
村里不少年轻小伙子都是在跟着他干,对他那叫一个崇拜。
都说衣锦还乡,赚了钱,胡大不仅在城市里买了房,还将老家的房子重新翻修,建成一栋漂漂亮亮的农村小别墅。
这次他便是回来办乔迁酒的,顺便还邀请了沈玉英。
一是让她帮忙看看风水,提醒一下有没有什么禁忌之类;二也是想在她那里再购置一批平安符。
“我跟你们说,沈仙姑可是有真本事的人,她绘制的那些平安符,一张张的可厉害了,是能救人命的好东西。”
胡大大大咧咧地坐在后院的椅子上,脖子上挂着一根粗粗的金项链,两只手腕都带着厚重的金手镯,整个人简直要亮瞎人眼。
“哦,这怎么说?”旁边看热闹的人好奇地问。
“之前我也是不信的,可是啊……”
胡大顿了顿,拖长了声音,故弄玄虚。
“可是什么?胡大你快说呀!”其他人吃瓜吃了半截,急得不行,忍不住催促。
胡大“嘿嘿”笑了两声,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他才开口解释道:“可是等真遇上事儿,才知道平安符的神奇功效。”
“最开始,我就是抱着可有可无图平安的心态,给家里人买了几个,没想到,还真起到了不得了的功效。”
“有一次我大舅哥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三楼摔了下来,当时咱们都担心得不行,心脏差点都吓得不跳了,结果,他一点儿大事儿没有,只扭伤了脚踝。”
“还有一次,我老丈人夜里在工地巡逻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偷钢筋水泥的贼,他脑子一热直接上去阻止,没想那些人竟然对他动了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