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西医来着(上篇)
酒足饭饱之后,宴会结束后已是日落时分,众亲友陆续散去,只留下三房的姑奶奶和我爷爷、父亲、母亲,舅舅以及无垢。无垢牵着我的手,三房的姑奶奶领着路来到了中院西厢房,等所有人坐定后,姑奶奶开口道:“既然慧明似乎已经初显智慧,我们的计划需要重新调整。这里都是绝对可靠的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我们来讨论一下是否合适。”我内心一阵欢喜,难道今晚就要开始练功了吗?我激动不已。姑奶奶话音刚落,舅舅便率先发言:“既然慧明已经初显智慧,那我们应当尽快开始教他武艺。冯家堡的武功讲究早学早得力,30岁后功力便趋于稳定,只有两仪六爻恒渐功能缓慢增长功力。这门武功练到第五层,一般人可能要花一生的时间,而家主现在能练到第六层,配合第三层的化龙决,就已经如此强大。如果慧明能更进一步,甚至可能触及天下无敌的境界。”我母亲听后,微微皱眉,担忧地说:“但是,慧明年纪尚小,突然开始习武,身体能否承受?”这时,爷爷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武艺固然重要,但根基更为关键。我认为,我们还是先让慧明学习中医之道,强身健体,打好基础,之后再习武也不迟。”我父亲在一旁认真聆听,点头表示赞同:“父亲说得有理,不过我觉得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利用中药调理身体,并观察慧明的适应情况,初步练习两仪六爻恒渐功,无论能否完成十二正经的运转,对经脉的温养作用总是有益的。第二步是学习文化知识和中医,让他了解家传武功的运功路线。”我看着大家,虽然心中急切,但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然而,我毕竟是西医出身,对中医几乎一无所知,只能依赖专业人士的安排。姑奶奶提议:“那么,我们先用柏子仁(炒研去油)、酸枣仁(炒)、天冬(炒)、麦冬(炒)、当归身、五味子(炒)各一两,生地四两,人参、元参(炒)、丹参(炒)、桔梗、远志、茯苓各五钱,研磨成细末,用蜜调和成丸,每丸重三钱,朱砂为衣,临用时以灯芯汤送下一丸。此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耗伤心血,怔忡健忘,大便不畅,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等症状。心血不足则心火亢盛,因此用生地黄、元参补水以制火,丹参、当归补心血,人参、茯苓补心气,天冬、麦冬清上炎之火,五味子收敛心气,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清心养神,朱砂入心泻火安神,桔梗载药上行,于是心血渐足,虚火不旺,自然心志安宁,怔忡健忘皆除,能安然入睡。此方治疗心血虚而有热的心悸、健忘、失眠效果显著,亦被称为天王补心丹。”我爷爷接着说:“慧明现在需要的是更好地交流,是否可以将方中的五味子替换为石菖蒲四钱,用菖蒲代替五味子,取其通心气之效,还能交通心肾,主要作用是醒神益智,适合健忘较重而能入睡的状况,这样会不会更好?就叫补心丹,如何?”姑奶奶表示赞同:“大哥说得有理,这样看起来效果会更好,更适合慧明当前的状态。那么制作药丸的事就交给大哥了。明天早上慧明先跟我学习书本知识,以助开智;下午由对功法理解最深的家主教授慧明武功原理;饮食方面,由慧明的母亲和舅舅负责;晚饭后学习武功,正好配合药丸的功效。大家觉得怎么样?”除了我和我弟弟,其他人都表示赞同,我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我心中暗自思量,虽然对中医并不精通,但西医的知识告诉我,药物的使用需谨慎,尤其是针对个体差异。不过,既然家人已经为我精心策划了如此详尽的学习计划,我应当全力以赴,尽快适应并融入这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拿出我考研的时候的劲头努力学习武功和知识了。我决定先不急于表达我的担忧,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毕竟,在这个以武功为尊的世界里,我的西医知识或许能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学好武功,还要将中西医的知识融会贯通,为自己和家族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想到这些,我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我深知,无论面对何种挑战,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于是,我欣然着接受了家人的安排,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学习和挑战。
真希望明天早点到来,我一想到即将接触到的武术世界,心中就充满了期待。那些在电视里看到的飞檐走壁、拳风呼啸的场景,让我对武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我想象着自己能够像那些大侠一样,身轻如燕,武艺高强,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他人。我知道,要想达到那样的境界,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但是,我愿意去尝试,去挑战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毕竟,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追求、不断进步的旅程,而我,正走在这条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