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首发59
第59章晋江文学城首发59
岂止是还不错?
简直是太棒了!
沈昭正愁找不到地方模拟自己的设计,谁曾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然而,就在沈昭捧起面前的仪器,左看右看后,却发现自己完全不得章法,就连开关在哪都找不到。
“土包子,我来教你。”
荣齐看不下去了。
沈昭笨拙的样子让他忍不住插手。
虽然荣齐这家伙说话难听但既然他主动提出要教沈昭,那沈昭就姑且忽略他“大逆不道”的话语吧。
“喏,你先坐进去。"荣齐指了指沈昭身后的椅子。“哦,好。”
沈昭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坐到椅子上,找到了一个合适且舒服的位置。荣齐见沈昭调整好了姿势,便将那顶帽子扣在沈昭头上,随后从帽子后,拉出一条数据线,接入沈昭的脑机接口。
霎时,沈昭的眼前弹出了一个选项:
(请问您是否要接入机甲设计系002号模拟舱?是or否】
沈昭原本打算抬头,用手指轻轻点击那悬浮在空中的“是"按钮。然而,就在她脑海中这个念头刚一闪过的瞬间,系统仿佛读懂了她的心思,已经自动为她做出了选择。
眼前所展现的,便是机甲设计系那独具特色的模拟室。与单兵作战系那充满实战氛围的模拟室相比,机甲设计系的模拟室显得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个思维的实验室。
在这里,沈昭无需进行任何繁琐的实质性操作。这对于体力并非强项的机甲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件极为友好的事情。所有的指令、所有的构想,只需在脑海中清晰成形,系统便能迅速辨别并准确无误地帮忙执行。
机甲设计系的模拟舱,提供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供选择,每一种都充满了无限可能。
其中,第一种便是个人设计模式,正是沈昭此刻所进入的。当她点击进入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堆琳琅满目的零件仿佛从虚空中跃然而出,全息数据的形式让它们显得尤为真实,仿佛这些零件真的出现在沈昭的眼前一样。
沈昭只消一眼,便认出这些零件全都是打造机甲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个人设计模式中,所有的零件都可随取随拿,数量不受限制,设计时间也任由模拟者掌控。
在这里,沈昭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创意。她可以将脑海中的设计图纸一一实现,将原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机甲,成功搬到这里来。
更巧妙的是,星际联邦大学内的各个院系,无论使用的是哪个模拟室,都登录的是同一个账户。
这意味着,在机甲设计系个人设计模式中打造出的机甲,可以轻松地跨越界限,被搬运到单兵作战系的模拟室中,进行实战演练。甚至,如果愿意支付一定数量的斗币,单兵作战系的同学还能邀请机甲设计系的同学,为他们量身打造一部专属于自己的机甲。可以说,这种个人设计模式,就如同游戏中的创造模式一般,给予了沈昭等机甲设计系的学生,无限的自由与可能。第二种模式是个人挑战模式。
分别设置了100道关卡,由1至100,由简单到困难。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机甲设计当中不合理的部分,并且使用手上有限的零件进行改造。
而随着关卡的深入,挑战的难度也逐渐加大。用于找寻不合理设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而能够用于改造的零件也越来越少。
这要求挑战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眼力和出色的操作能力,还要具备快速决策和应变的能力,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完成挑战。个人挑战模式不仅是对模拟者眼力、操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可以很好地对模拟者在课上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验。通过挑战这一道道关卡,模拟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机甲设计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或改进。而最后一种模式,则是多人挑战模式。
可以和旗鼓相当的同学两两比拼,也可以和自己的好友一同搭档,寻找设计当中的不合理之处。
这本来是一个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友谊,并且可以帮助互相找到自身问题的模式。但碍于机甲设计器的同学大多摸鱼摆烂,导致这一模式也跟着被荒废了许久。
沈昭正打算点进那个多人挑战模式一探究竞,就在这时,她眼前突然跳出了一个弹窗,打断了她的思绪。
【机甲设计系"荣齐”,请求加您为好友。同意or拒绝】
