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家还不知道铺子已经被买回来了。

大年头几天, 家里人来人往的也不方便多说,其实都拿定了主意——要跟着苗婉干!

夜里孩子睡了, 总有两口子说话的时候。

张大壮其实没多大想法, 铺子开与不开,张家往后都是他的。

弟弟们愿意折腾,他也愿意跟着挣钱, 辛苦点也无所谓。

但是弟弟们要是没想法, 他就听家里的。

于氏却不这么想,她是最像张娘子的那个,晚上揪着张大壮耳朵跟他念叨。

“虽说无论买不买铺子,你都要杀猪,但家里要是能养猪, 你和爹就不用辛苦出镇子收猪, 也不用跟其他杀猪匠赔笑脸了。”

“还有那铺子,虽说是三弟去管,可这铺子是张家的,说不好听点,就算分家, 你也是拿大头,起码是平分。”

“能干活儿轻省些,还能白得些家财,傻子才会不要,铺子一定得买!”

于氏见张大壮不吭声, 翻个身挤他怀里,“你就是不为自己考虑, 也得为咱家狗蛋考虑, 你能保证往后我肚子就再也没动静了?”

嗯?要是这么说张大壮可就来劲儿了。

他一身的力气, 除了孝顺爹娘,给家里干活儿,其他时候全都用在于氏身上。

时下人讲多子多福,多少个儿子都不嫌多,想要生,就得多挣钱才养得起,谁也不想窝囊当一辈子穷鬼。

张二壮两口子就更愿意买铺子了。

张二壮觉得自己不管是跟着孙老火学厨,还是养猪,起码他在家里不再是被人忽视的那个,总算是有用了。

杨氏是妇人,想的不比大嫂少,“往后张家是大哥的,这铺子买了总有咱一份吧?你还学啥厨子,就养猪!往后养猪的本事传给驴蛋,铁柱和毛蛋咱也不怕没啥分给他们的。”

盖个养猪场出来,往后张家是大哥的,那养猪场也该分给他们吧?这可都是家产!

张二壮有点担心,“可我也不会养猪,还有劁猪……”

“不会养猪你还不会养孩子?我都养大三个尕娃子了,就不信养不好猪。”杨氏不信这个邪。

“回头我就让我娘家去打听,我几个嫂子都是村里嫁到镇子上来的,只要往后有肉吃,他们保管能给问得一清二楚。”

如此,杨氏拍板,张二壮本就乐意,俩人天天都火急火燎想着啥时候家里能表态。

只有看起来不算占优势的三房里,孙氏不大乐意。

“你们在瓦市不也挺好的?你偶尔还能得着赏钱。”

“开了铺子你虽说是掌柜,铺子是家里的,赏钱都给跑堂了。”

“在瓦市咱也能挣钱,也是你管事儿,攒着钱给铁蛋和卤蛋多好,就算以后分家,咱们再拿攒下的钱开个小铺子。”

张三壮说她想得太简单,“你当这铺子说开就能开?先不说方子是不是咱的,就算做普通买卖,这开铺子和在瓦市支摊子肯定不一样,迎来送往,人情世故,甚至结识有钱老爷们,都得是在铺子里才能接触到。”

孙氏想着,“那你在瓦市,不也天天跟行商打交道?”

张三壮:“嗐,那人家是冲着咱吗?当过掌柜出去自立门户和没当过掌柜瞎扑棱,你用脚丫子想也该知道哪个能挣着钱。”

他也不跟孙氏说那复杂的,“家里银钱阿姆捏着,就算给尕娃子读书,二哥孩子多吧?将来分家,大哥占大头吧?要是有个铺子我掌管着,大厨是我老丈人,将来把钱补给大哥和二哥,咱白得一个老字号,这帐你算不明白?”

孙氏知道是这么回事,可她虽然不想承认,但胆小犯怂这点,她随了孙娘子。

挣钱谁都想挣,她是怕乔阿达说的那些麻烦。

“那咱家银钱够吗?统共挣了五百多两,要是买铺子,咱们手里分的钱是不是也得掏出去?”孙氏有点肉疼,好不容易手里捏着钱,还没捧热乎呢。

“不用,家里钱肯定够,你忘了咱还卖牙刷和牙膏子了?”张三壮提醒道。

家里有多少钱,他怕是比捏着银钱的张娘子还清楚。

他知道媳妇的性子,挤兑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有啥事儿肯定是乔家顶在前头,咱就是老实听话的份儿。人家都不怕,咱有啥好怕的,你要是这也怕那也怕,咱干脆连瓦市也别去。”

孙氏叫张三壮说的脸白一阵红一阵,咬牙瞪他,“我这不跟你商量嘛,咱家啥时候是我说了算来,不都是你主意大过天。”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炮仗炸着走,她还不能叨叨几句了?

