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77章 第 77 章

第77章 第 77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宋恂的提议算是彻底把项小羽惹毛了。

为了改掉他听不得方言的臭毛病,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项小羽要么不开口,开口则必说方言。

一句普通话都不肯跟他说了, 相当记仇。

宋恂在事后反思了一下,人在特别紧张或特别放松的时候, 会下意识说母方言, 这种事情委实比较难控制。

换位思考,他似乎也不太能在那种时候说出南湾话。

于是,宋恂这几天格外用心的哄了小毛同志几次,许诺了不少好处后, 才恢复了正常的夫妻生活。

当然, 去市里出差的时候, 也是要带上她的。

为了争取市服装公司的这个分厂, 宋恂手下的组员们都被调动了起来。

他去展览会上碰运气, 于元军继续去服装公司门口排队寻找机会,朱巧珍和秦川被安排去县制衣厂和工业局找人打探消息。

除了必须留在家里的机动人员, 所有人都被调动了起来。

礼拜六这天,宋恂带着项小羽一路辗转来到市里时, 已经将近晚上九点了。

为了就近参加明天的技术革新展览会, 二人在市工人文化宫附近找了一间招待所。

此时的城市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九点多钟早已经入夜,前台只有一个招待员守着。

“介绍信和工作证出示一下。”

项小羽将两人的证件都递过去,强调:“给我们开一间房就行。”

女招待员的视线在她嫩白的脸上游移一瞬, 转向宋恂问:“这位女同志跟你是什么关系?”

宋恂示意她看手里的结婚证,“她是我爱人, 我俩是夫妻。”

“最近市里的活动多, 区分局查得严, 我们得问仔细点。”招待员解释一句,就坐回去帮他们登记。

项小羽笑弯了眼睛,嘴里应承着“理解理解”。

拿到钥匙后,从前台走向房间的一路上一直笑眯眯的。

宋恂瞧见了,并没当回事,只以为她是进城玩心情好,提上洗漱用品赶在浴室关门前去洗了澡。

回房后发现项小羽在往床上铺床单,宋恂不由道:“只住一晚,你怎么还带着家里的床单?”

项小羽仍然保持唇角上扬的状态,“还不是为了你!”

“……”宋恂莫名其妙,“跟我有什么关系?”

“嘁,去年咱们住正阳食品厂招待所的时候,你把衬衣铺在床上睡觉,我都看到了!”项小羽觉得她小宋哥的毛病还挺多的,城里的招待所看起来可比乡下干净,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嫌弃的。

没想到她能注意到这种事,宋恂笑:“只住一晚上,不用这么麻烦。再说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你怎么现在还记得?”

“可见我的记性有多好了!”项小羽拍拍床单,“大功告成,快来睡觉!幸亏咱们提前一天来了城里,要是明天早上才出发,等你到的时候,人家展览会都开完了。”

话落又恢复了笑吟吟的模样。

“你笑什么呢?来一趟城里就这么高兴?”宋恂脱了衬衣上床,“你要是喜欢来城里玩,以后咱们可以经常来。”

“是挺高兴的,不过不是因为这个。”项小羽的唇角又抑制不住地上扬。

躺在床上,宋恂舒服地叹口气,随口问:“那是因为什么?”

“你刚才跟招待员说什么来着?”

“让她给咱们开个房间,你不是都听到了吗?”

“不是这个。你说咱们是什么关系来着?”项小羽躺过去,侧着身问。

“夫妻关系……”这有什么可乐的?

“不是!”项小羽再次提醒,“前面一句。”

宋恂回忆了一下刚才在前台的简单对话,疑惑问:“你是我爱人?”

项小羽心花怒放,猛点头。

“大家不是都这么介绍另一半吗?你笑什么呢?”宋恂有时真搞不懂他这小媳妇在想什么。

项小羽抿唇笑了一会儿,挨到他身边小声问:“那你爱我不?”

