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科学在市里的房子是由荣盛糕点厂出面租的。

他是荣盛糕点厂的副厂长, 全面负责市分厂的生产销售业务,算是分厂的一把手了,所以这间房子是由吴科学代表集体给自己租的。

项小羽站在这条寂静的胡同里有些傻眼。

放眼望去, 整条胡同里全是各种样式的欧式建筑,宋恂带她停驻的这栋房子,卷拱门廊, 罗马柱雕饰,露天阳台, 红瓦绿树, 尚未置身其中,她就感觉自己被一股浓烈的资本主义气息包围了。

“老吴发达了还是疯了?”项小羽盯着面前的房子,喃喃着说,“他怎么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住处呀?”

吴科学结婚的时候,她还在给双胞胎喂奶, 是由宋恂出面帮忙操办的婚事。

所以,项小羽并没来过他的新房。

“老吴应该算是发达了吧。”宋恂将她手里的吉安也接过来,让两个东张西望的土包子坐在他怀里继续张望, “这是他们单位的办公室,市里把一整栋房都划拨给了他们, 还有几个糕点师傅也住在这里, 就是连办公带住宿。”

这条街的建筑都是当年海浦市刚开埠时,由做生意的洋人盖起来的, 如今已经收归国有, 分派给各单位做为办公场所了。

吉安和延安还是头一回来市里串门, 即使已经因为天冷, 被妈妈裹成了两颗球, 他们也要抻着脖子努力张望。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 阳光温淡,宋恂又带着孩子顺着胡同的围墙溜达了一圈,让他们仰着小脑袋看个够。

行至一栋绿色尖顶的建筑前,他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照相机,像旅游观光一般,调好参数后,请路人帮他们一家四口拍了一张合影。

“我就说嘛,你来串个门怎么还要带着照相机呢!原来是在这等着呢!”拍完相片,项小羽将两个小不点的围巾重新围好,不顾他们的强烈抗议,只许露出一双眼睛,“这里的环境真好,比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房子还好看!”

两人带着孩子返回吴科学的小洋楼,一楼是其他人的住处,他们沿着旋转楼梯步入二楼,听到脚下咯吱咯吱的响声,项小羽还生出了点对资产阶级奢靡生活的幻想。

然而,等她来到二楼,看到围着围裙,举着锅铲,在大冬天里满脸汗珠子的吴科学后,那点幻想便彻底化为乌有了。

“你们怎么才来!大家已经等你们半天了!快带着孩子进屋,屋里暖和!”吴科学热情地将人往屋里请。

又用舌头咯咯地打着响,逗弄宋恂怀里的两个小娃娃。

延安在他“咯咯”打了半天响舌后,也“咯咯”地给出了两声回应。

惹得吴科学颤着胸一阵大笑。

在他笑过之后,吉安细嫩的小嗓音也从围脖下传出来:“叔叔过年好。”

吴科学一顿,看向宋恂问:“这孩子已经会说话啦?”

宋恂“呵”了一声,言语里带着些老父亲的骄傲说:“早就会了,两个都会!”

说着又掂了掂手上的延安,让他叫人。

听到两个小娃娃给自己拜年,吴科学一脸梦幻:“上次见面还在摇床里吃奶呢,咋这么快就会说话了?”

“小孩子一天一个样。”项小羽笑。

吴科学说的果然没错,除了他们一家,其他人都到齐了。

简跃进见到宋恂后,好似松了口气一般,感叹道:“看到老吴和方典一个比一个富态,我都有点怕跟你见面了,生怕当年的小宋哥也变成他们俩这副德性。”

“哈哈,”宋恂跟他拥抱了一下,笑道,“他俩一个在轻工局糖酒处,一个在糕点厂当厂长,不富态点都对不起这个位置。我没变成他们那样主要是因为没有这个便利条件。”

项小羽认识方典两口子,也见过吴科学的新媳妇钟卉,屋里只有简跃进是面生的。

“这位是宋恂的爱人,咱们海浦市渔业电台的著名播音员,项小羽同志!”吴科学正式给双方做了介绍,“这位呢,是我们亲爱的高中同学,省铁路工程局工程队的技术员,简跃进同志!”

双方相互握了手,项小羽谦虚道:“我虽然是个播音员,但是还不著名啊!”

