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朕非汉废帝 > 第476章 朕等众儒生来送人头,久矣!儒

第476章 朕等众儒生来送人头,久矣!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鼎新元年二月初一,未央宫的北门毫无遮拦地大开着,三百兵卫和一千明光卒,严阵以待。

此时,双阙之下,空空如也,连飞鸟都因为惧怕兵卒手中的弓箭,而不敢停下来歇一歇脚。

春和景明,又是一个极好的天气,但是不知道为何,未央宫的东南西北笼罩在肃杀之气下。

卯初时分,长安城就比平时要更早地苏醒了过来,所有闾巷的门,在报时钟声里逐一打开。

以往,总是那些要劳作的百姓们抢先出门,但是今日却有一些不同。

从闾巷的大门中最早冲出来的,都那些儒生们。

似乎经过了无言的商量一般,所有的儒生们都在沉默中朝着北阙广场的方向赶去。

绫罗绸缎,粗布麻衣,乘车骑马,两腿步行……

不管身份是高是低,他们的目的地倒是一样的。

没过多久,北阙广场就被儒生围死了。

虽然没有正月初一放鞭炮那一日的人那么多,但也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

在如今的长安城里,除了北城郭和固定几处集市可以叫卖商品之外,其余的地方是不允许行商的。

但是今日,不少机伶的百姓装来了自己连夜做好的宣饼,在儒生当中小声地叫卖了起来。

五文钱一个宣饼,比北城郭里卖的宣饼差不多贵了一倍,放在平日定然会被人骂做奸滑,但此刻人们却趋之若鹜。

毕竟,儒生今日都是早起的,根本就还没有来得及用膳,腹中空空,脚下虚浮,莫说五文钱,就是十文钱也要买。

没过多久,不少儒生就一边啃着饼,一边热络地攀谈了起来,唾沫和饼渣,喷出去几尺远,但是听者也毫不在意。

开始还是简单的攀谈,而后越来越激烈,最终就变成了争执。

出身寒门的庶族和出生世家的士族,险些又一次发生冲突。

幸好坐阵指挥弹压的执金吾安乐当机立断,派出了巡城亭卒,用防爆盾和包铁木棍才将他们驱散。

而且不只是驱散就能了事的,有几十个闹得过头的儒生,直接被带走,押往了右扶风的郡狱当中。

在这一番的整治之下,整个北阙广场总算是渐渐安静了下来。

在这之后,巡城亭卒又排成了两列,在北城广场上拦出了一条通道,并且顺带着将乱哄哄的儒生分割在了两边。

左边的是出生寒门的庶族,右边是出生世家大族的士族:也许用不了多久,就有人用左派和右派来称呼他们吧。

虽然现场非常热闹,但是这些儒生却不是今日的主角——他们甚至连配角都还算不上,

石渠阁辩经被定在了辰时,大约到了卯正的时候,主角们才陆陆续续地登场了。

一辆辆刚刚漆过的安车从华阳大街上乘风疾驰而来,上面的戳记和旗帜引起了旁观者的阵阵惊呼。

不管车的速度有多快,也不车上是何人的戳记,在将要抵达北阙广场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减缓速度。

他们仿佛都撞到一面没有形体的墙。

此处当然不可能有墙,他们撞到的也不只是墙……

而是从未央宫那每一块宫墙、每一处瓦当、每一处飞檐上散发出来的大汉帝王的威严。

仅仅只是一刻钟的时间,北阙广场上就停了几十辆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安车。

或长或幼的儒生们从车上下来,每一个人都会抬头看一看那高耸的北阙,而后才忐忑地向未央宫北门走去。

不管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在北阙都要下车步行——除非是得到天子的准许,否则没有任何的例外。

而上一次能获得此待遇的还是“乱臣贼子”霍光:那一日从这里离开之后,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此次参加石渠阁辩经的儒生总共有十八人——加上天子一共十九个。

因为不少大儒已经到了年老有疾的岁数,所以天子特许每个儒生可以带两个子弟或奴仆入宫。

不只是为了让他们照顾年迈的儒生,也可以让一些弟子围观石渠阁辩经的盛况

不管是主人还是子弟和奴仆,每一个人都要从北阙之间步行入宫。

好在石渠阁距离北阙不远,才不会让王式和韦贤这样的老人受苦。

卯正时分,终于再也没有一辆车驶来了。

这时,整个北阙广场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所有儒生的目光,全部都转向了双阙之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未央宫深处的那些宫殿。

他们都知道,今日就会从里面传来消息——传来一个可以决定他们命运的消息。

……

当儒生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刘贺也已经在温室殿里穿好了皇帝的冠冕服制,正站在门口静静地等待。

穿着如此的盛装,本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只穿了片刻,他就已经感受到了一丝疲惫。