宋恂:“……”

“我问你呢!”项小羽推着他的胳膊催促。

宋恂顿时语塞。

此前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需要当面回答这种问题。

时下的青年男女,即便要表达爱意,也是十分含蓄的,哪有这样露骨问出口的。

项小羽总在一次次刷新他的认知……

“谁家的姑娘会问这种问题,你也不嫌害臊!”他眯着眼睛假装入睡。

项小羽单手支着脑袋,羞赧道:“可我现在不是姑娘,是你媳妇啦!我问你话呢,快点回答,不许逃避!”

“……”

“快说快说!”项小羽不依不饶地趴到他枕头边催促,还伸手去撑开人家的眼皮,像个恶霸似的强硬道,“不好好回答今天就不许睡觉!”

“……”抓住自己眼皮上的两只手,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宋恂只好别扭地点头,“爱得要命,别闹了,赶紧睡觉吧。”

听到了想要的答案,项小羽心满意足地重新躺回去,美滋滋地说:“乡下夫妻对外介绍时,都说‘这是我媳妇’或者‘这是我家那口子’。不过,我觉得还是城里人这个称呼好听,以后我向别人介绍你的时候,也要说‘这是我爱人’。嘻嘻……”

城里人还挺罗曼蒂克的。

城里人宋恂,此前对于“爱人”这个词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这只是大家对外介绍自己妻子时的一个统一称呼。

就像称呼“同志”一样随意。

可是,这会儿被项小羽郑重其事地指出以后,他将这个词来回品咂了两遍,心里便也生出些异样情愫。

*

二人在招待所休整了一晚,翌日一早,按照项小羽的要求,宋恂领着她去吃了城里的早餐。

市工人文化宫坐落在城南,距离市里规模最大的南阳菜市场特别近。

随着早市的开门,菜市场门口的几家国营早点铺子也相继开张了。

包子笼屉里蒸腾的热气,排队买早点的行人,叮铃铃响个不停的自行车铃,以及穿梭其中的送菜板车,让整条马路都充满了烟火气。

项小羽在省城和广州吃过早餐,但这还是头一遭来吃本市的早餐。

在几个店铺间徘徊许久,看到什么都想吃。

“豆腐脑,豆浆,羊肉汤,小馄饨,我都好想吃啊。”项小羽看到人家饭盆里打的豆腐脑,挪不动脚步。

“那就一样买一份,吃不完还有我呢。”宋恂将她推到包子铺门口,“你先去里面占个位置,我到旁边给你买羊肉汤去。”

几个早点铺子离得不远,他去排队买了羊肉汤,见到菜牌子上居然还有驴肉火烧、糖火烧和鲅鱼煎包,想着项小羽应该也是爱吃这些的,便也每样来了一份。

端着东西重新回到包子铺时,却见项小羽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跟一个短发女同志聊得火热。

“这是我爱人,宋恂。”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跟人介绍宋恂了,项小羽接过他手里的吃食,看向对面说,“这位是袁同志,我们去年在广交会上见过面的,她也是咱们省交易团的。”

两人客气地点头问好。

那位袁同志面前的碗已经空了,与他们招呼一声便告辞离开。

宋恂又去买了几个包子和豆浆豆腐脑,坐回刚空出来的位置问:“我怎么对这位袁同志没什么印象?她是哪个单位的?”

“不知道啊,我也没印象。刚才我进来等空位,溜达到这边的时候,是她先主动跟我打招呼的。”项小羽好笑道,“我都忘了她叫什么名字,不过,听她说吃过我在广交会上做的凉拌海蜇皮,我就隐约有了些印象。”

“这位同志记性还挺好的。”

“这说明我做的菜好吃呀!咱们最近一直回我娘家吃饭,都没机会给你展示一下我的手艺!”项小羽回忆着说,“袁同志好像也是咱们食品交易团的,我跟李厂长不是顺便给滇南的服装厂当了几次模特嘛,后来咱们食品团里也有好几家工厂有样学样地找服装厂合作,其中好像就有这位袁同志所在的单位。我记得她那会儿也穿着一条挺长的裙子,举着一块牌子到处逛。”

