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清穿之十皇子的咸鱼日记 >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搬家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搬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暮春三月, 今年九岁的五阿哥终于搬出慈宁宫,搬去空置了许久的乾东四所,入住阿哥所自立门户, 并且正式进尚书房读书。

五阿哥到底没逃过进尚书房读书, 一是因为康熙不再继续纵容五阿哥当个失学儿童, 二也是皇太后与康熙的关系不算亲密, 没法再像以前太皇太后在的时候那样庇护五阿哥。

皇太后一直跟着太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康熙虽然经常去慈宁宫请安, 但大多时候都是与太皇太后接触,皇太后只是陪坐在一旁含笑不语,与康熙其实没有太多交流。

加上皇太后只是康熙的嫡母, 并非生母,两人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生疏。康熙尊敬嫡母,但与嫡母并不亲近, 多年来一直与皇太后没有什么母子情分,只是按规矩孝顺嫡母。

不过在太皇太后薨逝后,康熙和皇太后的关系有所改善,两人渐渐亲近起来。

康熙也好,皇太后也好,他们都对太皇太后的死悲痛万分, 难过悲恸。在这方面他们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这使得他们中间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渐渐亲近起来,终于有了亲人的感觉。

但皇太后和康熙关系亲近起来,并不能阻止五阿哥被拎去尚书房读书。

就算皇太后还是舍不得孙子离开, 可康熙为此事亲下了谕旨, 五阿哥再不想去尚书房读书也只能含泪搬离慈宁宫。

五阿哥搬家这一天, 胤俄和九阿哥一起来慈宁宫送他,顺便也帮帮忙——他们人小当然不是来帮五阿哥搬东西的,可他们身边跟着的宫人可以帮忙,他们也可以帮着五阿哥归置新家。

指了指身后一名宫人手上端着的花盆,胤俄笑呵呵地对五阿哥说:“五哥,这是送你的乔迁礼。”

因为和五阿哥的关系已经很熟了,胤俄就没有讲究太多,没有把送给五阿哥的乔迁礼包装好,直接就让人端着花盆过来了。

到时候去到乾东四所,他送给五阿哥的植株直接就能在那边的院子种下。简单方便快捷,没有那么多浪费时间的繁文缛节。

看了眼胤俄指的花盆,在辨认出其中栽种的植物是什么后,五阿哥眼睛亮了起来,圆乎乎的脸庞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这是番柿?”

早在两年前胤俄在御花园撒泼打滚不让康熙将园子里独苗苗唯一一棵的番柿树砍掉时,番柿就被证明了无毒。

只要番柿的果实已经红透,那吃下去就不会有事——连续吃了好几天番柿的鸡鸭鹅兔子用实例证明了这点。

两年过去,番茄这种既能当水果又能当蔬菜的植物并没有在大清广泛传播开来。

因为番柿最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传入大清,在大清种植的数量不多,现在也只有宫里和一些消息灵通的王公宗亲知道番柿无毒,将番柿新添进了食谱当中。

“五哥你去年不是说很喜欢番柿酸酸甜甜的味道吗,永寿宫小花园里培栽出了番柿苗,我就挖了一株过来送给你,这样你在阿哥所也能吃到番柿了。”胤俄笑嘻嘻地回答。

皇子们搬去阿哥所后,膳食就不像从前那样跟着各自的生母、养母,而是统一由御膳房送饭。

御膳房大厨的水平当然是没得说的,但再美味的食物在御膳房做好,再大老远地送到阿哥所也会走味,而且膳食放凉了更会坏了口感,让人吃着更觉得没滋没味。

更别说宫里的人最擅长明哲保身,行事风格从来就不是力争最好想要出彩的上进,而是不求有功只有无过的保守。

御膳房的菜谱八百年都难得换上一回,胤俄就听七阿哥说过,御膳房每天送来的膳食就那么几道花样,没几天就开始重复,和之前吃的又全部一样了。

见五阿哥好奇地凑了过去上下打量番柿苗,胤俄笑着说:“番柿五月份差不多就成熟了,到时候五哥可以摘下来做菜吃——记得一定要等果实全红了才能摘,青的不能吃。”

“嗯嗯,谢谢十弟!”五阿哥欢快地连连点头,看样子已经馋得恨不得番柿下一秒就能成熟,被他吃进嘴里品尝。

九阿哥也给五阿哥带了乔迁礼,是一块上好的端砚。九阿哥虽然不是学霸,但怎么也是中等天姿,比五阿哥这个彻头彻尾的学渣强多了。

他给五阿哥送砚台,也是希望五阿哥能在尚书房好好读书。不说力争上游,至少也别连满语都说得半通不通,做他们兄弟中唯一的那个文盲。

九阿哥不止带来了他自己准备的乔迁礼,还为五阿哥捎来了宜妃和胤禌的礼物。

因为今天的搬家事宜由皇太后主持,宜妃不好插手,也不好前来送别,就让九阿哥替她将礼物捎了过来,还从翊坤宫拨了两个人过来帮五阿哥搬家。

其实五阿哥这次搬家的人手完全够了,不说皇太后分派过来了一大波人,就是胤俄和九阿哥身后跟着的宫人数量也不少,是一股很大的劳动力,能帮上很多忙。

走在前往乾东五所的路上,五阿哥垮着胖乎乎的脸,神情恹恹的,满脸不开心:“乾东五所离慈宁宫太远了,以后我想回慈宁宫给皇玛嬷请安都不容易了。”

