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父亲还在生气吗?

父亲还在生气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第52章父亲还在生气吗?

第53章

抵达宜安城的肥下县,已是两日后的夜晚。此地比咸阳更靠北边,一下马车,萧瑟的秋风就带着几丝寒意扑来。裨将蒙武率着武官出帐迎接杨端和,一看对方手中抱着的小孩童,吓得猛然瞪大了眼睛退后一步,

“太…太子?!”

不,一定是他这几日忙得出现幻觉了,王上怎么可能允许太子,来到战场这危险的地方!

李世民朝他挥挥手,笑眯眯道,

“蒙将军你好呀,我顺便来看看,别客气。”这声音,不是自家太子还是哪个?蒙武骤然一阵心惊肉跳,“太子金贵之躯,如何能来这般危险之地啊!”说着,他急忙看向杨端和,

“杨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上他怎会…”“唉,此事与王上无关,风大,进去再说吧!"杨端和扯了扯小披风给李世民盖好,憋着一肚子窝囊气率先往前踏去。还别说,他家这小太子,胆子大是真大,脑子也是真好使,都偷偷摸摸跑路了,还不忘给自己带个小披风夜里取暖!

走到一半,他回头瞪了一眼胆敢帮着太子跑路的陈平,瓮声瓮气吩咐营地千夫长,

“把他带下去安置了。”

李世民忙扭头,递给陈平一个安抚的眼神,又看向那千夫长,“我们还没用膳,先备些热水热饭菜给他。”对方忙应下,陈平对小太子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心里暖暖的离开了。一进军帐,蒙武就追问,太子究竞为何会出现在此地。杨端和快速把事情经过说了一下,蒙武立刻一脸惊悚地看着李世民,“太子您竟是离宫出走偷跑出来的?究竟是何人唆使您这么做的?如此不告而别,王上岂不是要.…”

李世民示意杨端和把自己放下来,笑嘻嘻上前牵起蒙武的手,语气亲热道,“蒙将军放心,我此番并非不告而别,我在章台宫里,还特意给阿父留了两封信呢…″

虽然蒙嗣音满了一岁后,并没有像李世民期待的那样,全然恢复上一世的记忆。

但他发现,对方一听到“无忌"和“舅舅”,就会满脸惊喜探头到处找人,可见,她对前世最重要的人,也是依稀有些朦胧印象的。毕竞除了观音婢,哪个婴孩还会如此在意“世民”“无忌”和"舅舅"?既然蒙武这一世成了观音婢的祖父,他自然不想因为这回的偷跑一事,给对方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蒙武焦眉愁眼低头,看着眼前貌似乖巧听话的小太子。唉,别说给王上留了两封信,就是留两百封信,太子这举动,也是离经叛道的不告而别啊,王上还不知会如何气.……他强笑着安抚了几句李世民,立刻把杨端和扯到一边小声商议,“要不,我们还是把太子先送回咸阳吧?万一这孩子在军营有个什么闪失,你我要拿什么才接得住王上的滔天怒火啊!杨端和立马坚定摇头,

“不行!你以为我真想把太子带来啊?我这是没办法啊“此话怎讲?”

“唉太子说了,只要王老将军还没下落,就算我们把他送回宫,他也会想办法再逃出来第二趟的…”

