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 第十章

第十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辰哥儿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是圆妹在捉弄自己,他凑上前去问道:“好妹妹,你喝的什么?”

圆娘一边捂着茶一边偷喝道:“和你一样。”

淡淡的梅香飘散开来,圆娘小心轻啜一口,明明是热茶却难得品出一丝冰雪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大抵是添了薄荷和瑞脑的缘故。

辰哥儿不好这个,很快便失了兴趣,扫地僧重新给他斟了杯茶水,他坐在父亲身侧难得老实的喝了起来。

苏轼问道:“其他人呢?”

辰哥儿回道:“兄长在帮阿娘抱弟弟,想必一会儿就过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

王闰之率众人进门,扫地僧起身相迎。

互相问了好。

苏轼接过苏迈怀中的叔寄,对扫地僧道:“有劳了。”

房门关闭,除了叔寄的乳母外,其余随从一概候在门外。

苏轼将幼子放在榻上,扫地僧随手解开厚毡打量片刻,又探手摸了摸骨脉,沉思后方道:“不好治。”

叔寄满含期待的目光瞬间黯淡了下来。

“也不是全无办法。”扫地僧又道。

苏轼深吸一口气道:“你这和尚怎么说话大喘气?”

“法师,真的可以吗?”王闰之神色激动的看着他。

扫地僧点了点头道:“只是令郎要吃点苦头了。”

叔寄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他摇了摇头坚定道:“辩才师父,我不怕吃苦。”

辩才颔首,转头对苏轼道:“令郎恐怕得在天竺寺住上一段时间。”

苏轼道:“若是你真能治好他,莫说住,便是让你做他师父我也是舍得的。”

“不敢,不敢。”辩才连连摆手道,他寻出笔墨开始写药方,而后又道,“单单吃药是不够的,得想法子让他站立起来,只要能站希望就更大了。”

王闰之闻言,目光颤了颤,似有所不忍。

苏轼一一道出了妻子的隐忧。

叔寄这种情况还跟一般的幼儿学步不太一样,学步的孩童双腿有知觉,可以使得上力气,摔了,痛了,他会适可而止。

叔寄是个倔脾气,他太想走路了,以往不是没扶着他走过,可每次再如何小心,都会伤了他的腿,再之后便不同意他下榻了。

他的腿没有知觉,练习走路谈何容易?

辩才闻言亦是垂首思考着办法。

圆娘悄声喝下最后一口梅花茶,出声道:“既然如此,何不给三弟做个扶步车?”

众人齐齐将目光落在她身上,圆娘顺手放下茶盏,比划道:“就是那种圆圆的小车,底下装有轱辘,车上绑了丝带,用丝带将三弟兜住放在车上,车高正好是三弟站立时的腿高,先慢慢感受,一步一步来,也省的磕碰。”

苏轼和辩才法师率先领悟了圆娘的意思,点头称赞道:“这倒是个好点子。”

苏轼揉了揉圆娘的头顶道:“好孩子,多亏了你。”

这时小沙弥进来禀告:“法师,苏公,斋饭好了,请去后堂用膳。”

苏轼哪有心思吃饭,点点头吩咐他带着苏家内眷先去用膳,自己拉着辩才去做圆娘所说的扶步车了。

圆娘好奇,盛了一碗梅花粥,夹了几箸香油拌的小菜去看师父做手工活。

辰哥儿亦好奇,索性端着碗和圆娘一起去看,顺便顺走圆娘碗中的两根咸菜条,气得圆娘追着他跑。

王闰之在她们身后忙嘱咐道:“不要跑,灌了凉气是要肚子疼的。”

话音未落,两个孩子早跑没影儿了。

圆娘找到苏轼后给苏轼和辩才法师递了一盘素包子。

苏轼擦了手,捏着素包子吃得一脸开心,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模样。

辩才法师念了声佛号,感激道:“小娘子有心了。”

“那是自然,我这徒儿是天下第一好的。”苏轼满意道,“有她在我身边方圆了我没有女儿的遗憾。”

“师父,谦虚,谦虚。”圆娘小小声说道。

苏轼笑道:“对他不用。”

辩才法师淡笑不语。

吃完饭后苏轼开始拿着墨盒在挑好的木材上弹墨,辩才法师拿着一把锯沿着墨线裁木头,二人配合十分默契。

圆娘捂着粥碗,不让锯末飞进碗里,在她的眼里,书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过显然师父不是这样的。

她头一次见识到有人仅仅凭她口述,便制出了后世商场里卖的扶步车,用材虽然不同,但功能一样。

她的师父果然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半晌后,扶步车落成,苏轼用废弃的木料给圆娘做了一套鲁班锁。

圆娘顾不上与辰哥儿吵嘴,把玩着鲁班锁,迟迟不得要领,良久,她不禁暗叹一声:师父是享誉天下的大才子,徒弟却是个笨笨的,难搞。

辰哥儿也皱着眉头问道:“爹爹,这怎么跟我之前玩过的鲁班锁不一样?”

