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 235 章第 235 章
霍善早上起得很早 , 刷完牙洗完脸就蹲在园圃边用指头戳那经冬的泥土 , 瞧着就是一副间闷不乐的模样 。
李长生见霍善一大早在那玩泥巴 , 走过去蹲到他身边问 :“ 怎么了 7“
霍善鼓了鼓脸颊 , 想说点什么 , 又不知该怎么讲 , 只能郁间地说道 :“ 周山让我去帮忙 , 我没帮上 。“
祖送扦着朝廷勉为其难交付给他的大旗自行招兵买马收复河南 , 底下的人都抱着克定中原的强烈决心跟着他冲锋陷阵 。
正是因为扫着这样一面大旗 , 祖送才不得不在朝廷派人过来接手河南郡的时候把一切交出去 。
外敌都还没平息 , 哪里能再起内乱 ?
是以哪怕明知未来会走向什么方向 , 祖送也只能时常拖着病躯远黄河另一边的河北 。
他的祖辈埋在那里 , 他的故友也死在那里 , 而他却连渡河的机会都没有 。 如何甘心 , 这叫他如何甘心 !
那种深入骨髓的忧与恨 , 祖送分明没有说出口 , 却怎么藏都藏不住 。
霍善向来是敏感的 , 一见面他就感受出来了 , 可他什么忙都帮不上 。
这种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
李长生知道他肯定又跑去别的地方待了几天 , 他伸手摸摸霍善的脑袋 , 耐心劝说道 : “ 每个人能做到的事都是有限的 。“
“ 就好像想修一条再寻常不过的土路 , 那也得许多人分工合作才能修成 。“
“ 你今年才刚满六岁 , 而你碰到的许多事又不是修一两条土路可以解决 , 帮不上忙是很正常的事 , 凡事只要尽心尽力去做便没有人会怪你一一你也不要怪自己 , 更不要大
“ 我们都希望你能开开心心地慢慢长大 。“
不管是作为医者救死扶伤也好 , 还是参与到别人的 “ 大事 “ 里去也罢 , 都不是一个六岁小孩的责任 。
李长生少年时见过许多飞蛾扑火般奔赴死局的人 , 也听说过历代墨家弟子是如何重诺轻生 , 所以最初并没有对两个徒弟提及自己的师承 。
若非后来出现太多变故 , 他多希望霍善他们能当个寻常小孩 , 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 , 永远不必去走那些太难走的路 。
霍善听出李长生语气里的怅然 , 转过头去便对上了李长生黯淡的目光 。 他马上说道 :“ 我不难过了 ! “
李长生笑了笑 , 掩去眼底的担忧与缅怀 , 点着头说道 :“ 你不开心 , 我们都会担心的 。“ 他领着霍善去取井水把手洗干净 。
霍善乖乖听话 , 但洗净手后又说道 :“ 我想去找爹 。“
他和李长生说起祖选的情况 。
明明有他在 , 祖选的病还是没办法治 , 他很担心霍去病是不是也会如李时珍他们讲的那样早早病逝 。
他等不及休沐日了 , 今天就想去找霍去病确认一下 。
李长生没反对霍善去军屯 , 但还是拿出嬗政的例子来宽慰他 , 若是一切当真没法改变的话 , 始皇陵早就该迎接它的主人了 。
现在嬗政那边的局势不是稳中向好吗 ? 听说嬗政还让 …... 刘邦去负责修长城了 ,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
霍善被李长生这么一安慰 , 果然又振作起来了 , 精神抖撒地去吃早饭 。
并和刘据说起自己要去军屯探望霍去病的事 。
刘据关心地道 :“ 这么冷的天 , 你还是别出去了吧 7“
霍善道 :“ 我不怕冷的 ! “
刘据马上换了立场 : “ 那我也去 。“
霍善道 :“ 你怕冷 , 不能冻坏了 。“ 他学着刘据的话关心回去 ,“ 这么冷的天 , 你还是别出去了吧 2 “
刘据被他给逗笑了 , 小小年纪的 , 说起话来怎么这么气人 。
他也知道自己是太子 , 能出来过这么久松快日子已是难得 , 真要出去吹冷风把自己冻病了 , 任安他们一定会哭着喊着让刘彻把他带回长安去 。