宋恂听她极有兴致地回忆着广交会过往,时不时还要点头附和几句。

眼瞅着纺织展览会快开门了,他才催促道:“赶紧吃饭,还有正事呢。”

全市的纺织工业技术革新展览会,从六十年代起就每半年举办一次。

最近几年市里的纺织业迅猛发展,各县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纺织厂或纺织机器制造厂,不断涌现出新的革新项目,所以自今年起,这个技术革新展览会就变成了每季度举办一次,供业内人士交流经验。

夫妻俩吃完了早饭,就顺着主干道步行去了不远处的工人文化宫。

将工作证递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宋恂跟人家打听,“同志,这次市服装公司来参展了吗?”

“来了啊,他们是全市最大的纺织企业了,我们局领导点名要求他们必须参加。所以他们每次都是要出席的。”工作人员将证件还给二人,笑道,“放心吧,好多人都是奔着他们来的,肯定在!”

项小羽好奇地问:“大家为什么都奔着他们来啊?”

“人家的技术强呗,今年各单位展出的最新科研项目中,他们公司的占比是最高的。人家跟上海的棉纺织公司合作,机器和面料都是最流行的,市里好多小厂都要根据服装公司的产品,来确定下一季度的产品类型。”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瞅了他们一眼,把面前这两人也当成偷师的了。

宋恂没否认,索性向他打听了市服装公司所在的展位,便拉着项小羽进门。

进入展厅大致浏览下来,宋恂也不得不承认市里的纺织业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想。

除了市服装公司,还有针织,化纤,线带,毛麻,巾被等十来个公司,以及县属的各大国营纺织厂,制衣厂。

南湾县在纺织方面不占优势,只有一个县制衣厂拿得出手,整体来看还是一片等待开放的□□。

宋恂没有急着去服装公司的展位,在场馆里一面溜达,一面琢磨怎么跟人家公司的人搭上线。

哪怕搭不上线,要是能打听到一些详细消息也不错。

宋恂正在心里思量着,身边的项小羽却突然跑到了前面的人堆里,那里面正有一个中年人在向大家介绍一种高产精梳机。

她在围观一人的肩膀上拍了拍,“袁同志!你也来参观展览啦?”

袁雅杰闻声回头,见到她便意外地打了招呼,笑道:“我这几天在这边工作。刚才在包子铺里见到你,我就在猜测,你们是不是来参观展览会的,这次果然碰上了。”

项小羽回头冲着宋恂招手,而后对她笑眯眯地直言:“我是陪我爱人来打听消息的,根本就不懂纺织的事。哈哈。”

她拉着袁同志的手说:“我们俩是从公社过来的,进了展览会都懵啦,没想到这场馆会这么大,居然有这么多人参加!”

“你都参加过广交会了,进到这里还能懵?”袁雅杰不信。

项小羽哈哈笑:“不论参加多少次,只要进了城,该懵还是懵呀!不是有句话嘛,山炮进城腰扎麻绳,买瓶汽水不知退瓶,看场电影不知啥名!我第一次喝汽水的时候确实不知道退瓶。哈哈哈……”

袁雅杰被她逗得一乐,笑着问:“你们是来打听什么消息的?我可以帮你问问。”

“哎,是我爱人单位的事,我也不太懂。”项小羽拉过宋恂说,“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想打听消息太难了!我跟袁同志是好朋友,你赶紧把事情跟袁同志说说。”

宋恂没搞懂,她连人家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就跟人成为好朋友了。

不过,既然有这个机会,他也不能浪费了,忙将自己要打听的事跟对方说了。

“原来你们也是来打听建分厂的事啊?”袁雅杰摇头道,“我就是市服供销科的,你们还是别白费力气了,这事恐怕行不通。”

宋恂忙说:“袁同志,听说这事已经在你们单位内部协调过了,建厂确有其事。”

“领导怎么协调的,我们哪知道。不过,”袁雅杰笑道,“像你们这样来找机会的人真不少,你是替县里还是公社来的?”

