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隔日。
在临近晌午的时候,林安宁和陆彦一行四人才慢悠悠的自城中最大的客栈出了来,晃荡着经过了长平县城中最热闹的两条大街。
这里不愧是长平郡的郡治所在,看着就是要比永嘉县繁华上几分。
陆彦一路上走走停停,最后在城中最有名的八珍坊买了两份糕点后,复又确认了一下时辰,这才带着三人直奔着太守府去了。
在他们离着太守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了几道人影正站在那道威武气派的大门外,大约是得了乔江的吩咐,特意在此恭候陆彦的。
很快,其中一人也注意到了缓缓而来的四人。
只见对方急忙下了台阶,快步迎了上来,是昨日便见过的那位年岁颇大的赵管家。
从他那冻的通红的额间与鼻头来看,一群人似乎在这里已经等了许久了,连带着老头的身形都佝偻了不少。
“小人见过陆大人,郡守大人特命小人在此迎接,府中一切早已准备妥当,陆大人请!”赵管家先是微微侧过身子作出了邀请的姿势,随后又分别作指向林安宁等人问了声好。
三人自是纷纷回了礼,在踏进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之前,青芜照旧好奇的瞥了门前蹲着的那两尊石狮子一眼。
拾眼瞧了瞧前方迈着四方步的陆彦和殷勤的引着路的赵管家,她有些念忿的动了动喘皮子:“都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话原本我是不大相信的,如今亲眼目睹才知说的还是保守了。”“这乔江当上那守也不过才三年吧?光门口的狮子就要几十万两白银了。长平那气候严寒,不适宜耕种,因为靠近极北之地所以连年征战,商业发展的也不好,他区区一个郡守,到底是从何处贪墨的银两?”
“就算朝廷每年都会给幽州拨上一些银子以慰民生,但平均分摊到每个郡,也剩不下太多了,真是奇哉怪哉!”
更别提他还有额外的精力在永嘉县搞了一个观音庙用于笼络幽州地界儿内的贵人们了,这样的财力或许在安京城内并不显眼,可放在这苦寒之地就格外的引人瞩目了。
六七听完她的嘟嘟囔囔,点了点头表示附和。
然二人才刚一对视,忽而就想起了身边之人的父亲当年好像也是长平郡的郡守,一时间不由得面色尴尬,眼神各自飘开不敢再多言。
对此,林安宁倒是不甚在意,但也难免会想起一些过去的事。
她的父亲林修远为官是否完全清廉,这她不敢断言,但从记忆中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可以判断,即使林修远真的贪了,那应该也只是一点点。
毕竟当年他们一家人外出的派头,甚至远不如当初的永嘉县县令王鹏呢,与现在的长平县县令和乔江等人更是没得比。
尤记得第一次乔江带着家人登门拜访的时候,林修远就对他们一家奢靡的做派很是不喜,之后乔江许是有所感,渐渐地就没再表现出那一面了。
如今细细捉摸,此人心思深沉从那时起就已经初见端倪,只是太过擅于伪装了,毕竟乔江在讨好人的这项技能上,是真的天赋异禀。
这不,他们才进门没多久,前方便传来了那道熟悉且爽朗的男声:“下官有失远迎,还望陆大人海涵!”
“我方才正在后院查看府中下人准备宴席的情况,一听到小厮的通禀,就立刻过来了。”乔江态度十分亲热的迎了上来,很有分寸的了后落了陆彦小半步,笑着解释道。
陆彦则是客客气气的回应了两句:“乔大人实在客气,如此这般倒是让本官深感惶恐了。”
乔江间言顿时神情严肃了起来:“陆大人这是哪里的话!抛开您巡查御史的身份不谈,单论昨日您辛辛苦苦的替大子洗清了冤屈,那就是我乔江的大恩人!这样的恩情又哪里是顿宴席能够还的清
的!"
他说的无比情真意切,陆彦也浅笑着安慰了两句,二人之间的气氛便迅速的和谐了起来。
几人就这么边走边聊的绕过了永晖堂,穿过了右侧的月亮门,直奔着太守府的后院去了。
乔江此番将招待的地点设在了后院花园池塘上的船舫里,船舫内放置了四个烧的正旺的大火盆,是以就算两面的窗户四敞大开的,屋里也仍然是暖洋洋的。
“光是吃吃喝喝未免太过单调,这不是前几日刚落了雪,府内的下人还未来得及将池塘附近的雪清理干净,下官想着银装索裹的也是别有一番趣味,便贸然的做了这个决定。”
男人说着一挥手,立刻就有几位丫鬟上前接过了众人的披肩,热情的引着他们落了座。
陆彦和乔江意料之中的坐在了最前方的两个位置上,剩下的三人则是分列在了下方两侧。
林安宁扭过了头,看着自己右手边空着的座位陷入了沉思。
没多久,船舫外突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下一秒一个还算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处:“兴朝有事来迟,自当请罪,还望陆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伴随着一道清朗的男声,乔兴朝快步走了进来,相比于昨日在摘星楼的灰头土脸,这会儿瞧着要矜贵俊秀的多了。
就见他先是来到了陆彦的跟前告了声罪,旋即便转过身去直勾勾的盯着林安宁,不错眼的瞧了起来:“宁妹妹,你今日能来,我很开心。”
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林安宁一抬眸看到的就是正对面六七和青芜那八卦的神情,只能无奈的一抿唇:“乔大人盛情相邀,自然是要来的。”
乔兴朝张了张嘴,似乎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被前方端坐在那里的乔江出言打断了:“兴朝,陆大人面前岂可失礼,还不快快坐下?!”
