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突来的变故, 让大瓦房里的人都有点懵。

七八个高高壮壮的大小伙子,往办公室里一站,空间瞬时就拥挤了起来。

宋恂是与杜三泰坐在一起商量事情的, 所以也被这群人围了起来。

“这里是渔业公司办公的地方,当事人留下, 无关的人先出去。”宋恂起身撵人。

“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不出去!”跟着来壮声势的小伙子一起喊。

“你们是哪家的?报了什么岗位?什么学历背景?捕鱼年限是多少?什么都没说清楚, 进来就要说法。我能给你们什么说法?”宋恂一面说着,一面将后面的一串小子轰了出去。

见他们还要进来闹,项小羽从摆放电话机的桌子后面站出来, 在打头的年轻人肩上拍了一下。

“宏旺, 你怎么回事?怎么还带着人闹到我们公司来了?有什么事不能私下解决?”

“小姑,你怎么也在呢?”项宏旺认出项小羽以后, 稍稍收敛气焰,降低音量。

“我现在是大瓦房的电话员了!在这里上班!”项小羽抱臂教训道,“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 你可不许拆我的台!”

她心里其实挺纳闷的。

别看宏旺长得高壮, 但从小就是个老实人,本本分分的, 从没跟人红过脸。

今天居然敢带着一群兄弟打到公司门上来,看来杜三泰真是把老实人惹急了!

“小姑,我不是来拆台的!我是来找杜老三要说法的!”

“那你先把那些人请到外面去, 不要在我们办公室里闹闹哄哄的。”项小羽指点道,“我们宋主任才是全单位最大的官儿, 你把事情说清楚, 是非对错他自有定论。”

随后转向宋恂:“是吧, 主任?”

“……”宋恂拖过一把椅子给宏旺, “对,有什么事,你坐下慢慢说吧。都是乡里乡亲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项小羽的年纪看起来比宏旺小了不是一星半点,居然是人家的小姑?

人不大,辈分倒是挺大……

项宏旺狠狠瞪了一眼当缩头乌龟的杜三泰,被项小羽按在了板凳上。

同样也是第一天上班的田大妮倒了杯水,默默放在宏旺面前。

看得宋恂不禁感慨,还是女同志细心。

以后得多招女同志。

“说说是怎么回事吧。”

项宏旺既然敢闹到大瓦房来,就不怕将事情闹大,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

“正式船员的招工条件要求初中及以上学历。我虽然上了初中,但只上了一年,后来学校停课,我嫌那里太乱就不去了。所以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项宏旺补充,“但是那会儿大家都不上课,那些拿到毕业证的人跟我的水平差不多,就是多了一张纸而已。”

他其实挺后悔,当初还不如在学校里混个毕业证再走呢。

如今每个工厂招工都看学历,他在这方面算是吃亏了。

“我担心没有毕业证影响招工结果,就请了你们公司负责招工的杜老三来家里吃饭,好吃好喝,好烟好酒地招待着,才得了他一句准话。他说学历高的人不乐意打鱼出苦力,村里好几个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人,根本没报名。”

“我虽然没有毕业证,但是文化水平相当,肯定能被录用。为了上个保险,临走时,我还送了他两包‘大生产’!谁知道,昨天的录取名单上,别说正式工了,连临时工里都没有我!”

想想那些好酒好菜,项宏旺心疼得翻来覆去一晚上。

他不是个爱闹事的人,但是思来想去还是咽不下这口气。这才叫上本家兄弟,打到大瓦房来了。

哪怕他当不上船员,也不能让杜老三好过!

