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 > 第26章 阿房宫赋

第26章 阿房宫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唐

怪不得到最后扬州变成了一个才子的形象, 和隋炀帝时期作比,更是突出了扬州的文化之兴,读书风气之盛行。

以一州之力能占据四分之一的宰辅席位……

怕是一整个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南迁了。

李世民看着天幕列出来的数据, 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

天幕里的画面先是展示了大运河的全景介绍,包括它的历史沿革和具体开凿的渠道。

随后镜头一转,人声鼎沸之景进入众人的视线。

运河之上,百舸争流,沿岸的百姓神色有挑着担子的, 有当街吆喝的,来往的人们神色怡然,时不时能看见三五成群出来踏青的书生和有着侍从看护的大家小姐。

整个城市的风貌既清新又繁荣,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态势。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在隋一朝开辟出来的大运河, 虽然其策划者隋炀帝滥用民力, 导致民怨四起,但是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扬州后来的兴盛。】

大汉

“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这大运河的修筑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但是……”刘彻若有所悟地摇了摇头:

“还是太过急切了。”

大秦 咸阳宫

秦国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因素, 水利毫无疑问同样是重要的一环。

比如发挥了大作用的……都江堰。

秦昭王曾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修筑都江堰,根治岷江水患,大力发展农业, 使得蜀郡作为秦国极为重要的战略后方粮食基地, 为统一天下提供充足了经济支持。

“这就是为什么要建工程, 而且还要建大工程。但是……”

秦始皇叹了口气,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在建的和想建的各种规划,每一项都很重要:

“慢慢来。不着急,朕不吃仙丹了,应该还能活得更久一点。”他安慰自己。

修建运河,兴修水利,确实是好事一桩。秦始皇心里很清楚,然而从天幕透露出的历史看出,压的太过只会适得其反。

二世而亡,固然有秦二世的缘故,但是自己呢?真的没有自己的原因在吗?这是之前秦始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天幕在后面就没有提到秦朝了,而是讲起了隋炀帝的种种败家事迹。

在了解到隋炀帝的遭遇之后,秦始皇开始了悟,并从中吸取到了教训。

【好了,让我们把话题转到杜牧,杜郎俊赏,豆蔻词工。人啊长得是又高又帅,诗作还写的很好。】

【但是这还没完,杜牧有一项技术更是独步于唐代诗苑——】

什么技术?还是独步的那种。

刘彻看着天幕,浅浅升起了一丝好奇。

天幕卖了一个关子复又说道:

【那就是投胎技术!】

……

我到底在对天幕期待些什么!她哪次这么说话都不正经!

刘彻抓狂。

【众所周知,投胎是门技术活。杜牧的出身,那可是响当当的好。】

晚唐扬州

杜牧比刘彻更抓狂,投胎技术……能换个词吗?

明明我自己的才华才是最重要的。

杜牧委屈。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是唐朝流传一时的童谣。大概意思是咱长安城城南的韦家杜家,老厉害了,和天子就隔了一尺半,近吧?是真的很近。京兆韦氏在唐朝先后出过十七位宰相,京兆杜氏则是十位。】

【杜牧便是出身自那京兆杜氏,贞元十九年,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乐得他的祖父喜笑颜开。】

“他的杜和你的杜,是一个杜啊,倒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原来竟是本家。”高适感慨。

“确实如此。”杜甫矜持地点了个头,名门之后,当然有傲气的资本。他的母亲来头甚至比京兆杜氏更显赫,乃是鼎鼎有名的清河崔氏。

【杜牧的祖父杜佑也是一个牛人,那年他升任宰相,从此开始他宰执天下十年的政治巅峰时期。除了政治上的卓越,杜佑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著有《通典》一书,其书耗时三十六年,鸿篇巨著二百卷,与《文献通考》 、《通志》合称“三通”】

天幕简单介绍了一番杜佑的功绩。

杜佑听到自个,笑眯眯地捋了捋胡须。

有个好孙子,自己还当了十年宰相,不错不错。

【杜牧自然也是为自己的家世颇为自豪的,在寄给自己侄子的诗中他曾这样写到,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跟自家侄子说,咱们家不仅有钱有权,更重要的是书多啊。因此在祖父杜佑的熏陶下琴棋书画,文韬武略,杜牧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我好端端的诗,怎么被你解说的阴阳怪气的……

杜牧无语。

【虽然十岁那年,他的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了。但是他们留给杜牧的更是精神上的充盈,那些什么钱财啊,都是浮云,杜牧根本不在乎。】

天幕一改,出现了一个俊秀的年轻人。

他眉头深蹙,两手摆的极开。他的最上面有一个气泡,气泡里是这样一句话:

我对金钱不感兴趣!