之后也不等他回应,男人又扬声吩咐:“赵管家,贵客已到,可以开始走菜了。”
站在门口处的老头躬身应了声是,接着用力的拍了拍手,没过多久就有一些端着托盘的丫鬟和小厮鱼贯而入。
不过小半盏茶的功夫,他们各自面前的小桌子上就堆满了各式菜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以说应有尽有。
林安宁伸出手去碰了碰那成色上好的官窑瓷碟,竟还是温热的,也不知这厨房到底是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做到如此的恰到好处。
等到上完了菜,又有两名身着相对清凉、怀抱琵琶的女子缓步走进了这船舫里,盈盈的冲着众人行了一礼后,她们便安静的坐在了角落里。
不过几个呼吸的功夫,船舫内就响起了分外缠绵的江南小调,配着女子咿咿呀呀的声线,连带着清脆的琵琶声都透出了几分缠绵之意。
前方,乔江举起酒杯再次对陆彦表达了崇敬与感谢之情,一时间宾主尽欢。
林安宁全程默不作声的呆在自己的位子上,可就算她已经极尽所能的减少存在感了,还是不可避免的陪着喝了几杯酒,不知何时脸颊上也悄然攀上了丝丝红晕。但就在她低头专注着吃鱼之时,耳边却猝不及防的传来了乔兴朝的声音:“宁妹妹,今日我来晚了其实是有缘由的,我是去给你准备了一件谢礼。”说话间,不远处坐着的人就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正方形的赤色锦盒,一脸期待的把东西递到了她的眼皮子底下。
嘴角不受控制的抽动了两下,林安宁垂了眸,思索了半晌最终还是伸手接过了锦盒。
“多谢乔公子。”她轻声道,之后便把东西随手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继续吃起了盘子里剩下的那半条鱼。
不曾想乔兴朝却不肯罢休:"宁妹妹,你不打开瞧瞧吗?"
他说这话时,语气莫名的执着,眉梢眼角满是期待之色。
这般不依不饶的态度也成功的引起了船舫内其他人的注意,原本还算热闹的船舫里瞬间就只剩下了角落里花娘咿咿呀呀的歌声。
迟疑的咽下了嘴巴里的那口鲜甜的鱼肉,林安宁有些不明所以的重新拿起了那个锦盒打了开来。
里面躺着的是一只通体翠绿色的翡翠手镯,镯子肉质细嫩,光泽度很好且无杂质,只一眼就能看出价值不菲。
“乔公子,昨日草民只是做了一名仵作应该做的,这谢礼着实太过贵重,恕我不能收。”她不加掩饰的一拧眉,说着就要将东西递还回去。
未曾料到乔兴朝竟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满脸深情的开了口:“宁妹妹,这只玉镯乃是自我曾祖母那时起一辈一辈传下的,方才我特意从母亲那里讨来,就是想送与你。”"你我二人因为意外分别三载余,如今得老天眷顾重逢,我定不会再放开你了!"
“宁妹妹,咱们之间本就有婚约,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同你尽快完婚!婚后你也不必再出去吃苦受累了,如此可好?”
这番情感真挚的话语一出口,便引得船舫中的众人纷纷侧目,就连乔江都没控制住的面露了些许吃惊之色:“兴朝你…….?”
“爹,昨儿夜里您还和儿子念叨,说安宁是个好姑娘。她若真能嫁入乔家,您和母亲应当高兴才是。”乔兴朝看向了自己的父亲,表面上很是无辜的说了这样一番话。
乔江见状眸光微闪,很快就调整好了表情,连连点头:“确实,安宁啊!你要是能嫁进来,世伯相信林兄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安心了!”
面对这父子俩的一唱一和,还没等林安宁有所反应,对面的六七倒是低声嘀咕了起来:“林作作辛辛苦苦救你出苦海,你竟还想要她这个人?这确定不是在恩将仇报?”幸亏一旁的青芜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少年的那张嘴,这才阻止了场面变得更加的尴尬。
回过神,林安宁下意识的用力抽回了手,却意外的撞翻了桌面上的酒壶。
琥珀色的液体淅析历沥的顺着桌角滴落在了她的外衫上,在大家诧异的眼神中,她猛地站起了身:“抱歉,不知乔大人府上可有什么地方可供草民整理一下,免得污了二位大人的眼。”
“你这孩子。”状似无奈的摇头叹息了一句,乔江即刻便招手唤过一位丫鬟:“带林姑娘去客房休息。”
“草民谢过乔大人。”林安宁乖巧的跟在了那名丫的身后,走出了船舫。在经过那扇开着的窗户之时,她似有所觉的向里面瞟了一眼,刚好与陆彦对视了个正着。浅浅的扬了扬眉,也不管对方当下到底作何感想,她收回了目光,略微加快了脚下的速度,眨眼间就消失在了一片素白的小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