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第 254 章 “ 第 254 章
李世民正吃惊着 , 就听到啉叽一下 , 有人往自己的 …... 龙靴上糊了团泥巴 。
他低头看去 , 就见到自己最小的弟弟李元婴露出很有点 「 无齿 “ 的笑容 , 像是把自己心爱的宝物分享给了眼前这个年纪超级大的兄长 。
李世民 :“......“
看得出来这小子玩得很开心 , 瞧这浑身上下全都是泥巴的脏模样 , 可见是这次跟着霍善玩了个够 。
平时大伙可不给他玩这玩意 。
李渊转头看李世民被糊了一脚泥巴 , 不由笑了出来 。
说实话 , 当初被逼着退位 , 要说李渊心里很高兴 ,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 而李世民即便很高兴 , 但肯定也不是因为他这个耶耶 「“ 幡然悔悟 “。
父子之间的隔阀 , 估计在他有生之年都不会消除 。 可是他占着耶耶的名头 , 李世民就得敬着他 , 这样多活几年也挺有意思的 。
李渊难得坐下来和李世民吃了顿饭 , 还给霍善弹了首琵琶 。
霍善听完后还想给李渊讲讲他一个热爱弹琵琶的孙子 , 史载李渊活到了七十出头 , 李隆基更是活到七十好几 , 可见弹琵琶这项活动可以延年益寿 。
只不过他刚提了 「 李隆基 “ 三个字 , 就被李世民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 , 没让他继续叭叭下去 。
李渊不明所以 :“ 你认识一个叫李隆基的 , 他怎么了 7“
李世民用眼神示意霍善不要扯什么你重重孙子之类的话 。
霍善眨巴着眼直点头 , 表示自己知道了 。
李世民这才松手 。
霍善就和李渊聊了起来 :“ 他也爱弹琵琶 , 搞了个梨园专门培训乐师 , 每天就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听歌跳舞 , 好不快活 。 “ 他还跑去扒拉自己搁在边上的药箱 , 从里头掏出 f
乐谱拿给李渊看 , 上头是 《 霓裳羽衣曲 》 的全套曲谱 。
雯管他药箱里为什么会有这东西 , 反正他就是打开药箱掏出来了 , 旁人也没法打开他的药箱检查有没有问题 !
李渊本来没怎么在意 , 他怎么说都当了好些年的皇帝 , 什么曲谱没见过 ? 他们宫廷乐师排演出来的 《 破阵乐 》 就很不错 , 又好听 , 又好看 。 他一手扶着锄头 , 一手接过乐谱 , 看着看着脸色渐渐就变了 。
初唐属于刚平息战祸 , 天下百废待兴 , 他们这些打过天下的人现在爱享受是真的 , 毕竟胜利者不尽情享受的话算什么胜利者 ?
只是比起李隆基这个盛唐皇帝而言 , 李渊的享乐层次还是稍浅那么一些 , 花样什么的也稍逊一筹 。
李隆基可是带着杨贵妃一起亲自领头搞了专业的歌舞团队 。 他那多年帝王经验培养出来的审美眼光 , 能获得他青睐的舞曲绝对是引领一代风潮的名曲 !
这本 《 霓裳羽衣舞 》 的曲谱 , 拿到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越级碾压的存在 。
据说另一个爱好歌舞的亡国之君兼顶级艺术家李煜曾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复原此曲 , 亡国时还觉得这样的好东西不能便宜了别人 , 于是一把火把所有资料给烧了
可见这是能让人在亡国之际都惦记着的绝妙宫廷舞曲 !
就是这流传过程听起来不太吉利 , 又是安史之乱又是南唐亡国的 。
不过李隆基当了太上皇 , 李渊也当了太上皇 , 两个人肯定挺有共同话题 。 都说宝刀赠英雄 , 这 《 霓裳羽衣曲 》 送给李渊正合适 !
李渊哪里知道霍善有自己独特的送礼小心得 , 他还震撼于这 《 霓裳羽衣曲 》 的繁复与美妙 。
什么样的人才想得出这样的乐曲来啊 !
更了不得的是 , 上头还配有舞蹈编排配图 , 光是看图已经让李渊有点目眩神迷了 。
真不知道真正跳起来该是多么精妙绝伦 。
好曲 , 好舞 !
霍善不太懂他们艺术爱好者的激动 , 送完曲谱就挥别李渊跟李世民他们回太极宠去 。
等离大安宫远了 , 李世民才问霍善 :“ 这 《 霓裳羽衣曲 》 你什么时候得来的 ?
大唐人都爱跳舞 , 李世民也不例外 , 君臣相聚喝着喝着酒就能突然跳起舞来 。
主打一个君臣同乐 。
霍善回忆了一下 , 据实以告 :“ 去年进奖池的 , 昨天抽奖才抽到 。 “ 见李世民投心动的样子 , 霍善补充 , “ 就只有一本 , 现在我也没有啦 。“
至于为啶进奖池 , 当然是因为他去年跟着杜甫去欣赏过宫廷歌舞 , 顺便跟李隆基聊了聊天 。
杜甫那边虽然暂时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安史之乱 , 但是问题依然摆在那里 , 即便没有安禄山 , 也会有赵禄山 、 李禄山 。
去年他们打了场挺惨烈的仗 , 但因为朝廷没有 「 一国二君 「 的情况 , 终归也算朝廷的一次大捷 。
霍善当时就是过去蹭顿庆功宴的 , 顺便给负伤的将士治疗治疗 , 也算是增加了不少战后伤员的治疗经验 。
对于 《 霓裳羽衣曲 》 只有一份这件事 , 李世民是有点失望的 。
霍善问道 :“ 你也想要吗 ?“
想起自己第一次听到这曲子时它出现在 “ 渔阳芸鼓动地来 “ 后头 , 李世民马上脸正色地说道 :“ 胺怎么会愚要 , 胶只是愚批判批判它 。“
霍善小鸡啄米似地点头 :“ 我懂 , 我懂 , 东坡先生听说有本叫 《 金瓶梅 》 的奇书时也说想批判批判 , 我追问那里头讲的是什么 , 他们就说写的是世俗人情 、 善恶人性云云 。 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 反正他们私底下互发的 , 根本不给我看 。“
正好曾半推半就被拉入那个深夜讨论组里的李世民 :“......“
这小子明明什么都不懂 , 但是举起例子来还挺精准的 ,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都怪苏轼那几个家伙当着霍善的面大谈奇书 !
