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玉米营销和苜蓿产业集群
第193章 玉米营销和苜蓿产业集群
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常年占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地跨四个省,由三江平原丶松嫩平原丶辽河平原三个主要平原组成。
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光典型的黑土就占了绝大部分。
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富饶之地,单论农业条件,不逊色于北美大平原。
且随着国内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范围的扩大,玉米播种面积还会持续增长。
对任何一家大型玉米种企来说,东北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天禾的营销渠道能及时接收到东北玉米种植大户交粮难的问题,只这一点就足以让郭阳满意。
况且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代表着天禾即使没有天玉1号这样的大杀器,也能在市场上存活。
郭阳详细的看了下天禾梳理的东北玉米种业的格局。
有意思的是,粮补政策出来后,吉省丶黑省曾经瞒报的土地种植面积也统计了出来,导致两省的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大幅提高。
吉丶黑两省都是玉米种子消费大户,两省从事种子生产,特别是经营种子的有成千上万家,但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
更没有可与孟山都和先锋公司相竞争的公司。
尤其是先玉335问世后,当地种植大户对先玉335的无比推崇,在东北三省的种植比例已经超过了40%,未来最高时超过了70%。
先玉335是在东北地区培育出来的品种,契合东北的气候条件,能稳定高产。
同时其品质高,加工厂给出的收购价要比普通玉米种子高出2-3分钱,每公顷先玉335收益比普通玉米种子高出480-720元。
在品质上,即使天玉1号也落入了下风。
但天玉1号产量有巨大优势,尤其是今年受暖冬和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东北单产普遍受到影响。
天玉1号适应性广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收益稳稳的碾压先玉335。
同样的,黄淮海地区,天玉1号克服了台风丶阴雨寡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同样能实现丰产增收。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禾种业今年的丰收示范会将大搞特搞,让没选择天玉1号的种植户难受。
郭阳粗略看了下。
从西北春播区陇省丶宁省丶陕省丶蒙西,再到黄淮海夏播区徽省丶豫省丶鲁省丶苏省等玉米主产区,将陆续开展玉米丰收示范观摩会。
预计总人次将超过5000人。
规模最大的一场是在豫省,这里是郑单958的老家,瞿阳的针对性极强,就是要搞你。
其丰收示范会现场安排在安阳一个专业种植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5500亩。
这个示范基地全程接受了天禾种业的技术服务,甚至植保方案都是天禾种业做的,可惜的是,天禾不卖农药。
现在的农药厂商可没有后世那麽卷,天禾的技术服务对种田大户还是极具吸引力。
规模基地追求的是整体稳产,向规模要效益,所以管理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
不管市场价格如何变动,最主要还是要增产,增产是增收的基础。
所以对于上规模的种植大户,一定离不开品种和科技的支撑,离不开优秀技术方案的支撑。
而种植大户的丰收,无疑能佐证天禾种子和方案的优异性。
天禾的营销方案糅合了郭阳前世的服务理念,自然挑不出问题。
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套牌套包的隐忧中,好在郑单958等名牌种子都存在这个问题。
套牌就是非正牌但品质接近正牌的种子,主要是从制种农户手里买来的。
比如郑单958的种子收购规模大,且对种子的质量要求高,但收购价格相比市场售价却不高。
所以就会有种植者截流部分种子,再高价卖给套牌种子的收购者。
但套牌种子商人不需要科研投入,没有种植丶浇水等管理费,因此即使售价低于正规品种,也能获得利润。
相比郑单958,天玉1号套牌的隐忧相对要少些。
一是问世时间短,市面上几乎没有库存;
二是制种面积控制在10万亩,总产量天禾能消化,流出的套牌种子少;
三是天禾实际上的育种成本极低,并且已经做好了降价的准备,贸然套牌的种子生产商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最后,营销部牵头的打假队也成立了,也能起到些作用。
郭阳一点点的梳理着,西北丶黄淮海丶东北等等,主要的运行逻辑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天禾甚至连明年针对小种子公司的策略都准备好了。
这布局,基本是国内同时代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了。
唯一薄弱的还是品种太少。
除了玉米种子,天豆1号丶辣甜椒丶番茄丶花菜丶菜心丶胡萝卜等种子也陆续进入了收获期。
有些种子,如菜心和番茄,还特别的抢手。
郭阳看到种子还没完成分选加工,接到的订单销量就已经去了小半,蔬菜种子领域,天禾也可以算是国内领军企业了。
处理完天禾种业积累的事务,郭阳感觉略微有些疲惫,但只一略微抬头就能看到祁连山夕阳西下,落日馀晖的美景。
心情顿时舒缓了不少。
正当他准备继续看材料时,宁小婧穿着碎花裙走了进来,「老板,该下班了。」
郭阳后知后觉的看了看时间,已经七点过了。
他回来时大约是三点过,算下来,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了三四个小时。
「你先下班吧,我再看看。」
宁小婧偷偷的瘪了瘪嘴,老板没走,她这个秘书能走吗?