“阿,这,这可如何是好啊?"蒙武立马愁得不行,额间都皱起了一道"川”字。

“简单呀,你们助我快些找到王翦将军,等此事一了,我马上就回宫!”只毛茸茸的小脑袋突然凑了过来,顶着一双明亮有神的纯净眼睛滴溜溜看着二人也不知这小家伙偷听了多少。

蒙武扶额哀嚎了一声,

“太子您就放心吧!臣日日派人四处搜寻王老将军的下落,绝不敢有片刻松懈,可您待在军营一日,王上就会担心一日…”杨端和频频点头附和。

这时李世民倏地收起了笑容,非常严肃而认真地看着他们,“可王翦将军多杳无音信一日,我和阿父也会多担心一日,阿父是爱惜将才的明君,他一定会理解我的此番任性。请二位将军放心,我绝不是来添乱的!话语间,这个小小的孩童,周身竞散发出久居上位者说一不二的威严气势。看在两位秦将的眼中,这一刻,小太子像极了他们君威日重的王上。蒙武和杨端和对视一眼,只能无奈偃旗息鼓了。很快就有武将端着饭食上前,把四菜一汤摆在案几上。虽然远不如王宫膳□口致的四菜一汤,可这已经是李世民这太子到来独有的特殊待遇了。

如今稻谷稀少昂贵,白米饭是绝不可能出现在军中的,蒙武见李世民捧着黍米饭也吃得很香,总算稍稍放下心来。

自家太子虽然胆大包天,却是个不挑食不矫情的好孩子,至少,不必担心他在军营饿坏肚子了。

李世民一放下碗筷,立刻追问起王翦遇袭那日的情况来,提出了自己最大的疑惑,

“以王翦将军的谨慎,必会做好周全准备再迎敌,又怎会突然遇袭?”蒙武一脸凝重道,

“不,王老将军并非是在迎敌时遇袭的。”李世民骤然睁大了眼睛,

“什么?”

“王老将军向来喜欢亲力亲为,那日他用完晚膳后,就像往常一样去河边饮马…"蒙武紧蹙眉头回忆着当日的情况,“据逃回来的一个副将回禀,他们是申时三刻出发的,王老将军那日吃撑了有些不适,就牵着马往前多走了两三里地消食哪知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袭击.…臣等闻讯赶过去时,王老将军已经不见了,其他人已经…唉!”杨端和″啪”一声放下筷子,

“去他大父的!赵人竟嚣张无耻到这个地步,敢趁我秦军饮马时偷袭?明日我定要上阵会会李牧,问他到底还要不要脸皮子了!”如今虽然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周礼数百年留下的深远影响,让人们做事时,多少还是想要一层遮羞布的。

所以,现在并没有夜半袭营的打法,而这种两军休战时、趁对方饮马偷袭的行为,也是世人所不齿的。

李世民沉思着没说话。

蒙武却摇头道,

“可此事正蹊跷在这里,如果是赵军俘虏了王老将军,必会第一时间把他推出来打压我秦军的士气,可李牧那边却毫无动静。而且,逃回来的副将也说,当日偷袭之人并非赵军…”

杨端和面色一凝,

“这不对!”

“这确实很不合常理。"李世民接过话头,“按常理,王翦将军身为秦军主将,对方擒他,当然是为了拿他当人质大肆谈条件,可现在已经过去四五日了,王翦将军的下落依然毫无音讯,那么,偷袭者图的到底是什么?”

杨端和气冲冲把碗也放下来,

“臣以为,定是六国又在联手算计我大秦!此事应当立刻禀告王上,请王上定夺要不要增兵驰援.…”

蒙武急忙解释,

“不!我早已派出探子四处巡视,宜安方圆数十里之内,只有我秦赵两国陈兵扎营,并未发现有第三国军队!”

“当日王翦将军饮马时带去了几人,逃回来几人?"李世民突然就转换了话题。

蒙武垂首看地,沉重叹道,

“他带去了副将三人,亲卫五人,还有十一名士卒,最后,只有一名副将和一个亲卫逃回来了…”

李世民疑心愈盛,立刻提出一个要求,

“可否让那二人前来?我有些话想问问他们。”蒙武诧异看了他一眼,搞不懂小太子想做什么,耐心解释道,“那名亲卫失血太多,第二日凌晨就走了…”李世民眸光一动,提出要见一见那名副将。不多时,一名高大憨厚的青年武将进帐拜礼,“臣樊於期拜见太子,参见二位将军!”