“我是南湾县团结公社的。”

袁雅杰了然道:“你是没进去我们公司的大门,才跑来展览会堵人的吧?”

宋恂寻思他这种做法跟堵人差不多,便点了头。

“我们要建分厂的消息刚一传出去,就有好几个县城和公社的干部闻讯赶来争取合作机会了。但是公司领导已经把公社一级的单位全部过掉了,只打算在县里建厂。”

宋恂原还想着,他们公社在消息公布前,先走个捷径,跑一跑市服装公司的关系。

没想到,他们还没上跑道呢,就被告知不具备参赛资格。

“袁同志,你们公司为啥不想在公社建分厂呀?”项小羽拉着袁同志的手问,“我们团结公社的地理位置十分不错,紧挨着砚北港,你们要是有出口业务的话,在我们那边建厂正合适啊!”

“应该是跟分厂规模有关系的,我们公司的出口业务很火爆,目前在市里的两个工厂根本完不成出口任务,所以打算建一个能年产七百万件衬衫的分厂。”

宋恂:“……”

那他们公社确实没有参赛资格。

南湾县制衣厂那种规模的大厂,年产量也才两百万件而已。

服装公司要建的这个厂,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分厂了,就是一个正经的千人以上规模的大厂。

这样的工厂建起来,加上周边设施的完善,基本可以带动一个小乡镇的发展了。

“现在争取这个分厂的县城多吗?”宋恂问。

“那我就不知道了,肯定是有的。”

宋恂向她打听了市服装公司今天来参加展会的领导,便留下项小羽跟她说话,自己去了市服装公司的展位。

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

他按照袁同志说的,找到他们公司革委会分管科技项目的吕副主任,跟人家搭了半天的话。

虽然没打听出更多的消息,但是好歹已经知道了,临万县和岳东县有意向争取这个分厂。

这就可以了。

这么大的项目不是他们团结公社能独自吃下的,场地,劳动力和资金都不够。

既然人家设了门槛,就只能让县里出面争取了。

宋恂没在展览会久留,由着项小羽跟袁同志热聊了一会儿,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便带着人离开展馆,逛街去了。

“我现在这个播音员的工作,还真挺能唬人的!”项小羽抿着嘴乐,“是不是比你这个公社小干部管用多了?”

“嗯,确实。”正经的广播电台播音员,在当下的社会地位是挺高的。

说出去比他这个公社小干部有面子。

“嘿嘿,今天带我来果然没错吧!”项小羽趁机说,“所以,你下次再有这种出差的好事,就还得带着我,知道不?”

“那我干脆把你拴在裤腰带上得了。”

两人结婚以后第一次来市里玩,即便心里还惦记着工作的事,宋恂也没急着往回赶。

陪着她在市里吃吃喝喝买东西,又去文化公园消磨了一下午,才坐上返程的汽车。

*

新的一周开始后,宋恂整理了组员们反馈的情报,便再次找上了苗书记汇报工作。

“看来咱们跟这个分厂算是彻底无缘了?”苗利民还挺遗憾的。

像宋恂说的,如果能给团结公社引进这样一个大厂,是能带动他们整个公社的发展的。

“他们现在根本就不跟公社一级谈,在传达室就把人筛选掉了。”宋恂问,“咱们公社跟县工业局的关系怎么样?能不能请他们出面帮忙联系一下?”