【且看杜牧如何教大家凡尔赛,下面这是他的原话哦,本人没有进行一丝一毫的艺术加工。】

大明

凡尔赛?这是何意?

有时候天幕说的话真是令人费解。

朱元璋挠头,看着看着头上也跟着冒出了问号。

天幕缓缓打出了一行字:

“某于京中,唯安仁旧第三十间支屋而已。”

【请注意,这里的安仁不是我们现在的安仁县,而是长安的安仁里。】

【这是什么概念啊,放在今天,就是你在首都有三十套房子,天呐,有这我直接当咸鱼躺平!】

天幕愤然,言语中颇有嫉妒之意。

画面适时改变,出现了一只蓝色的鱼,而后这只鱼啪一下翻倒了。

大宋

“噗——躺平,懂了懂了。憨态可掬,倒是形象。”

苏轼忍笑道。

【有屋三十间!还是在长安!长安作为京城,房价可一点都不比现在便宜。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要为京城的一间房子而奋斗。要知道白居易,当了整整十八年官,才在三十多岁的年纪买下了自己的房子。】

【这房子呢,肯定不是在长安了,而是在渭南买的一个房子。他自己则是在长安继续租房住,每逢旬休,他才去渭南和家人团聚。】

这种问题可以不cue我吗……

白居易心里很是难过,还有谁,又双叒叕成了对照组的还有谁?

房价这么高,我攒钱买个小房子怎么了?当家了才知道在外打拼多不容易,有一个自己的小房,他已经领先很多人了。

大宋

“房子是真的很贵啊!”

苏轼深有同感。

为了有一个房子,他家里付出了多少辛苦!

从他爹借钱买了一个价值八千贯的宅子开始,七年过去,父亲病逝之后,他和弟弟就被迫踏上了还债之旅。

幸亏身为官员的福利较前朝相比,有了稳步的提升。考中进士,成功授官,但两个人还是苦哈哈地还了好几年,才可算是把钱给还完了。

【这还不算什么,他家啊还有一个大别野。这个大别野可不了得,杜城有别墅,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也就是说他家别墅是城南那地头最豪华的一栋。】

【这个别墅在城外,大概在所谓樊川一带。樊川,顾名思义,是一条小河。杜牧对这里的山水之景很是喜欢,“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白日午睡的闲暇,他都能梦见樊川。后来他自号为樊川居士,正有此中的缘故。】

天幕默默又换成了另一行文字:

“幼孤贫,安仁旧宅,置于开元末。某有屋三十间,去元和末,酬偿息钱,为他人所有,因此移去。”

【虽然遗产颇丰,但是分家之后,因着经营不善,到了元和末年,也就是杜牧十七岁的时候,曾经遗留下的三十套房产,渐被消耗掉了。】

“哎……这杜牧看着不错,怎么这般挥霍,这要是谁家姑娘嫁过去不得受苦吗。”有人费解。

出卖祖上基业,在古代传统观念里向来是典型的败家行为,非常不肖。

天幕紧跟着话锋一转:

【千万不要以为这样杜牧就没钱了,他可一点都不缺钱。在哪做官,就在哪里买田置业。而且杜家虽然分了家产,但是杜牧和自家兄弟关系很好,不缺人接济。】

【公元825年,也就是宝历元年,唐敬宗李治即位。令人遗憾的是,年仅十七岁的唐敬宗又是一个不理朝政,耽于玩乐的主。】

“又是一个?” 刘彻情不自禁地说了出来。

也就是那个唐敬宗的前任也是这个做派了。

这可不像是一个鼎盛朝代该有的样子,怕是……

怕是已经快到末路了。

秦始皇面无表情,在心里默默补充道。

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经得起接二连三的折腾,而且还是连出昏君的情况。

【当时,二十三岁的杜牧得知了当朝皇帝为了巡幸洛阳,兴修行宫。他有所感悟,想起了秦朝。挥毫笔墨间,《阿房宫赋》出。】

【这篇文章一经流传,便引起了轰动,人们争相传阅,杜牧的才名就此远播。】

《阿房宫赋》的出处原来在这里,和之前对应上了。

大家恍然大悟。

【三年后,杜牧参加科举。哎,怨不得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怎么?

杜牧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还有科举是什么?

刘彻彻底化身成了问号宝宝。

【别人参加科举,需要自己找门路,找人帮忙举荐。但是杜牧参加科举,朝中二十多位大臣争相举荐,生怕杜牧考不上。】

【其中太学博士吴武陵,对杜牧最为推崇。咳咳,接下来请大家看一段儿视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