李世民带着和气的笑意,目不转睛打量着对方,心中却升起了最高一级的警惕一一

原来如此。

当日与王翦同行的副将,竞是史书上的秦国叛将樊於期!(1)要知道,秦法虽严,对待战败的将领却并不苛责,不管是先前伐城失利的蒙骜,还是后来伐楚大败的李信,都并未受到秦王的处罚一一偏偏史书上,在樊於期战败逃跑后,秦王却怒而杀其父母宗族、赏千金万户侯取其首级,为何?

算算时间,对方逃去燕国的时机,正好是桓猗肥下一战死在李牧手上之时。再加上如今王翦的意外失踪,李世民不得不怀疑,樊於期在这两个时空的肥下之战中,都扮演着同一个极不光彩的内贼身份!但不管他心心中怎么想的,面上仍是笑眯眯问道,“我很好奇王翦将军失踪一事,樊将军可否把当日之事,从头到尾再给我讲一遍?”

樊於期飞快掩下心中的狐疑,把早就想好的事情经过又复述了一遍。但这个莫名出现在军营中的小太子,似乎与坊间传闻的“神童”名声并不相符:同一个问题,他竞会不时癫三倒四地问自己好几遍…李世民一脸猎奇问个不停,樊於期一一恭敬回答了个遍。直到这孩童似乎彻底失去兴趣了,才笑着让他先回去。樊於期暗暗松了一口气拜别小太子,哪知刚掀开帐门,突然身后又传来那道稚嫩清脆的童音,

“咦对了,樊将军那日可也有受伤?有及时包扎处理吗?”他心中顿时一凛,脚步也随之停了下来。

这时蒙武的声音传来,

“请太子放心,樊於期当日只受了点皮外小伤”樊於期一听这话果断转身,憨厚朴实的脸庞在帐中灯光的映衬下,透着一股无力而深切的自责和悲伤。

他噗通一声朝李世民跪下,流下了两行浊泪,“太子有所不知,原本能平安逃回来的人是丙夫,他是为了替臣挡刀才重伤而死的!若无蒙将军一再劝阻,臣实在无颜再苟活于世”丙夫,就是当日跟他一起逃回来那个失血而死的亲卫。堂堂七尺男儿当众落泪,语调之哀切真挚,足以让听者流泪,闻者伤心,谁还忍心再往他的伤口上撒盐呢?

蒙武暗叹一声,朝李世民使了个眼色,上前亲自扶起了樊於期劝解。杨端和则红着眼眶握紧了双拳,咬牙切齿道,“我秦军遭此阴毒暗算,此仇若不报,我非人也!”李世民盯着垂头哽咽的樊於期,眼中迅速闪过一道寒光,嘴里却体贴道歉着,

“原来是这样,我真不该提起樊将军的伤心事…”樊於期抬头朝他凄凉笑了笑,

“就算太子不提起此事,臣也日日为此煎熬万分,只求能早日到地下陪伴“说什么胡话!丙夫舍命救了你,你更该替他长长久久活下去…行了,没事就快回去!"蒙武怒斥道。

樊於期再次拜礼,一脸怆然离开了。

他一回到自己的营帐,立刻用篆书在一张薄薄的小布条上写了两行字,唤来一名心腹叮嘱了几句。

看着对方带着布条离开的身影,他憨厚老实的脸庞上,不由露出了洋洋自得的笑容。

李世民不动声色,试探蒙武和杨端和对樊於期的印象。果不其然,两人一致认为,对方是一个做事踏实、忠厚本分的武将,对他印象极好,也并未对当日只有樊於期一人“侥幸"安然回来生出疑心一一这也怪不得他们。

在以军功爵位制所向披靡的秦国鼎盛时期,到目前为止,除了率两万秦军降赵的魏国人郑安平,秦国几乎没有出现其他叛国通敌的将领。(2)而樊於期出身于关中之地,父母宗族代代是老秦人,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秦国将领,生来就该跟桓猗杨端和一样忠君爱国,谁又会怀疑,他竟然会暗中叛变生事呢?