不等其他人询问,杜三泰便主动开口:“我确实去你家吃饭了,但那是你家人轮番来请,我推却不过,才碍于面子去的。吃了饭,喝了酒,也抽了烟,这些我都认。但是临走时的两包‘大生产’,我可没全拿!你们家当天来了好几个陪客的,我收了烟以后,当场就拆开一包散给了大家。”

他只拿走了一包烟。

一包“大生产”才几毛钱,要说他这是收贿赂,才是能笑掉人大牙的。

在农村当个小干部就是这样,一旦有招工考试之类的事,他们几乎可以天天吃请。

不去就是不给面子不近人情,但是去了就得应承人家求你办的事情。

所以,他都是挑拣着人家去的,有九成把握能入选名单的,才会去吃席。

大家拉拉关系,他也做个顺水人情。

不只是他,哪怕是严秋实负责这一摊子事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只不过,他那时的招工人数少,没有这次规模这么大这么打眼罢了。

项宏旺原本确实是在名单上的,但是宋恂为了田婶的那个配方,把田二壮加进了正式工名单。

有上就得有下。

从名单里挑来挑去,他挑中了学历不够,又为人老实的项宏旺。

谁承想,这次居然看走了眼,被老实人坏了事!

这里虽然没有项小羽这个临时工说话的份,但她得站在自家人这边,替她大侄子撑腰。

“杜三哥,两包烟是拿,难道一包烟就不是拿了?拿了也就拿了,谁家也不差一顿饭一包烟,只当乡亲间走人情了。但你应承了能办事,却又没办成,是不是得给宏旺一个交代?录取结果昨天就一一通知下去了,你哪怕是顺路去跟宏旺解释一句,也不至于闹得这么难看吧?你这就是没把我们老项家的娃看在眼里!”

把宏旺当成软柿子拿捏了!

虽然被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小姑称作“娃”,但项宏旺是非常认可这番话的。

他最气的就是杜老三一句解释也不给他,这就是瞧不起他!

“宋主任,你就说,能不能让我当上船员吧?”项宏旺冷静下来以后,开始为自己争取。

“这次的船员已经招满了,既然早就说好招八十个,就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村里人有样学样,来闹上一回就能得个工作。他们以后就什么也不用干了,天天给人调解纠纷吧。

项宏旺恨声道:“那你们必须开除杜老三!不然我就去公社和县里告他!他吃请可不只吃一家两家,那录取名单上一半的人家都被他吃过!那些人是怎么被录取的,谁说得清!”

“宏旺,杜三泰的事影响确实很恶劣。不过我们支公司的人事任免权在公社,我会将这件事如实上报,公社自有处置结果。但是,在这件事上你也要多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宋恂劝道,“村里的亲族关系复杂,你还得在村里长期生活,没必要把大家都得罪了。”

他也知道农村办事吃请是常事,就连他都被请过两次。

这是躲不开的应酬。

不过,他去是去了,却是带着烟酒上门的,只当是跟大家一起吃顿饭联络感情了。

“发生这样的事,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那张初中毕业证。你要是有个正经的毕业证,也不至于心里惴惴,需要请杜三泰吃饭,求他一句准话。”

项宏旺沉默,确实,他要是有毕业证,就走正常报考程序了,哪用得着请杜老三这瘪犊子吃饭。

“你看这样行不行?”宋恂给他一个选择,“我们省渔可以为你出具一封推荐信,推荐你重新回初中将剩下的一年学上完,好歹能有个正经的毕业证。至于这一年的学费,则由杜三泰替你出,算是还了他去你家吃饭喝酒的钱。怎么样?”

一年的学费也就几块钱,杜老三出得起。

项小羽在宏旺的背上捅了捅,“赶紧答应!反正你还没结婚呢,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以后有了正经的初中文凭,招工和娶媳妇就都有优势了!”

*

项宏旺拿了介绍信和杜三泰给的学费,回去重读初中了。

但是,这件事还不算结束。

项宏旺在的时候,宋恂好声好气地劝人家多考虑自己的前程,将杜三泰的事含糊了过去。

等他带着人离开,宋恂却彻底黑了脸。

“我知道在村里干工作不容易,大家的亲戚朋友多,一起吃饭喝酒不算什么。谁脖子上还没有二两灰?我之前从没在这方便要求过大家!”宋恂冷声道,“但你既然敢去吃,敢答应给人家办事,你就得把自己屁股底下擦干净。这样被人闹到门上来,指着鼻子骂你吃拿卡要,影响有多恶劣,你考虑过没有?”