既然唯一一份 《 霓裳羽衣曲 》 已经给了李渊 , 李世民也没再多琢磨 。
给李渊找点事干也挺好 , 就像霍善说的那样 , 退休了总要找点兴趣爱好的 。 要不然李渊闲下来想搞点拖后腿的动作 , 他还怎么好好治国 ?
何况他爹叫人排演出来的舞 , 他难道还不能看不成 ? 他肯定也要去瞅几眼 , 哦不 , 批判几眼 , 才能对得起大安宫那边投入进去的人力物力 !
霍善向来是不太管别人在想什么的 , 第二天他又开始去医馆坐诊 , 文武百官自己或者家里人身体出了毛病的也都自行过去排队 。
别说什么插队不插队的 , 没见到人家公主在都边上给小神医打下手吗 ?
你敢插队 , 那就是冲撞公主 、 获视皇权 !
有种种因素摆在前头 , 长安城中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 , 那都是相当懂规矩讲礼貌的 。
也有些不一样的人 , 比如不少世家子弟就在私底下窃窃议论 , 说什么的都有 。
大抵是觉得考李家这皇室是个草台班子 , 什么事都乱来 。
搞那个科举选出一堆歪瓜裂枣也就罢了 , 连人命大事都这般儿戏 , 谁会相信那么个小娃娃会医术 ?
难怪上回突厥差点敢直接打到长安来 。
这些人是怎么个愚法 , 霍善自然也是不关心的 。 他忙活完义诊的事与李丽质一起回到太极宫 , 李世民那边还没收工 , 他正在显德殿看诸卫骑兵统将们习射 。
李世民登基那年突厥打到家门口 、 他不得不亲自出面与突厥定下渭水之盟 , 暂且用巨额钱财安抚住那些兵强马壮的草原人 。
这件事是一些人口中的笑柄 , 也是李世民心中的耻辱 。
他这三年来特意腾出了显德殿这边的空地 , 经常亲自检阅诸将的箭术是否有进益 , 时刻不忘动员他们学习卫青霍去病为诛灭突厥而勤加苦练 。
朝中那些文臣觉得箭矢飞来飞去太危险 , 屡次劝他不要让人在宫中练习 , 李世民全都充耳不闻 。
整个大唐都是他有份领兵打下来的 , 谁能比他更清楚刀剑无眼这种事 ? 他就是要把态度摆在这里 , 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决心 !
霍善找过去的时候 , 李世民正在跟诸将坐在一起畅谈霍去病他们抗击匈奴的光辉事迹 , 讲得那些将领一个个都挺上头 , 纷纷表示他们也要为大唐把突厥给灭了 !
霍善正好听到这一段 , 也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
多夸点 , 我爹就是这么值得夸 !
见霍善他们都回宫了 , 李世民便结束了这次发言 , 宣布这次小型动员会议暂且散会 。
霍善道 :“ 你们要打突厥了吗 “
李世民道 :“ 再等等 , 应该差不多了 。 “ 他都厉兵秩马三年有余了 , 迟早要把厥给灭掉 , 要不然人心不会安稳 。
这可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 。
霍善倒没担心李世民做不到 , 因为李世民确实一度把突厥给打得落花流水 , 震
愿得西北各部族纷纷来朝贡或者直接求内属 。
还喜提 “ 天可汗 “ 的称呼 。
霍善快快乐乐地在大唐贞观三年待满三天 , 才挥别李世民他们回去了 。
回去之前 , 李世民还送他一枚印章 , 说是大唐新建了个医学 , 本来就在物色博士人选 , 给他担任正好适合 。 不用他怎么管事 , 他只要定时过来考考学生 , 或者带学生出去巡疗 !
巡疗是大唐医学的一个重要活动 , 比如各州医学的生员在本州境内搞巡回医疗 , 底下的县乡要去 、 驻扎的军队里也要去 , 主要适用于医疗资源不足的时期 。
要是当地医疗资源充足 , 每个地区都有足够的医生负责解决当地医疗需求 , 那自然是没必要巡疗的 。
现在的问题就是医生不太够 , 所以就算是长安办医学也需要把学生们派出去巡疗 。
霍善一听 , 这个活他可以干 , 绝对不会耽误人 。 于是他心安理得地把新印章收下 , 乐颠颠地带着它回去了 。
作者有话要说 :
李世民 : 胺只是想批判批判 !
霍小善 : 开始脑内搜索批判批判的用法 …... 叮 ! 苏轼曾用来描述 《 金瓶梅 》! 原来如此 !
李世民 : …... 迟早鲨了苏轼 !
不错 , 今天没有踩点 !
噱 , 给我们隔壁 《 闲唐 》 的小王爷多露了一百字脸 ! (bush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