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辅导夫君考状元 > 放榜悲喜

放榜悲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138章放榜悲喜

吉安多雨,学宫的墙根处长满了斑驳的青苔。此时,几个破衣烂衫的少年蹲在这里,毫不介意湿冷。

今天是府试放榜之日,几个少年蹲在这里,目的就是讨要一些喜钱。事实证明,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不至于空手而回。太阳已经升起,但是热量并不是很足,所以晨雾未散。很快的工夫,学宫前的青石板路上已挤满了乌压压的人群。

附近茶楼檐角挂着的铜铃被晨风撞得"叮咚"作响,混着人群的私语,织成一张细密的网。

县试、府试和院试被读书人称为"小三关”。这“小三关”中,府试是最难取中的。

对读书人来说难取中,但是对知府来说,阅卷并不是十分苦难的事情。早在府试之前,各县教谕和众书院讲郎都被知府召集起来,共同来办理府试的阅卷事宜。

阅卷间隙,大家自然是各回各家。可无疑,在家中的日子,大家都待得烦躁。好不容易盼到放榜之日,无论抱着多少期望,都忍不住来看一看、瞧一瞧。卖炊饼的老汉推着独轮车在街角张望,笼屉掀开时腾起的热气与晨雾交融,裹着芝麻香飘进人堆里。几个总角孩童举着糖画穿梭嬉闹,糖稀凝成的鲤鱼尾巴险些扫到某位老儒的补丁长衫,惹来一阵低声呵斥。阿丰换上了新浆洗的葛布短衫,踮着脚往人堆里钻,被汗浸湿了大半。他昨日便打听到放榜时辰,天未亮就守在这里,可还是被人挡得严严实实。忽听得人群深处传来案窣声,原是衙役抬着朱漆木梯在堂前架起一一要贴榜了!

原本喧闹的人群愈显鼎沸。

不一会,就有人自发开始唱榜了。

一个中年书生,手中攥着半块冷炊饼,被人群堵在了外面。当他听到“第三十三名,永丰县李元胜"时,炊饼″啪嗒”一声坠地。碎屑飞散,中年书生泪水已经盈满眼眶。这次考试前,他家中老母当掉了最后一件棉袄,终于换来了他榜上题名。汹涌的人群中,他的布鞋被挤掉了都不自知。隔着人群,有一株苍老的榕树,周老儒生站在树下,始终不敢近前。可是,也不知道是谁,远远地叫出了他的名字,他的身体顿时如触电一般颤动起来他踉踉跄跄上前,浑浊的老泪滚在略显肮脏的衣襟上。也不知道挤了多久,他才看清了榜单上的名字。

“周秉文,我是周秉文!“他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告知其他人。四十八载寒窗,妻子咳在补丁被褥里的血花,此刻都化作榜单上那抹朱砂。有喜上眉梢之人,自然也就有失魂落魄之人。可今天,周秉文无疑是心怀喜悦的一个。他有心快点回家,将喜讯分享给病中的老妻,可想到了恩公,又觉得还是等一等。

“头名是吉水县肖平!“他终于听到了想要听到的名字,更是大喜。“案首是肖平!吉水县的肖平!”

“肖兄竟然没有来看榜吗?”

“也许是成竹在胸!”

“你我与肖兄同榜,当告知他这一喜讯!”嘈杂的声音惊飞了远处榕树上的鸟雀。阿丰站立了片刻,听清楚了名字,便猛地转身,扒开人群往外冲,布鞋碾过青苔险些滑倒。他踉跄站稳,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朱漆榜单上,“肖平"悬在榜首,墨色淋漓如蛟龙破云。金粉勾边的名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连纸缝里渗出的浆糊都似镀了层蜜。他喉咙一哽,眼眶发热,转身就往回跑。此时,曾芸芸倚在二楼雕花栏杆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鎏金缠丝银箸。这是昨日朱翊锦给肖平送来的贺礼,箸头哲着“青云直上"四字,说是景德镇窑工连夜赶制的。

在他看来,肖平通过府试是必然的,所以贺礼也就早早送到了。对面的茶楼里,说书人正敲着醒木讲《破窑记》,惊堂木拍在“吕蒙正雪天赴考”一节,十分应景。

“东家!公子中了!是案首!”