张三壮见媳妇怂这么快,就知道她心里其实也乐意多挣钱,嘿嘿笑着抱住媳妇亲一口,不再多说。

初五,张屠夫带着大儿子去镇子外的道观里,请回来一尊正位财神——正一玄坛元帅。

苗婉扒在门框上仔细看了,这位赵财神身穿祥云盘龙红衣,腰挂金钱如意,手托元宝钱罐,连正冠幞枝都是红通通的方孔钱模样。

好家伙,可以说全方位展现了财神的金光闪闪。

她暗暗点头,这财神做的就像是能搞到钱的模样。

三家都非常重视迎财神的仪式。

迎财神需先给财神上香以示恭敬,后出门向正西方拜请财神入户,期间香灰和燃着的金元宝灰不能落地,得由人抱着火盆子。

等到迎回财神,再一次上香跪拜,这才算是请完财神,往后每天记得上香就行。

以前张家都是去道观里拜财神,也就是开始做买卖了,才把财神请回来。

乔盛文这个前户部侍郎以前每年都请财神,可惜他家里那尊开过光的财神像,不知道被哪个王八羔子给得了去。

他特地用红纸写了祈福疏文,孙老火叠了许多金元宝,张家买来了香烛和条案,特地在堂屋最亮堂的窗户边,置办了财神位。

女人们不能参与,由张娘子带着在厨下等着。

在三个大家长带着长子点燃檀香和金元宝,走出家门祭拜请神的时候,妇人们连同小孩子都被要求闭上眼,双手合十恭敬祈福。

苗婉对于这种活动没啥感觉,这要不是迎财神,她都不带来的。

还要委委屈屈呆在厨房里,再一次感受这个时代对女子的歧视。

哼,早晚有一天,她要带着娘子军们请财神,到时候男人们全关小黑屋。

迎完财神后,张家人才坐下来说话。

这会子就看出来兄弟齐心了,三个儿媳妇坐在婆婆下首,看着三兄弟全赞成买铺子,心里盘算着一房多出来三百多两的家产,心里都乐开了花。

张娘子夫妇其实更乐意买田地,对他们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来说,没什么比置地更体面。

将来若是能得几十亩厚田,他们就是不杀猪了,也能当个地主。

杀猪是造杀孽的行当,能做地主谁也不乐意一直干下去。

但老两口的意思也抵不过儿子们有上进心,好歹那铺子也占着不少地呢,往后挣了钱再买地也来得及。

商量好,待去到乔家,张家这才知道,铺子的地契已经拿回来了。

“那咱们还等啥?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去找人牙子了?”张三壮特别高兴,搓着手兴奋道。

往后他也是掌管跑堂的掌柜,甚至要被人称呼一声东家哩!

“我去瞧过那铺子,前头能做买卖,后头能住人,正好货也放在那边,也有人看着库房。”张三壮越说越兴奋。

“叫爹他们也搬进去,也不怕底下人出了乱子。”

苗婉十动然拒,“三哥的意见很不错,但咱们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所以铺子先不开,还是先在瓦市做买卖。”

她又开始掰手指头,“首先,咱们铺子不能叫杀猪匠酒楼啊,听起来煞气太重了,得找人算个好名字,做新牌匾,铺子里也得重新装修,西宁镇那么多食肆,咱总得跟别人不一样。”

她一开始数手指头,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了,反正苗婉每回数出来的都是重要的事儿。

“其次,咱得盘算好铺子里卖什么,就像先前那卤货似的,总有被旁人学了去的时候,咱也不保证啥时候就出来个能人,说学了去就学了去。起码得保证四时八节的,咱都能推出新品来,这些得给孙阿达时间慢慢试。”

大家点头,只要旁人模仿的速度赶不上他们上新品的速度,那些人就只能跟在后头吃屁。

苗婉又道:“还有啊,这人要买多少,他们都能干什么,谁能领着大家干活,都得三哥你来操心教好了,哪儿是说开张就能开张的,咱们不能让客人挑咱的毛病,得提前把服务做细致了呀。”

一个饭馆,最重要的就是卫生、食物和服务质量,这些都离不开干活儿的人,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干活,培训必不可少。

张三壮摸摸后脑勺,嘿嘿笑,“还是阿婉你想的周到。”

张娘子看着乖巧捧着肚子的苗婉,白了儿子一眼,这儿子确实没有闺女细致。

她轻轻拍拍苗婉,“跟他们说这么些干啥,叫干什么干什么,不听话直接揍就行了,他们要是不听,你跟阿姆说,家里现在烧火棍子可多了。”