“别谦虚啦!”吴科学调侃,“你们电台所有人都用化名播音,只有你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直都叫项小羽。其他播音员出门未必能被认出来,但是一说项小羽,只要是收听过渔业广播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哈哈哈,我原本也想起个播音名的,不过我爹不让,非要用本名,否则耽误他出门炫耀。”项小羽脱了外套,问吴科学,“还有什么菜没做呢?我帮你打个下手。”

“不用了,你把我干儿子们照顾好了就行,再有一个汤就能开饭了。”吴科学当着大家的面,拿出一个信封塞进吉安的兜兜里,“干爹给的压岁钱,一会儿让你爸帮你收着!”

项小羽心想,这吴胖子也太大方了,看信封的鼓胀程度,即便内里装的都是一毛钱的纸币,也有两三块了。

她原还想客气客气的,小孩子不用给那么多钱。

然而,不等她开口,吉安就将信封举起来,递给了宋恂:“爸爸,给!”

宋恂也是半点不客气,接过来就塞进了自己裤兜里。

方典和简跃进都没想到老吴会这么财大气粗,有了他打样,这两人也不好意思只给人家孩子一块钱的压兜钱了,于是小哥俩每人又得了四块钱。

不过,宋恂反倒跟他们客气了起来,坚决不让他们给孩子那么多压岁钱,只意思意思给每人兜里揣了五毛钱了事。

趁着摆饭的工夫,项小羽低声问:“你怎么还区别对待呢?收人家吴科学那么多压岁钱多不好意思!”

“老吴又不是真的发达了,怎么可能给孩子那么多压岁钱。”宋恂递给她一个“你好像不太聪明”的眼神,“那些钱根本就不是压岁钱。”

前年吴科学跟他们家借了四百块钱,捣腾人参和林蛙油。生意似乎还不错,半年以后就开始隔三差五还他一点钱,少则二三十,多则四五十。

这次也只是借着给孩子压岁钱的名义还钱而已。

“跃进,你调来海浦市也有两三个月了吧?你忙什么呢,跟老吴问了好几次,都说你出差了。”宋恂主动从双胞胎身边将简跃进拉走。

再让他继续看西洋景似的盯下去,他两个儿子就该不耐烦了。

“出去搞环测了,前段时间都在各县市打转。”简跃进还是没忍住,离开前伸手在其中一个小脸蛋上摸了摸。

“市里要修新铁路了?”方典插言问。

“不是,打算建机场。”

“!”宋恂一愣,赶忙问,“什么时候的事?市里怎么一直没动静?”

他们外事办一直在关注市里的交通问题,海浦市除了一个军用小型机场,并没有民用机场。

外宾来市里参观访问,需要先搭乘飞机到省城,再从省城转乘火车,交通并不便利。

地区外事统战组和南湾县外办都收到过外宾的建议,希望海浦市能尽快投建一座机场。

不过,建设飞机场不是市里,甚至也不是省里能做主的,得服从国家的统一安排。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去年年底才有的消息,我们工程队就是为了这个机场项目才从省城调过来的。”简跃进解释道,“选址还没确定,你们市里暂时不会大肆宣扬吧。”

几人对视一眼,方典摸着圆润的下巴笑道:“市里快要热闹了,估摸着好多人过不好这个年喽!”

吴科学的新媳妇钟卉正给双胞胎刮苹果泥吃,闻言扭头问:“建机场对咱们市来说是好事,为啥过不好年?”

“要忙起来了呗。你以为建一个机场是什么容易事呢!”吴科学端着汤盆进来说,“要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估计全市的干部都得动起来。”

吉安和延安不听大人们聊天,只眼巴巴地瞅着钟卉手里被刮了一半的苹果干着急。他们其实已经会啃着吃了,并不想吃苹果泥。

“嫂子,不用喂了,他俩可以自己啃着吃。”项小羽将剩下的半个苹果切成小块,让小哥俩捧着吃。

今天聚会的这四家,吴科学还没孩子,方典和简跃进家的孩子都在省城,所以只有他们家的两个娃被带了过来,俨然成了这个屋子里的焦点,谁都要过来逗一逗。

延安对于大人的逗弄适应良好,偶尔还会互动一下,高兴了能发出嘎嘎的鸭子笑。

而吉安就谨慎多了,对女同志还好,可是对于吴科学和方典这两个大胖子,一直保持观望,尤其是这两个胖子总凑到他跟前“咯咯”地打响舌,把吉安烦得不行。

当吴科学的大脑袋再次凑到他跟前“咯咯”的时候,吉安皱着小眉头盯着他的嘴看了一会儿,实在忍无可忍,终于伸手按住对方的嘴,将他推了出去。

吴科学:“……”