乾东五所位于外东路,紧靠着御花园;慈宁宫位于外西路,紧邻着西三所和大佛堂。

两处宫殿以乾清宫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刚好处在对角线的两端,距离隔得尤其远,来往一次路程遥远、相当费时。

听着五阿哥的抱怨,九阿哥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了出来:“你想什么呢,你底子那么差,尚书房的功课那么重,你进学后跟不跟得上师傅教导还是个问题呢。”

“你还想着抽空回慈宁宫向皇玛嬷请安?你想得这么美,怎么不想着直接上天呢?”

九阿哥毒舌起来是完全不留口德的,怼得五阿哥双眼失神,满脸苍白,一脸的生无可恋:“连回慈宁宫请安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吗?尚书房的功课真有那么重?”

和已经入学的七阿哥关系不错,并就这个问题仔细问过七阿哥的胤俄扭过头同情地看了眼五阿哥,叹气道:“真的很重。七哥每天都学到很晚,这样才能跟上尚书房的功课。”

五阿哥“啊”的惊呼了一声,满脸绝望,越发排斥上学了。

如果不是康熙亲自下旨让他搬去阿哥所,五阿哥真想掉头回慈宁宫,躲在皇太后的庇护下一辈子不进尚书房读书。

见五阿哥满脸惨淡,九阿哥忍不住嘲笑道:“五哥,尚书房的师傅管得可严了。”

“听说那个顾八代最不通人情,你要是不走运落到他手里,由他教导着启蒙汉文,可一定要好好学,不然会被骂得头都抬不起来的。”

“九哥,你就别幸灾乐祸了。”胤俄小小声地叹了口气,一脸和五阿哥相似的惨淡苍白,生无可恋。

他非常能和五阿哥感同身受,因为——

“九哥你是不是忘了?明年我们也要搬去阿哥所,进尚书房读书。”胤俄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气,觉得比起同情五阿哥,还是他们自己更值得同情,“五哥多好呀,他九岁才进学。”

“可我们六岁就要搬去阿哥所进学了,跟五哥相比早了三年,比他多上三年学呢!”

九阿哥也反应了过来,忍不住垮起小猫批脸,一脸不高兴地嘟哝道:“对啊,凭什么五哥就可以九岁才入学,我们就要六岁搬去阿哥所自立门户?我也想九岁再入学啊!”

不是个学渣,不等于是个学霸。

九阿哥虽然在学习语言上非常有天赋,但这并不代表他在学习汉文经典上也有天赋,也喜欢钻研那些浩如烟海的学问。

其实九阿哥也很排斥上学,他能和胤俄混在一起玩耍就证明了他也不是个好学上进的卷王,和胤俄一样是个潜在的厌学儿童。

胤俄也想像五阿哥那样九岁才入学,甚至他还向贵妃请求过晚一点再搬出永寿宫。

但胤俄的要求被贵妃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贵妃“冷酷无情”地告诉胤俄,他必须在六岁进学,这事没得商量,不可能让他像五阿哥那样九岁才进学。

其实五阿哥能在慈宁宫长到九岁,不仅仅是因为皇太后溺爱孙子,不舍得孙子太早搬出去,还因为慈宁宫在外西路,并不属于东西十二宫,也不在后宫范围内。

皇子六岁就差不多知礼懂事了,不适合再跟着生母或者养母住在后宫,必须要搬去阿哥所自立门户。

三个不想上学的厌学儿童谈到尚书房都开心不起来了,一路上都在唉声叹气,叹息他们的好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走到御花园时,胤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转头眼睛闪闪发亮地对九阿哥说:“九哥,按理来说,你明年最迟八月底就要搬去阿哥所。但你完全可以借口说想跟我一起搬,拖到十月再搬家。”

“虽然只是晚上一个月的时间,但能晚一个月再进尚书房读书也是件好事啊!”

九阿哥眼睛亮了起来,忙不迭地连连点头:“对啊,能晚一点进学也是好事,能拖一点时间是一点嘛。”

他们大概率是在大婚后从尚书房结业,毕业的时间已经定死了,那入学越晚,上学的时间就越短,四舍五入那就是赚大了!

如果换了是其他人,胤俄也许就没有这么大度,给人当梯子让人少学一个月少痛苦那么一段时间。

可既然是九阿哥,他就不当水鬼拖入下水了,不搞什么“我痛苦也要你跟着一起痛苦”的报复。

让九阿哥少受一个月的苦,少被学习折磨一个月,是他们之间兄弟情谊的最好证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