「没事,反正我也是一个人在这边,晚上在家呆着也无聊,刚好加会儿班。」
郭阳抬着头,宁小婧一脸真诚的模样。
但想想好像也是,宁小婧从京城来到大西北,不就是为了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吗?
郭阳沉吟了会儿,说:「上次让你牵头搞的苜蓿产业集群社会化服务方案弄得怎麽样了?要不这会儿先看看吧!」
宁小婧镇静的从郭阳桌上找出份文静,放在他的面前。
郭阳点点头,拿起笔看了起来。
「那你先等会儿。」
宁小婧略微有些无奈。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嘉禾的工作压力比在京城的投融资行业里小多了。
但事情太杂,涉及的行业领域较多,刚接手时,宁小婧只感觉是一头乱麻。
一会儿是盐硷地和牧草,一会儿又是辣椒和植物提取,一会儿又是种子和农机,一会儿又是沙漠……
忙的时候,几件事务堆积在一起,经常让她搞混。
为此,她不得不花了大量额外的时间,用于学习集团的业务和恶补各种农业知识。
眼看着可以略微松口气了,集团的卷王又回来了。
宁小婧看着老板专注的在文件上写写画画,只得回身给其添了点茶水。
随后又出门让罗修找餐厅准备点水果点心之类的。
等她忙完这些回到办公室,郭阳也刚好粗略的看完一遍,抬头喝了口茶水才正色道:「有几个问题。」
宁小婧眨了眨眼睛,凑拢了过来,其身上带来的香风传入郭阳鼻中。
郭阳随即将做了批注的文件递给了宁小婧。
「一是苜蓿生产没有纳入当地种植业的轮作制度。
在蒙省等地,一些地区会利用草原开荒实施苜蓿项目的种植,一旦到了苜蓿更新期,无地可轮作。
要保持苜蓿种植面积,就得再种苜蓿导致肥茬不能肥用。而如果改种其它作物,又会减少当期当地的苜蓿生产能力和市场供应能力,
这必然会影响下游的奶牛产业对苜蓿产品需求的均衡供应,危及下一个苜蓿上市周期的市场通路。」
宁小婧仔细的听着,她对行业也算是有了些认知,说道:「现在苜蓿产品在国内的需求并不大呀!」
郭阳笑了笑,耐心的解释道:「等奶牛产业对苜蓿产品的需求起来了,再来想这些就来不及了。
苜禾既然决定要出头做这个话事人,自然是要集中建立苜蓿种植优势区粮草轮作产业区,激活市场化苜蓿产品大流通。
我看这份规划里,苜蓿种植产业集中度丶机械化生产丶工业化产品加工等方面都做的还不错。」
宁小婧看着笔勾勒出的部分,问道:「基地方面有什麽问题吗?」
在她和战投部丶苜禾等共同完成的规划里,共有三大苜蓿种植基地。
一是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节水型苜蓿基地;
二是蒙省鄂尔多斯高原草地农业苜蓿基地;
三是南疆温润盆地低产田提升改造苜蓿基地。
郭阳说道:「这三个苜蓿产业化基地并没有问题,选的都很合适。但略显小气了点,我认为还可以再加两个产业集群基地。」
宁小婧疑惑的看着他。
「其一,黄土高原西部的庆阳丶定西丶平凉丶会宁丶环县等地区地势较高,牧草生长期短,气候较乾燥,虽然是丘陵与河谷盆地,但牧草种植历史悠久丶面积大,发展牧草产业的潜力同样不小。」
「其二,你们漏了东北的低湿盐硷区,齐齐哈尔丶大庆丶绥化丶白城丶四平等地的土地也可以改造为苜蓿基地。