这孩子……

钟卉张罗开饭的喊声适时响起,解救了尴尬的吴科学,也放过了被烦得不行的吉安。

*

几家人在吴科学家闹了一天。

后来项小羽还带着照相机在他们那栋小洋楼的露台上,帮大家拍了不少相片。

抱着孩子回家时,项小羽还在感慨:“老吴可真会享受,居然把一个糕点厂的办公室弄进了小洋楼里!那房子可真不错!”

“房子好是好,可惜人家钟卉不想在里面住。”

“为啥不想住?”

“跟那么多人在一个空间里生活,不方便吧。”宋恂猜测。

“嘁,筒子楼里的人岂不是更多?”项小羽畅想道,“换做是我,就把那栋房子当作筒子楼,房门一关安心过自己的日子。那不比筒子楼的环境好多了?还有花园和露台呢。”

“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整天傻乐呵。”宋恂笑。

“哎,我要把目标换一换了。”项小羽扒着他的手臂说,“二十年后,咱们别要四个轮子的小汽车了,换成带露台的房子可以不?”

宋恂一本正经地说:“行啊,不用等到二十年以后。过两天就能帮你实现!”

“别做梦了!”项小羽心知不可能,又忍不住问,“你打算怎么实现啊?”

“等咱们回了村,我在咱家新房的墙上搭个梯子,房顶上再放两把椅子,你要是想用露台了,就爬到房顶上去。风景比老吴的那个好,咱们这是海景房。”

项小羽翻个大白眼:“你就不会说点漂亮话哄我高兴高兴!”

“钱都在你手里攥着,房子是买是租全由你说了算。”宋恂笑道,“我说再多漂亮话,实现不了有什么用?要不咱俩换换?以后我管钱,保证天天哄你高兴。”

项小羽不接茬,笑着哄道:“不用不用,还是我哄你高兴吧。”

宋恂被媳妇哄得挺高兴的,次日去上班的时候,投桃报李地直接去了她三舅的办公室。

“苗主任,市里要建飞机场的消息你听说了吗?”宋恂找位置坐下,又给自己倒了杯茶,开门见山地问。

苗利民点头说:“这几年不是一直在张罗建飞机场嘛,不过说了几年了也没个准信。”

“省铁路工程局已经派了先遣工程队来咱们市里了。据说建飞机场的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哦,那是好事啊。以后外宾来市里也方便了。”

宋恂想了想,低声说:“您现在不是在分管工业工作嘛,咱们可以去市里争取一下。”

“争取什么?”苗利民一愣。

市里建飞机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总不可能将机场建到他们南湾来。

“听说机场选址可能会在西郊,那边虽然是郊区,但也不是完全荒无人烟的。”宋恂在他身后的地图上点了点说,“我听说那边还有好几家工厂呢,包括一家拖拉机厂和一家日用化工厂,规模都不小。如果要在西郊修建飞机场,那些工厂八成是要迁址的。”

“你是说,将那些工厂争取到咱们南湾来?”

“都争取来恐怕不可能,但是争取一两家总可以试试吧?那些都是国有企业,尤其是拖拉机厂,规模和技术都很强。咱们县里现有的那家拖拉机厂我也了解过情况,好几年了也没听说他们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省里和市里关于机械的展览会我这两年都参加过,并没见过咱们县拖拉机厂的展台。”

苗利民说:“咱们那个拖拉机厂的技术跟不上形势,已经准备下马了。”

“反正也是要下马的,不如跟市里商量一下,让市属国有企业和县属国有企业联合经营,咱们县里有现成的厂房和工人,即便需要扩建厂房,也有空余的土地。双方各取所需,还能让咱们县的下马工厂转产。”

“这样做对咱们当然好,但是人家市里的工人未必乐意来县城上班。”

宋恂无语道:“西郊那边都是大荒地,还不如咱们南湾县繁华呢,他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即便西郊再荒凉,人家那里的居民也是海浦市的户口。”苗利民起身对着墙上的海浦地图仔细辨认,跟他再次确认,“飞机场真的定在西郊了?”

