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满朝文武皆我小弟 > 第 6 章

第 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细面?!”

富杏杏惊呼,一脸惊愕的模样。

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怀疑是不是自个听错了,“还得要细面?你还真敢想,咱们家连吃都没吃过几回细面。”

天天不是杂粮饼就是杂粮糊糊。

也就寻常过节的时候会掺一点好米进去。

富杏杏都不记得自己什么吃过细面做的馒头了。

别说家里现在能不能拿得出来,就算能,谁又舍得哪来掺在花水里,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富珺珺挠了挠头。

她又何尝不知道难。

但想了无数法子,不是没有无本就能起家的好方法,但她在山脚边上逛了不少回,就是找不到随地可捡的原材料。

有一些也不到还能采摘的季节。

看来看去,就只有红蓝花了。

眼瞅着就最后一步工序,富珺珺是真的不想放弃。

不过细面确实不好弄。

哪怕她只想先用一把的量尝试下,也无从下手。

可看着二姐一副大惊的模样,就感觉自己有些为难人了。

到底还是没完全融入。

虽说知道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特别的艰苦,但上辈子的她不说是大富大贵,在吃穿住行上还没亏待过自己。

所以到现在她还没法理解一把细面对于富家来说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孩子娘,我回来了。”

这时前院传来富谷的生意,他这会显得特别开心,扬声说着,“今个运气好,连着卖掉两个小木雕,我瞅着明日再去一趟,指不准又能卖掉两个。”

“那敢情好,趁着这几日不忙都跑跑。”

两夫妇在前院说着话,富珺珺闻言眼睛一亮,“我有法子了!”

说着,就迈腿朝着前院跑去,一下子冲到阿爹身前,“爹,明日我和你一块去吧,我也能帮着一块叫卖!”

吆喝嘛。

她以前就算没吆喝过,但也知道该怎么吆喝。

说不准能帮着多卖几块小木雕呢?

有了更多的进账,到时候再央求央求,看能不能买上一小把的细面。

一小把就好,她先尝试尝试。

如果可行的话,再用完成品来说服家人。

这样也不会太过浪费了。

越想越觉得可行,富珺珺觉得自己好歹看过不少人该如何吆喝,只要厚着脸皮多夸夸,应该能帮着多卖出一些吧?

还能去镇上瞧瞧情况。

打听打听胭脂口脂之类的价钱。

富珺珺一把拉着阿爹的袖子,大大的眼里带着渴望,软糯糯的央求着,“爹,你就带我去瞧瞧嘛。”

富谷本来就是一个孩子奴。

不管是三个闺女还是这个小儿子,想的是说什么都答应,立马笑眯了眼,连连应着,“好好好,明日我就带你一块去。”

梁氏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还是别去了吧……”

富谷不在意,“没事,反正过段时间珺哥儿就得天天往镇上跑,正好明天带他认认路。”

梁氏还是有些不放心。

虽然孩子爹说的有些道理,但想想富珺珺的身份,让她一直往外跑就觉得十分不得劲。

不过看着这对父女笑着商量明天出门的事,瞧着他们乐呵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到底没再说什么。

富珺珺这边和阿爹说好之后。

紧跟着又凑到了二姐身边,在她耳边说悄悄话,“面粉的事就交给我吧,明天我帮爹卖掉好多好多木雕,就能拿得出银钱买面粉了!”

这显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显得格外开心,“二姐,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保证给办好!”

这样也就不用二姐和她一起为难。

富杏杏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并没有开口泄气,而是道:“好,二姐等着你。”

富珺珺兴奋的不行。

除了马上就能完成手中的物件之外,她对镇上也十分的新奇。

来到这边三个月,她一直待在樟山村,去过最远的地方都只是山脚那边。

还蛮好奇,城镇和想象中有什么不同。

和二姐说过后,她又跑去找阿爹,想问问镇上的事。

而富杏杏留在原处。

想了一会后,便回了屋子。

富家不富裕,吃穿方面在整个村子怕是只能排最末。

而这对比以前,都已经算是越来越好。

不过,富家有一样物件是整个大队都羡慕的。

那就是他们家的院落。

哪怕是土屋,但在整个村子里都算得上最大的院落。

这是曾祖父唯一留给子嗣的物件。

当年曾祖父不得不从城镇搬离到小村子里,心中本就不愉,往里惯是享受的人,哪里受得了在村子里生活。

即使手中的银钱不多,也是咬咬牙修了一套大院子。

也就这么一点,算是为富家子嗣做了一件大好事。

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好在住得比村子里其他人好的多。

富家三姐妹不用和其他姑娘家一样,好几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拥挤的连落脚的地方都没。