阿丰的嗓音在楼梯口炸开,曾芸芸霍然起身,素白绢衣扫翻了案头的青瓷笔洗。茶汤泼在《四书章句集注》上,墨迹晕染如烟雨江南。她顾不得擦拭,快步走到窗前,正见楼下的肖平被一群考生簇拥着。少年的面容依旧沉静如古井,只唇角微微扬起,似春风拂过冰湖。有顽童将新折的花枝抛向他,他顺手接过别在襟前,翠色衬得霜白澜衫愈发清朗。

“肖兄当真了得!“蓝亮挤在人群最前头,声音高亢,带着几分真心,“这连中案首'的佳话,明日怕是要传遍白鹭洲书院了!”当然,还有几个平日里有些嫉妒肖平,甚至轻视他的,袖中藏着的鎏金请柬已被捏得发皱一-这原是他们为自己准备的庆功宴帖子。肖平拱手还礼,目光却穿过人群,与楼上那道素白身影遥遥相撞。曾芸芸冲他眨了眨眼,又看到周老儒生跌跌撞撞跑了过来。“肖公子!曾姑娘!"沙哑的呼喊刺破了喧闹。周秉文抱着个粗布包袱撞进门来,补丁长衫下摆还沾着药渣。

他“扑通”跪地,他重重叩首,颤声道:“内子今晨能下地熬粥了!”打发了一波又一波报喜人,最后,朱翊锦玄色披风猎猎,单手拎着坛桂花酒跨进门来:“肖案首!今日不醉不归!"他朗笑着拍开泥封,酒香惊起梁间栖燕添喜抱着琴囊跟在身后。似乎是路途中朱翊锦给她买了串糖葫芦,鲜红的山楂映得她双颊生晕。

肖平拒绝了所有读书人的邀请,只是答应明天一起去拜访知府。大家见肖平如此坚决,也就不勉强他。只是有些数值内情的,想起了之前在书院中与肖平有矛盾的几个考生,都后知后觉地认为那几个人掂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晚饭时分,终于安静了一些。

周秉文拒绝了曾芸芸和肖平的挽留,执意回家好股老妻。曾芸芸又资助了他一些银子。毕竞,通过了府试,接下来就是院试,花销是少不了的。问清楚了缘由,朱翊锦说:“既然是我大明的读书人,我责无旁贷。"说罢,示意了一下添喜,然后将两个银元宝。周秉文极力推辞,但架不住热情,最后还是收下了,感激得涕泪连连。开席之前,曾芸芸没有想到又来了位不速之客。“亲爱的芸芸,我又来了……“是来自西方的郡主爱丽娜。此时,她穿着汉服,腔调已经有了几分江西人的韵味。

因为皇帝的看重,洛王这次前来,随从更多,王府的膳房跟来了好几个厨子。

对这个金发碧眼的姑娘,朱翊锦十分好奇,悄悄问了肖平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肖平回答不出来,朱翊锦只好又问曾芸芸。宴席上,朱翊锦和爱丽娜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壁垒,相互间倒是不觉得如何。眼下有了曾芸芸帮助翻译,二人顿时打开了新世界。原来,外国的郡主是这样的……

原来,大明的亲王是这样的……

爱丽娜已经稍稍掌握了一些汉语,但是朱翊锦却十分积极地向曾芸芸学起了英文。

看到这些顶级的厨师端来的粉彩瓷盘,爱丽娜睁大了眼睛。朱翊锦用镶金象牙筷夹起水晶虾饺,郡主执着银制刀叉无从下手,但很快改持筷子,说:“我学会了…”。

“这是蟹粉狮子头。"朱翊锦赶忙看向曾芸芸,“曾姑娘,这菊花怎么说?”曾芸芸翻译之后,忍着笑看洛王教爱丽娜用竹制调羹,蟒纹常服的广袖扫过鎏金烛台,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坤舆全图》屏风上。当郡主终于用汉语说出“鲜甜"时,朱翊锦腕间的伽楠香珠串突然断开,十八颗沉香木珠子滚落在波斯地毯上,像散落的星子。

烛光亮起,朱翊锦忽然轻声念了句:"天阶夜色凉如水。"“殿下说什么?"爱丽娜转头问。

曾芸芸故意将“卧看牵牛织女星"译成"The stars are whispering love stories",看着两人同时去抓最后一块桂花糖蒸栗粉糕,她不由笑了起来。看到二人模样,添喜悄悄地将曾芸芸请到了一旁:“姑娘,王爷和这个洋婆子,不会……

曾芸芸问:“你不喜欢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