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探花 > 第 12 章

第 12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夜阑人静的翰林院,虫息鸟眠,月影婆娑。

配殿的槅扇窗朝两侧敞开着,习习晚风从庭院吹拂进来,掠过案上的书页边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案头点着两盏宫纱灯,暖黄光晕在室内弥散开来,映照着案前翻书之人清矍的身形。

立在游廊上的两人远眺过去,见到的就是那临窗看书之人,端坐案前全然沉浸于书中的场景。大抵是夏夜到底闷热,但见其官袍袖口半卷,白皙清瘦的腕骨随意轻搭书案之上,官帽也脱下搁置了一旁,露出其白璧般的清逸面容。

观其形,视其貌,比起其朝廷命官的身份,对方倒是更像个上京赶考的文弱书生。

“我似有些印象,他是那‘三杰’之一。”姬寅礼收回目光,朝向公孙桓,“就是不知,他是三杰中的哪个?”

公孙桓回道:“是探花郎,现任翰林院编修一职。姓陈,名今昭,因未及弱冠,所以尚未取字。”

“竟如斯年轻,当真是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姬寅礼感慨了番,这会想起什么,又问,“那日夜宴,我怎瞧他三人似为群臣所疏,可有此事?”

公孙桓也不意外宫廷夜宴那日,殿下能格外注意到这三人,实在是三人形貌太过出彩,一眼望去让人不注意都难。

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太初三杰姿容之美确是不负其盛誉。三杰中,一位俊逸非凡、高洁孤傲,一位丰姿冶丽、面若好女,另外一位则清矍脱俗、神清骨秀,真真是姣如明月耀眼,却又各具神采,令人见之难忘。

尤其是当日夜宴,美姿仪的三位年轻俊才居坐于一干年长的官员当中,简直是鹤立鸡群,醒目极了。再加上他三人自斟自饮,不趋奉上官也无下官过来敬奉、一副自绝于群臣之态,也委实惹人注目,所以殿下能注意到他们这几个微末小官,也并不奇怪。

“殿下所料不差,此三人确是不被群臣所融。”公孙桓斟酌了番言辞,将他所知的无巨细道出,“据说此间缘故,还是是先始于探花郎的拒收炭火孝敬。出了这个异数,翰林院上官们自是心生暗火,在轮番规劝不成,遂转为排挤打压,其后干脆将他摒于文官朝列之外。且自他始,另外二杰亦不再收底下的炭火孝敬。”

姬寅礼不由叹道:“好硬的骨气,倒是不符他那文弱之气。”

倒没想到那看似文弱的陈探花,如斯孤勇,不惧得罪满朝公卿,竟敢先一步打破约定俗成的旧习。

当真是人不可相貌。

公孙桓笑说:“殿下若是知他家资不丰、至今携全家老小赁于南巷胡同居住,怕是更要惊叹两句了。”

放在奢靡成风的皇都里,居于南巷胡同、甘守贫寒的京官,也算是蝎子的尾巴,独一份了。

姬寅礼此时是委实惊诧了,他本以为那探花郎不收孝敬,是有祖业为继。本朝俸禄之低众所周知,单靠编修那区区几十两年俸养家,光是想想便知何其难也。

“贵而守贫,属实难得。”姬寅礼的目光,不由再次看向那临窗读书的探花郎,语调几多和缓,“到底是热血未泯的年少英才。朝廷有这般的俊才在,倒也不算全是蠹虫之辈。”

安谧雅静的值房内,正沉迷在书中的陈今昭,冷不丁被出现在室内的声响惊得回神。此刻房门口处突如其来的竹帘掀动声、以及随之而起的错落脚步声,于此间悄然无声的环境中蓦然入耳,当即便让人悚然惊了下。

姬寅礼刚低头进了值房,一抬眼就见对面之人回眸惊望过来,白璧般的面庞满是受惊了的模样,不由笑说:“可是我惊着探花郎了?”

随着对方雍容温煦的声音响起,陈今昭的瞳仁里同时倒映进了那配通犀金玉环带的朱色常服。那身象征身份的朱色蟒袍,让她瞬息惊觉,来者何人。

陈今昭的脑袋,轰的炸了!

