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穿]奸臣之女 > 第 48 章

第 48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48章第48章

年若兰下意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德妃娘娘纵然有百般不是,却也是王爷额娘"之类的话,可她想着年珠先前的话,想着四爷对德妃的态度,又想着德妃今日的举动,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她只觉年珠从前的话没有说错,若长辈没有当长辈的样子,凭什么要晚辈又孝又顺了?

年珠一回去,就借着弘昼的大嘴巴广而告之,说德妃给福惠赐名,取名叫做“弘晟”。

弘昼是个心大的,当即还皱着眉道:“弘晟?哪个弘晟?我记得三伯家就有个弘晟堂兄,怎么德玛嬷给小弟弟取了个这样的名字?纵然是同音不同字,也不大好!”

在他听说福惠的名字与诚亲王府世子同音同字后,顿时也生气起来:“从前我就听人说过德玛嬷偏心,她怎么能这样子了?若我有个与旁人一样的名字,我定会不高兴的!”

“更何况,诚亲王府的弘晟堂兄如今已娶妻生子,长得是膀阔腰圆,就像个杀猪佬,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这人没什么真本事,只擅长阿谀拍马,哄三伯开心,所以这才能干早早被立为世子。”

“小弟弟怎么能与这样的人一样的名字呢?”他没少听耿格格念叨,说他这小弟弟金贵得很,要他离他这小弟弟远些,若论起感情,他与小弟弟的感情自然及不上他与弘历之前的感情,但关起门来他们却也是一家人呀!

年珠说起这件事来也是长吁短叹,直说长者赐不可辞,这件事已经定了,想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说着,她更是看向弘昼,难得正色道:“五阿哥,能不能请你帮个忙?”“你这样见外做什么?我们不仅是表兄妹,还是好朋友,更是生意伙伴,你若有什么事,只管开口就是。“弘昼如今正是抽条的时候,长高了不少,正经起来时倒是挺一本正经的,更是将胸脯拍的砰砰直响,“只要我能做得到,定不会拒绝。”

“你能不能将德妃娘娘给福惠取的新名字闹开来?闹得越大越好!"年珠道。弘昼想也不想,就点头道:“这有什么难的?包在我身上!”他本来就是个好八卦的,如今四爷不在府中,耿格格管不住他,他就像脱缰的野马似的。

很快,他就宛如祥林嫂一般,见人就说他这小弟弟真可怜,竞得了这样一名字。

不过半日的时间,整个雍亲王府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有人感叹小福惠命不好,以后要顶着旁人的名字过一辈子。有人唏嘘年若兰到底只是个侧福晋,就算年若兰再得四爷喜欢又如何?一旦进宫,连句话都说不上!

但更多的人却惊愕于德妃的偏心,直说不管怎么样子,小福惠却是德妃的亲孙子,德妃竞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弘昼虽只能在雍亲王府中活动,但雍亲王府之外,却有三阿哥弘时在。日日盼着四爷离京的可不止弘昼一人,还有弘时,弘时这些日子得福晋乌拉那拉氏吩咐,日日在外游走,如今他们这对假母子是双管齐下,一人对德妃下手,一人对那些堂兄弟下手,想要逼着四爷早早立弘时为世子。流言蜚语这种东西,有的时候用的好了,可比刀子还好使。弘时听说这事儿后,自然变本加厉在弘晟等人跟前好好宣扬一波,话里话外的意思皆是德妃不喜年若兰,更是一副“若他们母子两个是个好的,德玛嬷怎会不喜欢他们"的意思。

这事儿传到诚亲王府后,三阿哥诚亲王自然是气的够呛,想当年他为嫡子取这名字,翻遍了古籍古书不说,还多次请得道高僧算过弘晟的八字,这才取得这个好名字,如今竞被德妃这样窃取了?