沈昭挑了挑眉。
看样子这家伙也进入到模拟舱内来了。
没有片刻犹豫,沈昭迅速点击了“同意”按钮。下一秒,眼前立即弹出了一条新的消息,是荣齐的比赛邀请:【机甲设计系"荣齐”,邀请您加入多人挑战模式。同意or拒绝】
这是…沈昭心中暗自嘀咕,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好奇地点开了两人的聊天框,想看看荣齐到底想搞什么鬼。聊天框里很快传来了一条讯息,荣齐那略带轻挑的语气仿佛透过屏幕传了过来:
【喂!小鬼,要不要和我比一场?】
敢情这家伙是无聊透顶,把自己当成乐子来消遣了。不过沈昭并不生气,反而觉得有些意思。
既然荣齐想和她比比看,看谁的机甲设计能力更上一层楼,那她自然没有退缩的道理。
于是,沈昭回复:【好啊。】
几秒钟后,系统提示音响起,沈昭发现自己已经被拉进了一个多人挑战模式的房间。房间里,只有她和荣齐。
与此同时,二人的面前分别摆放着一部机甲。机甲外表上没有任何问题,看上去崭新如初,但由于荣齐选择的是困难模式,因此机甲内部的问题肯定不少。
沈昭心知,自己不可掉以轻心。
“准备好了吗,小鬼?"荣齐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带着几分戏谑。两人进入同一房间后,即可开启对话功能。不过,一旦当比赛开始后,对话功能便会被系统自动切断。听到荣齐的话,沈昭轻笑一声,迅速回复道:“开始吧!”随着沈昭的话语落下,系统弹出了一条比赛开始的提示词,并在二人眼前,出现了一则倒计时。
在倒计时开始时,沈昭和荣齐几乎是同一时间,用意识操控肢体,来到各自的机甲面前,开始寻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着手进行改造。他们两人的动作都异常迅速,似乎都对胜利有着不同寻常的渴望。荣齐是权贵出身,当年为了考入星际联邦大学的机甲设计系,他可被家人逼着背了不少有关机甲设计系的知识。
他并不认为自己会输给这棵名不见经传的萝卜菜。由于这是困难模式,因此在寻找病灶时,允许借助电子检测仪的帮助。荣齐控制电子检测仪,根据检查机甲问题的标准流程,逐一开始扫描面前的机甲。
先查外观接缝,再测动力核心,最后是调整神经传导系统。在电子检测仪的帮助下,检测出八个所需要改进的地方。沈昭也一样,只不过,与荣齐完全依赖电子检测仪不同,她进行的是更加保险的双重检验。
这是于晓在课上传授的内容,沈昭很是受用。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于晓在讲这一方法的时候,荣齐并没有来上课。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荣齐出现了误解。在他眼中,自己都已经开始解决第三个机甲问题了,可沈昭居然还在磨蹭地解决第一个问题。
果然还是自己对她的期望太高了吗?
荣齐本以为沈昭真是机甲设计系难得一见的天才,没想到今日一比,也不过如此。
他短暂地看了一会儿沈昭的操作以后,把头转了回来,继续醉心于自己手上的机甲问题。
而就当荣齐解决完自己这部机甲上的最后一个问题,并提交调整过的机甲后,沈昭才匆匆解决到第五个问题。
尽管倒计时已经所剩无几,但沈昭没有丝毫急切之意。不怪沈昭动作慢,实在是这困难模式下给玩家挖的坑太多。就比如她方才解决的问题,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传导栓错位,可实则却会影响到关键的承重结构。
机甲设计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每个零件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赋予价值的。一旦有一个部位出问题,必然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处理问题时,于晓在课上特别强调了一点:在解决完问题以后,一定要检查与之相关联的部位。要认真检查相关联的部位,是否会因为某一部位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
虽然大部分的连锁反应都是有益的,但难保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好了,另一个问题突然浮出水面了的情况。
就拿沈昭刚才解决的问题举例。
就在沈昭单手掀开看似完好的护甲,露出内部错位的传导栓时,就能发现,尽管修好了传导栓,承重结构依然偏移了2.7毫米。如果放任这一错误不管,那这台机甲投入使用以后,估摸着不出三分钟就会引发链式崩塌。
不光是这一问题。
还有更换能量导管角度、重置平衡陀螺仪……等等,全部出现了想类似的毛病。
这真是想让沈昭快点操作完都难啊。
而观摩了沈昭最后几步操作的荣齐,终于在沈昭的动作中品出了一丝不对劲。
沈昭的步骤怎么会比他多出那么多来?
哎哟!
荣齐一拍脑袋,终于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他怎么就忘了?
这可是困难模式啊!
倒计时一小时,自己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考核,这合理吗?显然,这不合理。
但荣齐的“考卷″已经提交,他就算是想修改也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