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美人阿怜[快穿] > 人鱼文科研员(一)

人鱼文科研员(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73章人鱼文科研员(一)

A市国际联合海洋研究中心,国际交流办公室。明显是北欧面孔的老教授戴一副无框眼镜,银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他神色严肃地推了推镜架,视线从手里A4大小的申请书转移到面前扎着马尾,格外腼腆的中国研究员身上。

“怜(Lyan),你确定想去冰原研究站吗?那可不是个能轻易适应的地方。冰原研究站位于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的南部边缘,大部分建造在地下。那里有着极昼和极夜,极端恶劣的气候使得研究站的生活物资极度依赖外界供给,食物种类和娱乐方式十分匮乏。

以往常驻冰原的科研人员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抑郁、消极情绪,不分国别。那里的人手缺口很大,按理来说,有人申请调令,他应该高兴才对。但看着眼前清瘦内敛的年轻人,他尚存的良心让他无法不产生担忧,不由向她再次确认。

穿着白色研究服的阿怜腰杆挺直,虽然体型瘦弱,却莫名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气质。

她望进老教授关切的眼里,手心出了点细汗,“我确定”“我对研究极端环境生物很感兴趣”,她说出的话和申请书上给出的理由一致。

不出预料的,她拿到了署名Dr. Nielsen的推荐信。A市浦东国际机场。

阿怜穿着一身宽松的灰色运动装,平时因工作而扎起的马尾放下,泛着光泽的柔软黑发乖顺地垂落在肋部。

她背着登山包,拖着一个24寸的行李箱,前往国际出发层值机。得益于地板的光滑,滚轮转动摩擦地板的声音很轻,耳边回荡着的中英混合的航班播报声让她思绪拉远,心里有股淡淡的不真实感。两个月前,她带着满身疲惫走出灯火通明的研究中心,接到了来自母亲的电话。

“囡囡,你爸爸他又半个月没回家了,我联系不到他,你弟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而就在几天前,阿怜刚刚给她转了五万。

提到这笔钱,母亲有些难以启齿,模糊道,“他把那笔钱拿走了”“你又把账户密码告诉他了是不是?"阿怜心里了然,心里的疲惫比身体更甚。

“你别怪我,我以为他已经改过自新了…“母亲的哭声从那边传来,阿怜再没办法说什么责备她的话。

从小到大,家里争吵矛盾不断,父亲喜欢挥霍炫耀,母亲习惯懦弱妥协。在这样的环境里,家里居然还迎来一个弟弟。她不知多少次劝母亲跟他离婚,可母亲总能找各种理由不予实行。阿怜长大后,知道劝不过,便很少回家了。成为正式研究员后,她有了不错的工资,他们知道后颇为欣慰,却又明里暗里劝她补贴家用。

考虑到父母支付了她直到大学的学费,她将每月工资的40%打给他们,却越发助长了他贪得无厌的气焰。

签证办好后,她将工作以来的积蓄一次性转给了母亲。她不想再跟他们有任何的联系了。

联程国际航班在哥本哈根中转,前往格陵兰岛的首府努克。出发前,她已与冰原研究站工作人员商量好在努克对接。他们将乘坐小型飞机到达冰雪覆盖的研究站。飞往努克的班机上只剩她一个中国面孔。

随着飞机持续向西,巨大的冰原出现在视野中,像是洒在蛋糕上的一层厚厚的糖霜。

阿怜的视线长时间透过椭圆形的舷窗观察地表。无言的观察对她来说是独有的乐趣。

随着飞机引擎轰鸣不断,黑灰色的山体和裸露的岩表逐渐过渡成由冰川和海洋相互作用形成的峡湾地貌,带来原始而富有美感的视觉冲击。接近努克机场时,零落的彩色小屋沿着峡湾散落在白皑皑的积雪中,天际的夕阳斜照在冰面上,折射出微微的金光。阿怜似乎于嘈杂的引擎声中听见了自己缓慢的心跳。飞机开始降低高度,邻座的小哥问她,“嗨,美丽的小姐,你去格陵兰岛是为了旅游吗?”

“不,我去工作”,阿怜挂上礼貌地微笑,用英文简短地回他。“噢,很酷”,小哥点头,识趣地不再询问细节,热情道,“我家就在努克,如果你有时间,我可以带你四处转转”

“这将是我的荣幸”

下机前,他将电话留给了阿怜。

踏出温暖的机舱,入目是白茫茫的一片,被冰雪覆盖的机场耸立其间,如同科幻片里怪异的外星建筑。

寒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吸入的空气里也带着潮湿和冰冷的味道,还好她在哥本哈根机场内更换了保暖的羽绒服,不至于冷到寸步难行。她拖着行李箱,根据谷歌地图导航前往提前预订的民宿,滚轮在积雪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平行线。