对于德妃母子三人之间的官司,诚亲王是门清,知道这事几与老四没什么关系,便将这笔帐记在了德妃与十四阿哥头上。没几日,这件事就传遍了京城权贵圈子。

十四福晋完颜氏知道这消息后是又急又气,更是与身边嬷嬷抱怨道:……想当年额娘也是个厉害的,怎么如今她老人家年纪大了,竞这般糊涂起来?”她什么都顾不上,匆匆就进宫一趟。

德妃这才知道自己作贱年若兰母子不成,反倒将自己也搭了进去,可都到了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年珠虽不知道这些事,却也能猜到这件事是何走向,她向来怕冷,每天索性就窝在屋子里与小福惠玩耍起来,她对外虽叮嘱听雪轩上下之人都要承认小福惠的新名字,但自己却整日一口一个“福惠表弟”,显然是以后没打算叫小福惠用这个名字的。

用她的话来说:“王爷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哪里会答应叫福惠表弟用与旁人一样的名字?等过上几年,王爷定会做主给福惠表弟改个名字的。”“想必因上次德妃娘娘想抚养福惠表弟一事,皇上心头已有些不快,正命人盯着永和宫那边的动静。”

“姑姑您说,若皇上知晓这事儿岂不是更生气?如此一来,德妃娘娘岂不是愈发不敢轻举妄动?”

至于乌拉那拉氏,这人还想着当皇后呢,她又是向来小心谨慎,哪里会亲自出面针对年若兰?

所以短时间内说来,年若兰母子的处境还是比较安全的。一连十多日过去,一直平安无事的年若兰终于收到了四爷的来信,知晓四爷已平安到达台湾。

与此同时,年珠也收到了四爷的来信。

甚至四爷写给她的信还是密函,信中言明皇上几次对台湾加税,台湾官员想着天高皇帝远,贪污腐败情况严重,甚至台湾本土百姓与后来去台湾的汉族百姓也是矛盾重重……四爷在心中虽未直接言明,但话里话外皆是台湾情况比较复杂。

年珠是一点不意外。

她并未着急给四爷回信,毕竞如今的她对口口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她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给自己找个幕僚了。没错,就是幕僚。

虽说她仗着知晓未来的便利能够想出很多好法子,但她到底只是个内宅女子,能时常出府已算是家中人对她的纵容,像什么朝中局势、各地局势等等,她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清楚。

原先四爷在京中时还好些,她遇上什么不懂得的事情,还能去问问四爷,可如今……她根本不知道去找谁。

纵然十三阿哥聪明过人,但十三阿哥如今深居简出,只怕知道的内幕还没她多呢。

年珠与年若兰说了声后,便整日整日泡在了便宜坊中。如今的致美斋已沦为寻常酒楼,便宜坊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是穷人的聚集地,其中不乏达官显贵、能人异士。

年珠在便宜坊坐了几天,又朝司掌柜打听一二,知道了一个名叫李卫的人。李卫?

年珠听到这个名字时,眼睛瞪得是老大的。上辈子她年幼时住在福利院,并无多少玩具,每个星期就巴巴盼着周日下午能与小朋友们一起看上半天电视,她记得自己曾看过《李卫当官》。她记得李卫是靠着捐资这才能够当官的,纵然他不是走的正统路子,但却是历经三朝,很得雍正信任。

司掌柜说起这人来时也是赞不绝口:“…这位李大人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长得是一表人才,虽不喜念书,靠着家中出资先前在兵部当员外郎,但他不过一介文弱书生,对行军打仗一事是一窍不通,先前没少来便宜坊喝闷酒。”“两三年前,他又使了银子,如今在户部当员外郎。”“照司掌柜你这样说来,这位李大人也是这便宜坊的常客了?“年珠面上带笑,更是带着几分期待之人,“既然如此,为何我从未在便宜坊见到过这位李大人?”

托年羹尧的福,她也是记忆超群,但凡见过一面的人,基本是不会忘。司掌柜乐呵呵道:“这位李大人自调入户部之后,就一直忙于政事,就极少极少来便宜坊吃饭,倒是他身边的小厮曾几次来便宜坊定过席面,听他身边小厮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啊,打算大展拳脚呢!”这司掌柜也是个讲感情的,虽说便宜坊如今生意红火,但因李卫是老主顾的关系,所以不管便宜坊生意多好,只要李卫差人定席面,总会差人给李卫送过去的:“我打小就在京城长大,这京城啊什么都不多,就当官的多,路上一块牌匾砸下来,砸中十个人,只怕七八个都是当官的,其中五品官职以上的怕就有三四个。”

“这位李大人不过从五品的官职,兢兢业业几年也没见擢升,想必是升迁无望啊!”

他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如今想要升官,光靠本事和才能还不够,还得使银子。”

“这位李大人就算家中富裕,但不过一外乡人,又能有多少家底?想必他谋得户部员外郎一职,能掏的银子都已掏完了,后来又多次仗义相助,哪里还有银子往外拿?”