任安等人跟着他们出发时 , 应当也没想到他会在江夏郡待这么久 。
说不定心里还有些埋怨他 。
江夏离长安这么远 , 他们在这边有没有实职 , 着实是耽误他们了 。 正好霍善去拖霍去病 , 他也应当与任安他们聊聊 , 安抚一下他们的情绪 。
霍善不知刘据如今已经大有长进 , 与刘据讲了一声便喊上金日碑出门去了 。
刘据去石庆那儿上课 , 石庆见刘据是一个人来的 , 忍不住问了一嗣 。
他在江夏郡这边待久了 , 见多了江夏郡这边的变化 , 对霍善已经没了最初的瞎不上眼 。
就像当初司马迁临时给他们代课那样 , 霍善来蹭课瞎提问的时候他头疼 , 霍善不来吧他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
我都准备好怎么应付你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了 , 你居然不来 ? |
刘据道 :“ 他去寻表兄了 。“
石庆心道 , 这父子俑感情倒是好 。
霍去病年纪也不小了 , 陛下要他考虑终身大事他都不应声 , 据说就是不想这娃儿受委屈 。
这就有些不像样了 , 哪个像霍去病这个身份的人不是家里妻妾成群 ?
何况光看陡下对霍善这小子的喜爱劲 , 谁也不会不长眼地去欺负他 。
估摸着是霍去病这人眼光高谁都看不上 , 拿儿子当由头拒绝别人给他说亲 。
这到底只是人家的家事 , 石庆也没有多说什么 , 趁着没霍善捣乱专心给刘据讲学 。
另一边 , 霍善骑着他家霍小花出了城 , 迎着凛刹的朔风一路往霍去病所在的军屯而去 。
金日碑领着人护卫在霍善左右 , 一直关注着霍善骑着的马有没有异状 。
一行人顺顺利利地来到了军屯之外 。
守在营寨前的士兵见是霍善来了 , 赶忙把他往里头领 , 嘴里问道 :“ 府君怎么过来了 7
霍善直言不讳 :“ 想参了 ! “
领路的士兵听得愣了愣 , 接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
霍善这位太守年纪虽小 , 给江夏郡带来的变化却着实不小 , 走到哪都能听到当地人对他的奋赞 。 只不过别人奔得再神乎其神 , 他们的小太守到底也还是个孩子 , 对父母仍怀有小娃娃才有的濡慕之情 。
这让他想起家中那刚被接过来没多久的孩子 , 等他轮值完了 , 回到家不仅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 还可以与妻儿好好亲近一番 , 想想就觉得最近的鬼天气也不那么冷了 。
士兵把霍善领到霍去病住处外头 。
很快有人进去通传 。
那人才进去没一会 , 霍去病就掺开厚厚的门帘走了出来 。
他伸手抱起吹了一路冷风的霍善 , 边往里走边问 :“ 怎么过来了 7“
当着霍去病的面 , 霍善还是那个答案 :“ 想爹了 ! “ 说完他环抱住霍去病的脖子 , 用暖乎乎的脸蛎在霍去病颈边一阵乱蹭 。
霍去病道 : “ 你叫人来给我说一声 , 我去西陵城找你就好 。“
霍善道 :“ 不想等 ! “
霍去病让其他人都下去 , 问霍善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
“ 难道是有人欺负你了 ?“
霍去病猜测 。
霍善摇了摇头 , 有些郁间地把祖逊那边的事讲给霍去病听 。
一边讲 , 他还一边给霍去病诊脉 。
蛮然霍善嘴上没说什么担心霍去病的话 , 霍去病却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安 , 所以很配合霍善的诊问 , 霍善想怎么给他检查就随他怎么给他怎么检查 。
等到确定霍去病的身体如今再康健不过 , 霍善一路上悬着的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