而且这里的维度高气温低,温度变化范围适宜奶牛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奶牛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奶牛生长的地带。
并且黑省需改造的低产田丶盐硷地面积大,能够形成规模……」
郭阳连着说了一大堆,宁小婧仿佛能感觉到老板语气中的恨铁不成钢。
顿了顿,郭阳才问道:「是河西乳业和苜禾农牧没参与进来吗?」
宁小婧说:「可能是最近主要负责人都太忙了,没有深度参与进来。」
郭阳也不再深究。
也可能是他从穿越者的角度在思考,按他的理解,既然都出头了。
自然是要从全国进行思考,发挥区域优势,在西北丶华北丶东北建立五大苜蓿基地,带动种植500万亩苜蓿。
再往大了吹,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共同构建我国北方荒漠化林草生态防治体系。
甚至可以以此为噱头,申请国家项目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郭阳随后又指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宁小婧一点一点的记下后,就准备回工位上。
「别改了,收拾一下,先找地去吃饭吧。」
没过一会儿,郭阳叫上同样才从基地回来的谢时杰,以及天禾的一名销售经理卫关,加上罗修和宁小婧,一行五人上了车。
「吃啥?」郭阳问
几人互相看了看,都是一脸问号,搞了半天,吃啥都还没定呢?
过了一会儿,卫关才说道:「要不吃羊肉?9月中了,羊肉好像正是肥美的季节。」
郭阳听他这不确定的语气,「你们平时就不研究吃的?」
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宁小婧不干了,「想当年,我号称美食小马达,但来西北近一个月了,还没感受过西北的美食。」
「糊锅也算九泉的特色美食。」
「随便吃点吧。」
谢时杰说道:「果然,我媳妇说嘉禾是美食荒漠还真没假。」
郭阳和谢时杰丶卫关三人坐在后排,听到这,郭阳顿时不乐意的将手搭在谢时杰的肩膀上。
「那你说个地儿?」
「随便吧。」
几人最后还是选择了羊肉,燥热就燥热吧。
一边哈着啤酒,一边闲聊着,郭阳尽量表现的没有架子。
谢时杰还好些,和他一起久了,能随意自由的发挥。
但宁小婧和卫关都是第一次和郭阳私下吃饭,略微有些放不开,有点客套。
几杯酒下肚,卫关率先提及了工作:「老板,9月15日,天禾的夏播观摩会就正式启动了,在玉门同样有个丰收节,展示品种田间抗性和丰产性,你届时要不要参加下?」
9月15日,郭阳算了下,还有3天时间。
「应该可以,罗修记一下吧。」
郭阳对卫关还挺陌生的,其平常也多是在其它区域负责销售
卫关年龄约五十来岁,在种子销售这行可谓是身经百战,但只看其外表,能感觉到一股狠厉劲儿。
不像是正经的销售。
瞿阳将其调回西北总部的目的:一是对付小种子公司的套牌,二是配合生产部提高制种基地亩保费。
「来,今天喝酒先不谈工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