苏轼道:“鲁班锁有千变万化,没有定式,你们且耐心领悟,等解开了,我答应你们一个小小的要求。”

辰哥儿眼中兴味盎然,他瞄了一眼旁边的钝刀。

苏轼垂眸看着他悠悠说道:“不许砍坏,此物有正经解法,仔细琢磨去,休要想旁门左道。”

辰哥儿吐了吐舌头道:“我这不是想快点拥有一只小狗吗?这样就可以陪着叔寄学走路了,等我们上学之后他一个人在寺里待着也不寂寞。”

苏轼忍笑道:“嗯,知道了,你想要一只小狗。圆娘呢?”

圆娘抬眸,认真道:“等我解出来师父就知道了。”

两个孩子蹦蹦跳跳跑到梅花树下坐下来,认真解鲁班锁。

红□□丽如霞,白梅光洁盛雪,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如果忽略掉解着解着又吵起来的两小只。

辩才法师推着扶步车和苏轼慢悠悠的在梅林里散步,且一步三回头,再三问道:“真不用我为她观相?”

“辩才法师这么闲?我新近得了一本梵经,你替我译一译如何?”苏轼岔开话题道。

“哎,早知道今日,当初我就不下山了,白白错过了当她师父的好机会。”辩才法师感叹道。

“她与红尘有缘,跟着我才是最好的。”苏轼认真道,“这也是她父亲的意思。”

“我能不能当她第二个师父?”辩才法师不死心的商量道。

“那大抵是不能的。”苏轼果断拒绝。

“为何?”辩才法师问道。

“因为她喜食鱼羊且不爱听经。”苏轼一字一顿道。

辩才法师:“……”

金乌西坠,落日熔金。

圆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解开了鲁班锁,她和辰哥儿拿着一堆木件去找苏轼邀功,抬眸间却发现他早没了踪迹。

两小只走了一会儿,看见朝云和拂霜还有几个别房的侍女正在梅林斗梅,辰哥儿惦记着他的小狗儿,没有留下一起玩,只开口询问道:“诸位姐姐,可曾看到爹爹去哪儿了?”

朝云俏手一探往他鬓边簪了一枝梅花道:“在后殿跟辩才法师参禅呢。”

拂霜撷了一枝绽的繁茂的白梅花簪在圆娘头上道:“那里面无趣的很,何不留下跟我们一道玩。”

辰哥儿摇摇头,拉着圆娘便跑了,他擎等着问爹爹讨要小狗呢。

等两小只找到苏轼时,只见他正放浪不羁的躺在短榻上吃蜜饯樱桃,双脚搭在短榻扶手上,姿态慵懒且闲散,哪里有参禅的样子?!

见两小只来了,他一勺一个蜜饯塞到他们嘴里道:“解开了?”

圆娘和辰哥儿献宝似的说道:“自然!”

苏轼道:“二郎想要小狗,圆娘呢?”

圆娘毫不犹豫的回道:“我想要一只肚子肥肥的储蓄罐!”

苏轼微诧,若有所思道:“可是月银不够花了,才如此节俭?”

自然不是!圆娘解释道:“正是师父师娘给的月银花不清才存起来啊,等我长大了要买胭脂抹的。”

苏轼笑道:“咱家的女郎们另有银钱买胭脂水粉,倒不必刻意省着月银。”

圆娘道:“哎呀!女孩子的事情怎么说得清呢,总之,我要个胖胖的储钱罐!”

“好!”苏轼应道。

圆娘这才放了心,她要存储罐倒也不是因为别的,只因她的师父是个花钱大手大脚的月光族啊!

她得提前存点钱备着,以后应急用。

回城的路上,苏轼拐弯带着圆娘和辰哥儿去逛杭城大街的夜市。

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饶是夜市,也聚了许多人,百般行当皆开门迎客。有头戴三朵花的点茶婆婆敲着响盏摇头晃脑的揽客,有走街串巷的货郎在沿街叫卖,亦有果子行,酒肆等固定店铺点亮自家铺前的灯笼,静等客来。

苏轼闲适的带着她们沿街逛着,有不少人认出了他,皆上前来打招呼:

“苏公!”

“通判大人!”

“来,给孩子抓点零嘴儿!”

“子瞻兄,何时再聚一聚,我手上有王右军的真迹!”

没走多久,圆娘和辰哥儿身上的口袋都被人装满了各色果干点心,沉坠坠的,圆娘不禁感叹道:“杭州百姓好爱师父啊!”

圆娘捧着一只肚子溜圆的青瓷小猪储蓄罐从小儿戏耍家事儿店出来时,连小猪的肚子都被热情的百姓掀开,往里塞满了杨梅糖和十色花花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