李世民没有开口劝两人小心对方,现在无凭无据的,他又是个胆敢离家出走的孩子,说出来的这些话,料定杨蒙二人也不会当真。甚至,还可能会起到打草惊蛇的反作用,只能让陈平先盯着些了。不多时,蒙武和杨端和开始商议起新的寻人和作战计划来,李世民索性披着披风坐到军帐门口去。

八月初的月光比往日要亮,散布在黑色夜幕中的星星也一闪一闪的。小小的孩童仰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和星,突然有些想他的阿父了。他知道扶苏看到自己的信,是一定会开开心心放下心来的,可秦王呢?现在还在生气吗?

还不知他这趟会被自己气成什么样子,唉,真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啊!他双手托着婴儿肥的小脸,琢磨着,等今夜悄悄办完那件重要大事,得赶紧给父亲写封信哄哄他了。

章台宫外,渊淳岳峙的秦王也负手站在宫檐下,目光深邃望着夜空上的月冗o

算算行军速度,世民今夜想来已经平安抵达军营了,也不知这忤逆不孝的傻孩子,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填饱肚子,有没有思念家人…他只带了几件衣裳离开,该不会被这夜风冻着吧?他一向喜爱美食华服,能适应军中简陋的餐食住宿吗?自古儿行千里父母忧,更遑论是一个悄悄跑路前往军营的顽皮孩子,秦王当日,也不是没动过派人把这小子追回来的念头。可他想了又想,终究还是生生忍住了。

以世民说到就做到的性子,就算这趟把他追回来,只要王翦仍旧下落不明,他就一定还会逃出去的。

与其到时,再次胆战心惊地担心,孩子不知会落入哪个歹人之手,倒不如让他一次如愿,好好在杨端和蒙武身边安生待着,等找到了王翦再回来…再无可奈何又能怎么办,谁让自己偏偏生了个这样的犟种呢?秦王轻叹一声,抬袖伸手欲触碰那轮遥不可及的明月,指缝间却碎碎落下了满天星光。

寡人与世民,此刻看到的是同一轮月罢?如此,倒觉得离孩子的距离近了许多。

军帐外,披着小披风望着星空的李世民兴之所起,瞄准角度踮起脚尖,顺着秋风的吹拂伸出小手去捞月。

然后,他眯起一只眼睛透过手心望去,那轮明亮的上弦月,刚好被自己“装进"了手里,不由眉开眼笑起来。

宜安的月,就是咸阳的月,也是长安的月,自己这般握月担风,自然离父亲近了一步,离稚奴也近了一步…真是有趣的好法子!这时,有亲卫匆匆小跑着奔进军帐,李世民一看急忙收回小手,也跟着对方跑了进去。

亲卫大声禀道,

“报!王上派蒙将军的长子来了,此刻正在营外!”蒙武先是一惊,继而大喜不已,立刻起身朝帐外大步走去。李世民赶紧伸出小手求抱抱,

“蒙恬来了,我也要去找他!”

蒙武高高兴兴抱着他出门,来到营外借着月光一看:头发被风吹得潦乱的蒙恬左肩背着个大包袱,右肩扛着个大布袋,像极了逃荒的流民,乍一看,他这亲爹都差点没认出来!蒙武把李世民放下,上前就挥手给他一拳,被蒙恬无奈避开了。他伸手抢过对方肩上两个沉甸甸的包袱,随手解开一个看了几眼,没好气道,

“肉糜,糖糕..你是怕你阿父在军营会饿死不成?骑马行路还带这么多行李,傻不傻.″”

可他话音未落,蒙恬就上前抢回两个包袱,小心翼翼掸了掸它们,低头笑着告诉李世民,

“太子,王上担心您衣物不够,吃不惯军营伙食,特意让臣给您带了些东西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