“差不多吧,不过,市里没有正式公布前,谁也不敢保证。”

苗利民:“要想办成就得打个时间差,等到市里正式宣布选址的时候,兴许那些工厂的迁址方案也早已经定下来了。”

他在办公室里转了转,说:“走,咱们先去跟冯主任商量商量。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要想办就得尽快。”

宋恂却道:“我就不跟您去了,我管好县委办和外事办那一摊子事就行了,工业工作不归我管。我就是过来跟您提个醒。”

说着就摆摆手,跟对方告辞了。

他还想回家过年呢,工厂迁址哪是那么好谈的,修建机场的消息至今还没对外公布,估计得拖到过年以后才能有个结果。

*

每年春节,宋恂和项小羽是要回瑶水村过年的。

宋恂虽然没有插手争取拖拉机厂的事,但他还得在县里站好最后一班岗。所以只好由项小羽先带着两个儿子返回瑶水村,准备过年事宜。

宋恒和宋悦来了瑶水村插队以后,并没去知青点,而是直接住进了宋恂的房子里,所以当项小羽带着孩子回村时,家里被打扫得纤尘不染,连院子里的柴火垛都被有强迫症的宋悦整整齐齐地码成了一座小山。

“你们弄得也太干净啦!比我在家的时候还干净呢!”项小羽拉着小姑子的手说,“辛苦你们了。”

“嗐,辛苦啥呀,我俩比其他知青幸福多了!”

宋悦说的是心里话。

尽管她二哥不住在生产队里,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俩是宋恂的弟弟妹妹,又有项队长这门亲家在,即便他们同样需要与其他知青一起下地干活,可是社员们对他们这两个新手相当宽容,在生活上也得到大家颇多关照。

“你下地的时候是不是没带帽子呀?”项小羽在她的脸蛋上摸了一把说,“咱们这边的海风特别有劲,阳光也烈,不带帽子可不行。再这么晒下去,小心被晒得跟我爹似的。”

“我以前在城里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下地的时候总是忘。”

姑嫂俩正在屋里说着话,延安就举着一个草帽颠颠地跑了过来,殷勤地递给宋悦说:“小姑,给!”

宋悦抱起侄子,在他的小嫩脸上狠狠地啾啾了好几口,“走,小姑带你们出去玩去!”

延安却不想跟她玩,从她腿上滑下去,呲溜一下就跑远了。

这是小哥俩断奶以后,第一次回瑶水村,见到什么都稀奇,手拉手在每个房间都巡视一遍后,又盯上了在院子里趴着的大黄。

县委家属院里也有几户人家养狗,不过宋恂和项小羽并不让他们过去摸,每次都只能远远地看着。

刚回来的时候,项小羽带着他们跟大黄打过招呼,大黄也在他们身上嗅闻了好半晌。

双方就算是简单认识了。

这会儿小哥俩一人捧着一个苹果跑到大黄跟前,想要讨好人家。

吉安一手将苹果递过去,一手去摸大黄的狗头,见它不拒绝,又伸着小手在大黄的软毛上摸了好几下。

延安看得眼馋,也想伸手去摸的时候,大黄的耳朵却突然动了动,从地上爬起来,就扭头对着院门外汪汪吠叫。

没见过啥世面的小哥俩懵了,把苹果往地上一扔,便拉着手往后退。

顺便随着大黄一起望向院门口。

此时,他们家院门口站着好几个人,最前面的两人一高一矮,正满眼放光地盯着他们打量。

延安被大黄吓得有点害怕,拉着吉安的手就想回屋找妈妈。

倒是吉安冲着大黄喊了一声:“小黄,别叫啦!”

等大黄稍稍安静下来后,他立在原地远远地冲着门口问:“爷爷,阿姨,你们找谁?”

只见那个阿姨笑眯眯地走到他们近前,蹲下身说:“我们是找宋吉安和宋延安的!”

人生头一次被人指名道姓找上门的小哥俩,懵懵地对视一眼,延安从哥哥身后探出脑袋问:“找,找我们干嘛呀?”

“带你们去坐小汽车的!”阿姨指了指停在院外不远处的吉普车,“你们坐过吉普车没?”

吉安摇摇头,而后趁着眼前阿姨没准备,憋足一口气,扭头冲着屋里大声喊:“妈妈,拍花子的来了!”

项小羽和宋悦姑嫂俩被他这大嗓门一起唤了出来,刚迈过门槛,便被院子里的阵仗钉在了原地。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