“ 爹你肯定能活一百岁 ! “
霍善放下豪言 。
霍去病笑着应 :“ 好 。 “ 他伸手揉了揉霍善的脑袋 ,“ 他们那边若是有什么难题 ,
你可以跟我或者其他人说 , 我们虽然不能过去帮忙 , 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 。“
霍去病见过周山 , 那少年郎虽然话不多 , 却有着一双幽深坚毅的眼普 。
应当不会是坐以待毙的性格 。
至于能不能把他们的建议付诸实践 , 那就得看对方的能力和运气了 。
霍善没考虑那么多 , 听了霍去病的话后高兴起来 : “ 好 1 “
霍善当晚便直接睡在军屯上 。
第二天一早他更是开始满军屯溜达 。
相比军屯刚开垒时的简陋 , 如今这个军屯已经有了小型城邑的规模 , 早上家家户户都炊烟袅袅 , 显见是不少人都把自己的家小接了过来准备定居江夏 。
这还只是其中一处军屯 , 更多拖家带口的士兵被安排在长江对岸 。
那边的人口本来挺少的 , 大半荒地都被开垦了 , 瓷窑的活也不缺人干 。
在这个不管种植业还是制造业都依然以人力为主的时代 , 人口才是发展的根本 。
霍善一向很能交朋友 , 就霍去病去安排士兵今天操练内容的功夫 , 他已经路周围的小孩子打成一片 , 正跑去人家家里顺出一堆红薯来 , 齐心协力搭土窥在田间烤红薯 。
霍去病忙完正事回来一看 , 霍善啃他自己烤出来的红薯啸得嘴巴丿漆嘛黑 。
其他小孩也没好到哪里去 。
霍去病把他领回去洗手洗脸 , 准备亲自送他回城去 。
再让他多待几天 , 他说不准要撞掇别家小孩把家里的存粮都给嘌嘧光 。
霍善道 :“ 我自己回去就好了 , 爹你不用送我 ! “
霍去病道 : “ 我也有些事要去找你叔父他们商量 。“
霍善这才没有坚持不让霍去病送他回去 。
这才出来一天 , 霍去病带着他回到西陵城的时候便有不少人凑上来问 :“ 府君昨儿去哪了 7“
语气里很有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
霍善便让骑马带着他的霍去病慢慢骑 , 以便他一路跟人唠喳过去 。
接下来两个月再没出什么岔子 , 江夏郡顺顺利利地度过了又一个冬天 。
只是长安那边的冬天却过得不太太平 。
先是御史大夫张汤下狱后在狱中自杀 , 刘彻发现他死后家中钱财只有不到五百金 , 全是他苔日赏赐 , 于是反应过来前面应当是有人诬陷他勾连商贾 。
刘彻读完张汤在狱中写给他的逵书 , 后悔了 。
但是他觉得这不是他的错 , 是诬陷张汤的人的锦 。
所以他把朱买臣等丞相府长史全杀了 , 还把丞相庄青翟下狱 。
这无疑是告诉庄青翟 : 胺现在很不高兴 , 死你还是死你全家 , 你自己看着办吧 。
庄青翟很识趣地吞药自杀了 。
一时间朝中风云变幻 。
为了不让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 刘彻下旨让人跑江夏郡一赵 , 把太子太储石庆给召回来当新任御史大夫 。
酷吏用多了 , 偶尔也得让朝野上下喘口气 , 这石庆一向不爱多事 , 当了御史大夫肯定也不会乱说话 。
接着又挑了个新的倒霉蛋来当丞相 。
刘彻一时半会不想朝中再发生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
这些事本来和江夏郡没什么关系 , 但是过来召石庆回京的人不是别人 , 正是张
汤的儿子张安世 。
张安世升官了 , 而且刘彻让他宣完旨意不用急着回长安 , 接下来跟在太子身边任职 。
算是对张汤之死的补偿 。
李时珍见了他便忍不住跟霍善感慨了半天 , 说没愚到张汤居然还是这个死法 。
霍小善 : 干钧一发 !
大年初一 , 冻感冒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