大姐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后,她便和三妹搬到稍大的房间里。

一间隔成两小间,但也不会显得狭小,房里还能摆放阿爷给她们弄得小柜子,专门放置属于她们的物件。

富杏杏半蹲下来,从自己的小柜子里翻了翻。

没多久就从最底下翻出一块红布。

很小的一块。

大概只能用作手帕。

可上面却绣着很精细的纹样——凤穿牡丹。

富杏杏很小心的用手在纹路上摸了摸。

很轻很轻,生怕自己粗糙的指腹会划坏上面的纹样。

这块红艳艳的帕子是富杏杏送给自己的生辰礼,农闲时便会在家刺绣,村里有个嬷嬷能帮着镇上的绣馆收些绣活,不止他们村子,就连周边村落的姑娘家都会接些绣活填补家中。

富杏杏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她的天赋不好。

尽管再努力,绣出来的纹路只能算样子正,但没有灵气。

哪怕嬷嬷愿意收,价钱也不高。

而这些银钱,阿奶并没有全部收下,而是留下一些给她自己备嫁妆。

这块两个巴掌大的帕子就是她留给自己的嫁妆。

很可笑。

明明自己不愿意嫁人。

却偷偷的绣了一条红帕子,整日藏在柜子最底部,如同见不得人。

指腹微微摩挲了一下,富杏杏低声喃喃:“也好,总算有所用,也不算我白白花费了大几个月的时日。”

并没有在屋内待太久。

小心翼翼将帕子叠好后,富杏杏便出了门。

一路朝着卢嬷嬷家走去。

两家之间有些距离,难免会遇到其他人。

而这些乡亲总会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望来,富杏杏很清楚,或许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心思。

但那种怪异的眼神还是会将她刺痛。

一个年过十八岁的姑娘家。

不愿意定亲、不愿意嫁人,硬生生熬成老姑娘。

整个樟山村就她这么一人。

或者说,连同周边的村落都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这么‘奇怪’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引起其他人的视线?

要不是这个人就是她,或许她都会忍不住跟人闲聊几句。

可偏偏这个人就是她。

富杏杏很不喜这些异样的神情,但她没办法阻拦,唯一能做的就是当经过这些人时,无视他们异样的眼神,挺起胸脯朝前走。

她不觉得自己有错。

表现的心虚,反而会让人在背后议论纷纷。

即使心里难受,也不能表露出来。

就像现在。

富杏杏微微抬起下巴,她一步一步坚定的往前走,这一路她神色表现的特别淡然,好似觉得自己和寻常人没什么不同。

“杏姐儿?”

待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的卢嬷嬷听到声响,转身望了过去,她奇怪道:“今个还不到交绣活的时候,你怎么来了?”

富杏杏迈步走了过去,她将袖兜里的红帕子拿了出来,“卢嬷嬷,这块帕子您看能卖掉吗?”

卢嬷嬷眯着眼,她算不上很年迈。

但因为年轻时日日刺绣,哪怕一手绣活好到绣馆的掌柜都夸,但没多久眼神就不行了,看谁都是模糊的一团,哪怕绣活再好也无从下手。

做不了绣活没法再挣银钱。

为了贴补家用,她便寻了一个法子。

专门教会村里的姑娘家,将她们绣的绣品收上来,再转手卖给绣馆。

卢嬷嬷也没那么大义。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她以前也没少见。

只是教会村子里的姑娘们简单的绣工,而且每一个来这里学绣工的姑娘家都画过押,承诺以后的绣品都得转交给卢嬷嬷来售卖。

富杏杏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但她还是挺感谢卢嬷嬷,哪怕挣得银钱不多,但到底让她多了一门进项。

而且卢嬷嬷也没将收绣品的价钱压得太狠。

无非就是比绣馆少了两三文,而且如果不是卢嬷嬷和绣馆有来往,她们自个去绣馆指不准人家还不收。

卢嬷嬷接过帕子看了许久,并没有说能不能收,而是道:“这块料子我有印象,你原先不是说自己留着吗?”

手指落在纹路上,哪怕眼神瞧得不是太清楚,稍微摸一摸就能感受到绣品好不好,“难得绣得这么精,要是卖掉岂不可惜了?”

卢嬷嬷都已经五十好几了。

这辈子穷过也富裕过,算是樟山村难得出去见过世面的人,几十年的光景她经历了不少事、见过不少人,哪里看不出一个丫头的心思?