苗利民心知他打听的不是公社跟县工业局的关系,而是想问他在工业局有没有门路。

可是,这个消息一旦透露给县里,主动权就不在他们团结公社手里了。

要是让县里出面联系,那最终肯定是要将这个厂放在县城或者其他更合适的公社的。

他们团结公社目前只有一个织袜厂算是纺织业的,纺织设备制造厂,零部件厂之类的一概没有。

除了具备一个地理位置的优势,再没什么特别突出的特色了。

苗利民一咬牙:“我干脆去县里跟冯主任说说这个消息吧,县里一直没动静,应该是还没收到消息呢。冯主任对纺织业也挺关注的……”

“您不怕被人截胡啊?”宋恂笑。

“反正咱们公社八成是吃不下这个项目的,落在县里,总比去了其他地方强。”苗利民也想开了,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饭吧,这种事强求不来。

随缘吧。

宋恂身体前倾,小声说:“我倒是有个主意。”

他凑过去如此这般地跟苗书记嘀咕一通。

闻言,苗利民搓着下巴笑:“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是有点悬啊,我预感万一事情真的成了,冯主任可能会骂娘!”

“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都是一个县的,无论哪个企业有了产值,都要算在咱们县的账上。”宋恂笑道,“现在最主要的是,得让县里赶紧出面去跟服装公司争取一个‘参赛’资格。”

苗书记挥手说:“你先回去吧。我得再琢磨琢磨这件事,明后天你跟我一起去趟县里。”

不只苗书记要琢磨这件事,宋恂也得好好掂量一下要是县里打算争取这个分厂,自己能在其中做些什么工作。

回家以后,也一直心不在焉地反复推演事情可能的走向。

苗玉兰来到小院,给小两口送了半锅刚蒸好的馒头,瞧见闺女身上穿着一件嫩黄嫩黄的条纹衬衣,便将人拉去一边问:“你这两天怎么一天换一件衣裳?这件衣裳又是什么时候买的?”

“就上个礼拜在市里买的。”项小羽挺胸抬头地给亲娘展示,“好看吧?”

“好看是好看,但这么一件衣裳得花你一个月的工资了吧?昨天那条裙子好像也是新的。彩礼钱给了你是让你花在刀刃上的,可不能这样大手大脚的乱花钱!”苗玉兰再次感慨家里没个长辈看着就是不行。

她闺女要是跟公婆住在一起,哪敢这样乱来?

“没动我的嫁妆,小宋哥的工资都在我这里呢,我现在花他的钱。”

“……”苗玉兰气道,“那就更不行了,小宋把钱匣子交给你保管,是让你管家的!你这样胡乱花钱,跟监守自盗有啥区别?”

“我才没乱花呢,这是小宋哥给我买的!不信你进屋问他去!”项小羽赶紧解释,“他说我俩结婚以后还没给我买过什么正经东西,下个月我又该过二十岁生日了,他就提前给我买个礼物。”

“那就等到你过生日的时候再穿,现在嘚瑟什么?”

“早穿早臭美呗!都买回来了,还留什么啊!”

苗玉兰觉得自己这个闺女本来就被老头子教成了傻大胆,结了婚以后,更被惯得没个样子。

“得亏你只是我闺女,嫁出去就算了,这要是儿媳妇,真能被你气死!”

项小羽嘻嘻哈哈地笑着安抚老娘,好不容易将人哄走了。

看看天色,便准备回屋洗漱。

坐在梳妆台前梳头发的时候,她将刚才的事当成笑话讲给窝在床头看书的宋恂。

“我娘都夸你是好女婿呢!”项小羽从镜子里观察他的反应,清了清嗓子说,“为了鼓励你以后继续好好表现,我决定今天要说普通话。”

宋恂闻言抬头看向镜子里的人。

“怎么样?不错吧?”项小羽又笑眯眯地问。

宋恂点点头,放下书本,准备听她说普通话。

不过,这丫头一直在镜子前面磨磨蹭蹭不动地方,一个头发梳了快十分钟还没梳完。

项小羽早就感受到他的视线了,与他在镜子里对视上,便回过去一个特别灿烂的笑脸。

然后,在他的盯视下,突然将舌头吐出来老长,歪着脑袋摆出了一副吊死鬼的模样。

宋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