众人:“……”

苗婉笑眯了眼靠在张娘子身上,脆声嗯道:“回头我去看一眼铺子,这里面该怎么拾掇,得麻烦林家、于家和杨家,哥哥们肯定不行,还得阿姆你来安排。”

张娘子笑得比苗婉还灿烂,一叠声应下,“使得使得,阿姆也听你安排。”

上了年纪的人啊,忙里忙外,累死累活,全都为儿孙。

对她来说,还对儿孙有用,就是最叫她心里熨帖的事情。

“要做这么多事,少不得要花许多银钱,买完铺子咱们剩下的银钱就不多啦,到时候可都得靠阿姆,还有娘,你们要帮咱们尽量少花钱呀!”苗婉一手拉着干娘,一手抱住耿氏,笑眯眯道。

张娘子立刻把钱匣子推给苗婉,“要是不够你就说,我回娘家给你借,他们干活儿的钱也不着急给。”

耿氏也被哄得笑出来,“行,旁的不说,管了那么多年家,挑人的眼光我还是有的,保管给你挑出些能干的来。”

乔盛文和乔瑞臣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笑意。

二人看苗婉轻描淡写就把张家人忽悠住了,完全没让他们再因为未知的危险怕这怕那,说好的银子也顺带手就搂进了自己怀里。

众人还都笑不见眼,俩人心里都忍不住第一百回赞,儿媳妇/媳妇着实厉害。

苗婉其实也迫不及待想去看铺子。

瓦市的买卖若不折腾新东西,不管是麻辣串还是点心,都是做熟的,不需要她多操心。

其他人都能随时去看铺子,但她再过一个月就要躺了,再不去看,说不定等开业,她都不知道铺子什么模样,只能捏着堪舆图凭空想象。

这可不行,既然手里捏着银子,除了留出一部分,等开春地化了冻,家里要重新起房子,铺子完全可以折腾得好一些。

往后那里就是他们的中心铺面。

乔瑞臣要归营,便护送她过去,等送她回家再回固北军。

他跟百夫长关系处的不错,多得了这几日的沐休,但也不能太过分,让人挑到上头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叫人拿住错处。

他直接叫了辆骡车来,于氏和杨氏也心痒得不行,陪着苗婉一起去看铺子。

等到了地方,苗婉才发现,铺子比她想的还要大一点。

前头铺面非常宽敞,是两面宽前后长的格局。

堪舆图上标注,宽有两丈,往后走大概差不多两丈五的地方是中门,大堂就五十多平米。

跨过中门往右,是去后宅的抄手游廊,左边是个大厨房。

游廊和厨房挨得很近,栽了些树隔开,中门与厨房就以石壁挡着。

石壁上还雕刻了貔貅,瞧着有些年头了,看起来当年起铺子的人有些家底,也不知怎的要卖了铺子。

乔瑞臣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小声道:“西蕃人进镇子的时候,主家被杀,只留下幼子,如今身体也不好,卖了铺子便去郡城过活了。”

当年不只是兀良哈氏死了当家人,有好几个大财主都没了性命。

苗婉感觉有点不大对,要是能做得起这么大的铺子,家里不请家丁?没有密室?不知道跑?

她看了眼乔瑞臣,没继续问。

后宅,可能当年的主家并不在这里常住,比前头粗糙些。

只有堂屋比较亮堂,两边的偏房和倒座房都有风吹雨打的痕迹,估计要修补过才能住人放东西,有几座屋甚至破到要重新盖的程度。

苗婉若有所思,回到家就把图纸给画出来,拿给公爹看。

“爹你看,既然要低调,前面可以不用大动,越简单越好,只在中间起个圆柜台。

后宅除了堂屋改成库房,左右我想推倒重建,都做成带炕的房间,两头住咱们的人,这样,靠近堂屋那头有人看守库房,孙阿达他们可以住在厨房边上,您觉得呢?”

就跟后世的农家乐一样,大家都在炕上吃饭,万一喝多了还能睡一觉,过路的商队想过夜也不是不行。

等以后头顶的剑人没了,可以直接将后院扒了做食宿一体的酒楼,前院做大堂。

乔盛文看着挺新奇,也不知道苗婉怎么想出来这么多招儿,“按你说的做就是了,爹也听你安排。”

苗婉喜滋滋应了,很快瓦市和铺子两头都忙活起来。

这样改动的工作量不算太大,一个月时间怎么也能盖好。

要是能二月二龙抬头时候开业,还能蹭个喜气。

她预产期应该是二月初五左右,说不准她还能在新铺子里吃一顿正宗烧烤哩!

所以她低头摸着肚子,“宝宝你千万要乖一点,到时候娘带你去看热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