“偏偏我与他虽有几分交情,却是交情不算深,他志在做官,我是不好相劝。”

年珠已在脑海中对李卫有了大致的了解,重义气,没什么文采,一根筋,但是脑子好使。

这样的人,正是她想要的。

但她听司掌柜说起李卫对做官的痴狂,也知道就算自己出价再高,这人也是不愿意给自己当幕僚的,更别说如今她根本就没多少银子,当日给九阿哥的两万两银子还是借来的呢!!

李卫脑瓜子好使,年珠也不差,很快她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一-她要找李卫拜师。

古人的师生情可是后人理解不了的,天地父母最大,再是君师,更有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若她能顺利拜李卫为师,以后她就紧紧与李卫绑在了一起。

年珠是个行动派,当即就吩咐车夫去户部门口截人,哦,不,拜师。马车内的年珠不知想了多少措辞,总算见着户部大门打开,一个个官员三五成群朝外走去,一个个要么说说笑笑,要么沉着脸谈论公事,很是热闹。户部,乃六部之一,掌管着户籍与人口管理,财政收支,物资统筹调配等等,事情不仅多,还样样重要。

年珠眼睛瞪得老大,一错不错盯着大门口,生怕错过了李卫。她听司掌柜说过,李卫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身形高挑,面容俊朗,留着山羊胡,瞧着就是一世家贵公子的形象,与户部那些老头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她瞪着眼睛看了又看,等着那些官员都走干净了,却还是没看到李卫的影子。

已至腊月,大雪簌簌扬扬,就算马车里放着碳盆子,年珠手里也捧着汤婆子,仍觉得寒气从四面八方钻进来,冷的她直哆嗦,但就算如此,她仍不敢放下车帘。

聂乳母瞧见,不免觉得心疼,低声道:“格格,要不咱们先回去吧?派了小斯在这儿守着,亦或者咱们直接登门去找这位李大人。”“这样冷的天,您又向来怕冷,可别将您冻病了。”年珠瞧见户部大门已缓缓关上,仍未见李卫出来,只能点头称好。年珠一回到听雪轩,又是沐浴又是绞头发又是喝姜汤,等着她忙活完了,已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却仍未见小厮回来。年珠等啊等,一直等到天黑了,这才有小丫鬟进来传话。“格格,小成子说了,他足足等了两个时辰仍未等到李大人出来,所以他就先回来了。”

“格格您放心,小成子说他明日一早再去户部门口等着,总能将李卫大人等到的。”

年珠无奈道:“只能这样了。”

她不是没想到登门李家,但她听司掌柜说过的,说是李卫家眷全部留在了江南铜山,想当年李卫刚来京城时还置办了院子,身边有丫鬟婆子有小厮随从的,但进京没几年,该卖的卖,卖当的当,如今李家也就只剩下个空宅子而已,李卫身边那小厮是既当小厮又当车夫又当随从,整个李家,也就有个耳聋的老婆婆在。

这李家啊,是去了也白去。

年珠原以为不出几日就能见到了李卫,可一连三日,小成子根本没等到李卫。

小成子是年若兰拨给年珠使唤的小太监,虽年纪不大,但却机灵过人,这么久替年珠办事就没有失手过的时候,如今等了几天没等到人,反倒将自己冻病了,哑着嗓子、带着哭腔与年珠道:“格格,奴才办事不利,一连几日根本没等到这位李大人,奴才使了银子朝户部里头洒扫的人打听过了,说这几日李大人并未告假。”

“可奴才守在门口,找户部的门房、官员打听,那些人一听见李大人的名字就避如蛇蝎,恨不得绕道走,格格恕罪,奴才实在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他眼眶红红的,声音是瓮里翁气,最后嘴巴一瘪,鼻子里更是鼓出个鼻涕泡儿来。

年珠是又着急又好笑,吩咐聂乳母给小成子赏二两银子,道:“好了,你既然病了这几日就好好歇着。”

“我原是不打算去李家的,但如今看来,却是不得不去一趟了。”因有司掌柜在,年珠早就知晓了李卫家在何处,便直接吩咐马车朝李府驶去。

李府坐落在城东偏僻之处,此处房价并不算便宜,年珠想来也能知道当年李卫手头还是很宽裕的,但当她走到李府门口,瞧见别的宅院门口是气派又奢华,唯有李府……那宅院一分为二,卖了一半不说,门口威严的石狮子连牙都没了,朱门也呈斑驳之状,看着是心酸又好笑。有人上前敲门,却一直无人应答。