她倒是没跟村里其他人那般,悄悄在背后说些闲言闲语。

比起那些已经认命的小姑娘,她反而更喜欢坚定信念的富家二丫头。

当然了,又不是自己的丫头。

卢嬷嬷也不会费力气去拉一把,只是在交谈时会多提一嘴,“你要是能静静心,也不是不能将绣活练得好一些,以后不靠旁人也能自己过好日子。”

富杏杏抿了抿唇。

她何尝不懂,但根本做不到。

练绣活不是一朝一夕,她根本空不出那么多时间。

家里除了爹干活力气大之外,家里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有大力气的劳动力,不管是娘还是她们姐弟四人,都比不上一个壮汉。

她要不干活,爹娘他们就得更累一些。

如果只是短时间去学刺绣也就算了,可一学下来,那就是大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功夫才能学精一些。

她哪里有那么多时间……

卢嬷嬷没等来回答,便轻声一叹。

将帕子叠放放在一旁,她说着:“你都舍得拿出来,我又怎么可能不收?这帕子小了些但也能缝成荷包,绣工相比以前也好上不少。”

说到这里,稍稍顿了顿,“就按三十文吧。”

绣工值不了这么多。

料子是富杏杏自己花钱买来的,再加上绣活,价钱也就高了些。

富杏杏来之前心里就估算了些。

这个价钱不算高,但也不低,“就按嬷嬷说得。”

卢嬷嬷点了点头,让她稍等一下,然后拿着帕子起身回屋拿钱。

富杏杏等在院子里。

等了一会儿,袖兜里多了三十个铜板,富杏杏道谢后便离开了。

又一次挺直胸脯回到家,回房之前她先去找了一趟阿爹。

……

因为要去镇上,富珺珺一晚上都显得格外亢奋。

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在她是一个人睡,不然还得影响到其他人。

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过去了,又是接连做着美梦。

先是梦到自己帮着阿爹卖木雕,靠着自己的巧言如簧,将阿爹带去的小木雕卖空了!

紧跟着又梦到自己的发家大业顺顺利利,大笔的金银珠宝往她身边递,她手里还拿着两个大鸡腿。

闻着老香老香!

香得她口水都快溢出来。

实在是忍不了,张大嘴巴就要咬下去……

“珺哥儿,赶紧醒醒。”

一咬一个空,富珺珺被推醒,眼里尤为的茫然,还没缓过神。

梁氏瞧着她的模样,一边用袖子给她擦了擦溢出来的口水,一边笑着道:“果真是个孩子,瞧你都馋成什么样了。”

“娘?”

“欸。”梁氏应着,细声细语道:“不是说要和你爹去镇上吗?再不起来就赶不上了,你要是起不来,就让你爹自个去。”

“不不!”富珺珺立马爬起来,“我起得来。”

用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又手脚利落的打水梳洗。

一切弄好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富珺珺主动的背起一个小篓子。

小篓子里面装了好几个木雕,本来富谷去镇上一般都只挑二十来个木雕,挑多了也没用,生意最好的时候也就卖掉一两个。

但富珺珺迷之自信。

觉得自己很有可能都能卖掉。

所以还是多挑几个去。

这不,昨日专门跑进阿爷的屋里挑了几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木雕放进小篓子里。

对于她的行为,家里没人拒绝。

多背就多背一点,她乐得高兴就行。

两父女都准备好,趁着清晨踏出了村子。

再出门之前,富珺珺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一路走去镇上得一个多时辰,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样子,走平路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这一路还有不少山路。

即使鞋垫子扎得厚实,走了没多久她就有些受不住,这山路实在是太硌脚底了。

“还走得动吗?”富谷瞧着小儿子走路时不时抽着嘴角,就知道她受不住,“要不要歇歇?”

“不用。”富珺珺倒也不娇气。

一停下来就更走不动了,倒不如一鼓作气走到底。

富谷有些心疼。

看着小儿子在坚持也没再劝,就是走路时刻意放缓了步子。

因为步伐慢了些,到了镇门时这边已经显得格外热闹。

镇门口排着老长的队伍。

虽喧闹但很有序,富谷挑着担子熟门熟路的往前,富珺珺抓着他的衣角紧紧跟着。

抓得特别紧,生怕走丢。

不过视线却不住往周边望着,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繁华的小镇。

港青镇虽然只是一个城镇,但并不小。

尤其是这边临水建了两个码头,商船来来往往带动这边的经济,也使得周边的乡亲也多一些挣钱的活计。

富珺珺会知道这点,是因为爹娘在农闲的时候,也连同村里其他人来镇上找活。

找的都是一些卖力气的活。

修缮码头、搬运货物、挖渠引水。

富珺珺来这边没多久,就见他们去找过活,一共在镇上待了小半个月,等回来时,两人瘦了好多好多,看着骨头上就包着一层薄薄的皮肉。

即使精疲力尽,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特别深。

因为那一次干活,他们两人一起挣了三百多文。

这对于他们家来说,不算一笔小数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