而在刘贺的身边,是同样盛装的皇后霍成君。

霍光倒台开始,霍成君就深居浅出,极少在世人面前露面,除了少府之外,她更没有与任何朝堂重臣见过面。

今日同样如此:为了不引起那些朝臣的注意和忌惮,霍成君仍然不会去石渠阁。

自己虽然不能陪同天子一同前往,但是霍成君早早地为刘贺更好了衣服,并且自己也盛装而待。

她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己夫君刘贺的支持。

还有一刻钟到辰时的时候,一个谒者匆匆地跑进了温室殿前的院子,向侍立在院门的樊克耳边了一句。

樊克不敢有任何的耽误,一路小跑又来到了天子的身前,躬身就立刻拜了下去。

“陛下,所有的儒生都已经来齐了,此刻正在石渠阁外候驾,陛下要移驾石渠阁正堂吗?”

所谓的石渠阁正堂,就是石渠阁一楼的正堂,原本也是用来藏书的,如今已经空了出来。

“成君,我现在就要去石渠阁了。”刘贺看向身侧的霍成君,轻柔地说道。

霍成君并没有立刻回答天子的话,她向前走了一步,轻轻地握住了天子的手。

就如同那一日天子在大将军后宅

“夫君只管去,我就站在此处等你,等你今日凯旋。”

“好。”刘贺笑着点了点头答道,眼中有几分疼惜。

“樊克!”刘贺突然提高了声音喊道。

“微臣在。”

“摆驾石渠阁!”

“唯!”

天子仪仗自然早已准备好了。

虽然温室殿距离石渠阁不远,但今日的天子仪仗非常齐整,没有任何的俭省。

在阵阵的钟鼓乐声中,仪仗带着滔天的皇权天威向着石渠阁前进。

刘贺坐在八人抬的步辇之上,比所有人都要高出一大截,不用强行装演,帝王之气尽显。

仪仗一大,速度就慢了许多。

平时刘贺带着一什昌邑郎和一个小内官,只要走半刻钟的路程,今日足足走了有一刻钟。

当刘贺的步辇在仪仗的簇拥之下,来到石渠阁大门外的时候,刚好听到辰时的报时钟声。

而此处,早已经跪满了人。

有内阁大学士们,有老少的儒生们,有属官吏员,有兵卫奴仆……

有刘贺认识的,也有刘贺不认识的。

熙熙攘攘,有数百人之多。

几乎将石渠阁这冷清的地方堵得水泄不通。

“臣等问陛下安。”

在这排山倒海的声音之下,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拜了下去。

刘贺在樊克的搀扶下,从步辇上走了下来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那和煦的春风夹着一缕朝阳扑面而来。

如此生机勃勃的气息,岂不就是大汉明日的模样。

刘贺深吸一口气,接着就走到了人群的前方。

用帝王特有的冷漠而又平静的语调说道:“众卿平身,与朕一起进石渠阁吧。”

“诺!”

……

石渠阁有七层,二十一丈高,下敞上窄,甚是雄伟。

占地虽然不小,但因为内部多了许多的柱梁,所以空间并不宽敞。

即使是最宽敞的

再加上东西两侧都是层叠的书架,这又占去了极大的一部分空间,因此空间更加紧凑局促。

先是天子入阁,而后众儒生入阁,在天子的率领下,众人向阁中上首位之后的孔子画像进行祭拜。

祭拜的过程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众人的敬意没有任何的懈怠。

当一切的前序都做完之后,一众君臣才终于是陆续落座了。

当刘贺和一众大儒被“塞入”这正堂之后,此处就更加拥挤了。

众人的位置虽仍是尊卑有序,但是相互之间的距离却也拉近了许多。

尤其是儒生和儒生之间,几乎已经挨在了一起。

还好,天气尚未变得炎热,否则此间并不是一个久待的好地方。

除了天子、儒生、书佐吏员之外,内阁大学士和九卿二府及列卿也都在石渠阁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两千石朝臣,今日也不是主角,所以坐榻被安排在了靠近门口的地方。

至于那些跟随众儒生而来的弟子和奴仆,就更是只能在院外席地而坐了。

他们能参与这石渠阁辩经的大事,本就是一件荣耀,不能入阁,也都心满意足了。

落座之后,自然就是君臣见礼。

先是所有的儒生全部上来行礼,等一齐退下之后,那些

孔霸、严彭祖、蔡千秋、施雠、孟喜……

他们对天子的情绪非常复杂,有些是怨恨,有些是敬仰……

但不管他们心中想的是什么,此刻的神情都是至恭至顺的,没有任何的忤逆和不满。

就像那孟喜,平日里不只一次地大呼“大汉亡于科举,亡于通行版儒经”,似乎心中的愤愤之情如江水绵延不绝。

但是今日,他下拜请安的时候,那腰背却弯得比任何人都要恭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