年珠这才想起来李府就剩下一耳聋的婆子,她便推开门径直走了进去。她走进去一看,院里瞧着是更心酸,处处破败不堪,那耳聋的婆子正在厨房做饭,等着她都一圈逛完这才发现有人过来,冲着年珠比划起来。可惜,年珠根本看不懂。

这婆子约莫五六十岁的年纪,身上的厚袄子打着补丁,手比划的飞快,面上是挡不住的急切。

她们两人一人比划,一人说话,简直是鸡同鸭讲。年珠灵机一动,命人取来笔纸。

庆幸的是这婆子认得几个字,几番“交谈"之下,年珠这才知道李卫每日是深更半夜才从户部回来,每日天不亮又去了户部,所以小成子这才没能逮到李工年珠留下一封信,恳请明日李卫早些回来。临走之前,她看了看这家徒四壁的屋子,瞧见这婆子面容白皙,想来从前这婆子从前大概是李卫的乳母,没吃过多少苦头的,索性又留了一百两银子下来并非她小气,实在是如今…她有债务在身,手头紧得很啊!等着翌日年珠再来李府时,终于见到了李卫。李卫如司掌柜所说的那样,一副气宇轩昂的世家子模样,纵然衣着质朴,却难掩其气度,瞧着像游走江湖的刀客,像放荡不羁的世家子,唯独不像官员,这样的人,坐在墙壁斑驳之下的太师椅上,瞧着更是格格不入。大概是昨日那聋婆子已与李卫和盘托出,李卫瞧见年珠时一点都不意外,还未等年珠开口说话,就道:“昨日是你给了我一百两银子?你找我有何事?你为何还敢来找我?”

年珠很快抓住了重点,笑道:“没错,昨日正是我登门来找李大人的。”“不过,我不明白,为何我不敢来找李大人?”“您是一兢兢业业的好官,又不是那会吃人的老虎,我怎么就不敢来了?”李卫自嘲一笑,并未接话,却是反问道:“昨日乳母说你看着出身不凡,应该是大家小姐,你到底是什么人?”

年珠深知既想与人攀交情,就得拿出诚意来,毫不犹豫道:“我姓年,单名一个珠字,四川总督年羹尧是我的阿玛,雍亲王府侧福晋年氏是我的姑…”她这话刚开口,李卫就想到了她的身份,面上就止不住的惊愕。李卫虽进京多年,但因为人直率,不懂变通,如今接触到最大的官儿也不过他顶头上峰而已,他也知道,就他这样的身份,说句难听的,给眼前这小姑姐提鞋都不够格。

他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若老天开眼,他也不会落到这般地步,他冷声打断年珠的话:“小格格您身份尊贵,不知道找我一小小员外郎能有什么事?"“我这里家徒四壁,只怕你们年家丫鬟住的屋子都比我这院子要强上不少,我这儿,想必也没什么得您看中的。”至于为何他没考虑过是四爷想要拉拢他,别说他,就连他顶头上峰几次想要投靠四爷,四爷却是看都没看一眼的。

他们这些小角色啊,那些天家贵胄可是万万瞧不上的。年珠正色道:“我想拜您为师。”

窗外寒风呼呼,有冷风透过破旧的窗户灌了进来,因今日家中罕见有客前来,厅堂里难得点上了碳盆子。

冷风一吹,吹的碳盆子里有火星子“劈里啪啦"迸了出来。李卫不知是自己风太大自己听岔了,还是自己这些日子没休息好的缘故,竟出现了幻觉?

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下意识道:“小格格,您……您说什么?”“我。"年珠看着李卫的眼睛,掷地有声道:“要拜您为师。”李卫偷偷掐了把自己,不是在做梦呢,他觉得眼前这小格格肯定是糊涂了,他这官是捐来的,户部文书上有好多字他都不认识,这位小格格拜哪门子师?他又能教导这位小格格什么了?

他深吸一口气,才道:“小格格莫不是证我玩?京城之中不乏能人异士,就连您赋闲在家的大伯也是个极厉害的人,您若是要拜师,去找别人吧。”这些权贵人家的孩子向来是想一出是一出,定是在逗他玩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