两耳尚在嗡鸣之际,她就已反射性的噌然起身,行动完全快于思绪的疾步匆匆至其跟前,勉强撑住发软的双膝施礼问安,“微臣见过摄政王殿下,恭请千岁殿下躬安。”

“本王躬安。”姬寅礼看出她的慌乱无措,几步上前扶起她,安抚的拍拍她的手背,“今夜我赶巧路过,见此间有亮光,遂过来瞧个真切。我亦不过随便看看,你也不必紧张。”

覆在她手背的掌心稍带粗糙,温热有力,透着股沉稳的力量。可此刻的陈今昭心中哪还有半分安稳?当下只觉脚下如踩棉花,整个人似灵魂出窍,有种极度的不真实感。

姬寅礼环视着这间不算大的值班房,室内干净整洁,临窗前摆放了一案桌、一把椅,两侧各摆了盆罗汉松盆景,往里走有个稍小些的博古架,一应陈设摆件都简朴却不失文雅。再其后就是两排长书架,长度几乎横穿了室内,上面井然有序的摆满了书籍,隐隐透着书墨之气。

“可就你一人值守?”他缓步踱至书架前,随意打量着上面的类目。

从对方一进来,陈今昭就一直杵在原地未敢动。

听见问话,这方惊梦般回了神, “是。”

“从前就是如此?”

“不是。”

回答完好一会,她方遽然惊觉,自己刚才机械般的回话何其不妥,当即急语补充道:“回殿下,是因为翰林院人员减损严重,上官才将改了旧制。从前,吾等值宿一般为两人。”

可答完后,她脑中复盘一回,心里又咯噔一下。

刚这般回答是不是不妥?当着那人的面说人员减损严重云云,他会不会以为她在反讽,讽刺他杀性过重?偏她又提旧制,那人会不会多想,会不会以为她思念旧朝、对如今他这个掌权者不满?

是不是得罪他了?她会不会被记恨?会不会被拖出去?

书架那边似有极轻的笑声,她听得不大真切,稍顷,有沉稳的脚步声渐近。

陈今昭在见到对方迎面过来时就忙惊垂了眼。或许人在高度紧张时真的容易出差错,明明她内心已告诫自己一万遍,视线万不可落那人右侧下颌处哪怕半寸半毫,但是她只要一抬眼,那蜿蜒盘踞的刀痕保管第一时间印入她的眸底。

姬寅礼走到临窗的案前撩袍落座,稍微抬眸,将陈今昭从上至下缓慢打量一番。

细看起来是愈发白净,目光清正,气质干净偏文弱,加之清逸的美姿容,想来应是极讨京中闺阁女儿家的喜欢。

“你家中还有何人?”

“回殿下,微臣家中还有母亲、妻儿及小妹。”

闻言,姬寅礼倒稍显诧异,没想到对方瞧着年岁不大,竟已经有妻有子。不过想来也是,若非已成婚生子,这探花郎少不得被京中豪绅或是官宦人家榜下捉婿,便也不会如现今这般过得十分拮据。

如此也能推断,其妻族必定家世不显。

感到对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段时间,陈今昭浑身僵硬如那案桌旁的盆栽,直待那股视线从她身上移开,整个人方似重新活了过来。

“平日里都读些什么书。”

问话的时候,姬寅礼随手翻开案上厚厚的那卷《天工开物》。在他看来,这类奇技淫巧的书,应是那探花郎用来随便打发时间的。

“近段时日公务繁忙,臣下未……未抽得出时间来多读书。”

陈今昭声如蚊蚋,自虚了三分。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她还会每日早起温书,背些经义注解,文章诗赋,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去书院做个先生,教书育人。可后来,眼见着辞官越来越无望,她渐渐就有了懈怠的心理,对经史子集也不再那般上心了。如今,更是重拾起自己喜欢的杂学,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姬寅礼啪的合上案上的书,抬了眼皮,看向距离他足有十步余远的人,“你年纪尚轻,有大好前程,莫要荒废光阴。杂学经学根基与治世镜鉴、以及律令实务类的研习典籍,你要常翻、常读、常记,温故而知新,不可懒惰懈怠。”

陈今昭心猛得一跳,为何这话听起来像似对她寄予厚望。

姬寅礼未等她多加细想,已经起身离开。在路经她旁侧时,意味深长道:“以后见本王不必站得那般远,吾非噬人恶兽,不吃人肉。”

说罢,与那公孙桓笑着离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