站在门口迎接她的房东格外热情地接过行李箱。他的身高偏矮,四肢短而粗壮,脸盘圆润,眼睛带着明显的蒙古褶,显得友好而憨厚。

“你是我接待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客人"他一边带着阿怜熟悉环境,一边感叹道。

格陵兰岛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并不算热门。

想要欣赏独特峡湾地貌或形似外星的无人之地,挪威和冰岛显然比大部分地区都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更加方便快捷。房东离开后,阿怜锁上门窗,痛快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民宿卧室里有个极大的观景落地窗,直面带有浮冰的峡湾。阿怜吹干头发,躺在床上看着浮冰慢慢移动,似乎时间的流逝都因此变得缓慢了。

暖黄色的灯光,柔软的被褥,适宜的温度很快让蜷缩在床上的她昏昏欲睡。纤长的睫毛半阖时,远处的水面荡开一圈圈波纹。巨大而优美的尾鳍如同一把倒挂的黑色蒲扇,转瞬没入水中。阿怜撑起身揉揉眼睛,水面却没有了动静,仿佛刚刚不经心的一瞥只是她的幻觉。

清晨的阳光落下,平静而透彻的水面变成了天然的镜子,倒映着沿岸景色。正在吃早餐的阿怜得到冰原站工作人员发来的讯息:“Lyan,非常抱歉,由于突如其来的大雾天气,我们不得不延迟一天出发”得益于游客稀少,她成功在民宿续住一晚。白天无所事事,她穿得厚实,坐在民宿旁的长椅上,看着静谧的峡湾发呆。因为冰原站条件特殊,国际联合海洋研究中心给愿意前来的研究员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补贴。

这也是她出发前敢把全部积蓄转给母亲的原因。等到了冰原站,钱就成了最没有用的东西,物资统一由外界运输分配。且邮件上说,冰原站的研究员一个月只有一次外出休假的机会。阿怜心中一动,因寒冷而泛红的手指滑动手机,悬停在一串陌生的电话号码前。

当破冰船行驶在瑰丽的冰川间时,阿怜庆幸自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浮冰漂散在静谧的海水中,巨大的月亮和莹白的冰川一色,点缀在粉紫掺蓝的天空中,变成了极具奇幻色彩的油画。小船发出′咯咯咯'的破冰声,穿梭在一座座冰山间,留下呈扇形扩散的水痕。

那个小哥叫做伊鲁克,为了让阿怜玩得放心,他还叫上了他的姐姐艾娃。艾娃和伊鲁克的母族世世代代在格陵兰岛居住,他们是丹麦和因纽特人的混血。

他们随母姓,常居努克,爸爸来自丹麦,他们会轮流到哥本哈根收租金。“很漂亮对不对",艾娃给阿怜递去一杯热巧克力。格陵兰岛的居民似乎尤其好客,与他们常居的冰雪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很漂亮”阿怜腼腆地接过,眼睛里闪动着柔软似星星的光芒。“这里是未被染指的净土,这里的生物都像精灵一样”,艾娃感叹道。破冰船经过垂直于船体前进方向的冰川川缝隙时,一抹耀目的反光吸引了阿怜的注意力。

有力的黑色尾鳍掀开水面,很快又遁入其中。“那是什么?"阿怜眉头一拧,下意识问道,“这里有鲸鱼吗?”问出声后她立即反应过来,鲸鱼是哺乳动物,皮肤光滑油亮,怎么会出现反光呢?

艾娃热情道,“当然有鲸鱼,你想去看看吗?每年的6到8月是努克最佳的观鲸季。”

可今天他们已经错过了观鲸船出发的时间,而明天她就要离开努克前往冰原站了。

阿怜谢绝了艾娃的好意。

“你一定是Lyan吧",机长从红色亮面漆的直升机上跳下来与阿怜握手,“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马里,负责冰原研究站的物资人员运输”他接过阿怜沉重的行李,肌肉一鼓就将行李稳稳当当地放进了机舱。“走吧,我们这就去冰原研究站”

直升机驶向荒无人烟的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北的国家公园,保留着最原始的冻土地貌。

此刻正处于极昼,太阳高挂在天空,缓慢绕圈。冰原站的负责人站在冰原站的入口迎接阿怜。她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来自丹麦海洋研究中心,与尼尔森博士有过不少合作。

尼尔森博士署名的推荐信内容很简单:

「Lyan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有任何问题请直接与我联系--Dr. Nielsen」

“Lyan,冰原站欢迎你的加入”,负责人看完推荐信,眼含欣赏与阿怜握手。她的嘴角带着温柔的弧度,“你可以叫我劳拉,或者婕森博士”驻扎在冰原站的不仅仅有生物学家,还有气候学家和地理学家等。婕森博士亲自带着阿怜熟悉环境,谈到生物研究领域的进展时,她的脸色变得有些兴奋。

“我们在一个通往峡湾的冰下湖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她故意卖了个关子,“你去看看就知道了,绝对能惊掉你的下巴”“我们很有信心,能够通过那些东西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