“我昨天忙着去通知那些被录取的,这么一耽搁,就把他的事忘了。”杜三泰勉强解释。

“这次的事瞒不住人,不出半天,全队的人都会知道。我们这次招工的公正性很快就会受到质疑,到时候你打算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

杜三泰闷头不吭声,他自己也挺憋屈的。

宋恂不用他回答,语气强硬道:“借着这次的事,我强调一下以后的招工纪律。招工期间,负责人一律不许在结果公布前,私下接受报名者的请客送礼,实在抹不开面子的,就跟对方约在录取结果公布以后。否则,一旦收到群众举报,一律按照受贿处理。”

办公室里没人敢反对,都低着头写写画画,认真记录。

“杜三泰需要就这次事件上交书面检讨,抄送公社渔业基地。并在明天的全体职工大会上公开检讨。”

杜三泰猛地抬起头。

刚刚宋恂一直在劝项宏旺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他以为对方会顾及公司的面子,对这件事轻拿轻放,就这么算了。

可是,若是让他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公开检讨,那跟公开处刑有什么区别?

宋恂坦然地与他对视,并不躲闪。

贾红梅在一旁拉扯了一下杜三泰的胳膊,示意他听话。

检讨总比被开除强。

虽然在村里吃请不算啥,大家请客也没啥好菜,但是这事经不起推敲。

如果宋恂与他撕破脸,强烈建议公社开除他,哪怕是裴副主任,也未必会在这种疑似受贿的问题上替他说话。

这会儿正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宋恂不想节外生枝,不与他计较,他就谢天谢地吧。

杜三泰想了想,又重新低下头去,算是默认了明天公开检讨的事。

“大妮,”宋恂突然点了田大妮的名,“工会已经成立了,维护船员和船员家属利益,保护大家权益的工作,由你负责。这部分工作,与老杜的会有一些重合。小严手头还有自己的事要忙,以后就由你跟着老杜干吧。一方面跟老同志学习一下工作方法,另一方面,你们也能相互监督。”

闷头记笔记的人都表情古怪。

这哪是相互监督,明明就是让田大妮去看着老杜,防止他再次犯错的。

田大妮虽然是个闷不吭声的,但她身后还有个不好惹的田婶,若是杜三泰敢欺负田大妮,恐怕会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听宋主任训完话,大家赶紧忙碌起来,找船员的,去水产站的,去公社的,反正能出去避避风头的,都出门了。

办公室里只留下训完话又变成没事人的宋恂,不惧他黑脸的吴科学,以及守着电话无处可去的项小羽。

项小羽四下里瞄一眼,办公室空了一大半,她就将手肘支在办公桌上,双手捧着下巴,冲着对面办公桌的宋恂“噗呲噗呲”。

听声音就知道是她,宋恂头也不抬地问:“什么事?”

“宋主任,有件事情我得批评你!”项小羽小声说。

不过再小的声音,放在空旷的办公室里也听得分明。

宋恂询问地看过去:“什么事?”

吴科学也好奇地望向他们。

“我跟田大妮同志都是新同事,你怎么能区别对待呢?”项小羽继续双手支下巴,严肃地问。

宋恂:“?”

他怎么了?

“你刚才管田大妮同志叫‘大妮’啦!为啥不叫我‘小羽’呢?”项小羽一脸受伤,仿佛被办公室霸凌了。

宋恂:“……”

“宋主任,你说这是为什么?”项小羽不依不饶地追问。

宋恂喉结上下滑动一下,“我以后会注意的。”

“那你叫我一声,我听听!”项小羽壮着胆子得寸进尺。

宋恂闻言,坐正身体,安静地审度对面,没开口。

被他看得不自在,项小羽双手捧住微烫的脸蛋,撩了又不知如何收场,只好掩饰地嘀嘀咕咕:“叫一声又不会少块肉,凡事总要迈出第一步嘛。叫习惯就好啦!”

嘀咕完,空气又安静了。

项小羽杵着桌子的手肘都快撑不住了,尴尬得眼神乱瞟。

盯着她的红脸蛋欣赏片刻,宋恂见证了红晕从脸颊快速蔓延到脖颈的全过程,才用有些闲散的腔调说:“我以后会注意称呼她为田大妮同志的,多谢你的提醒,项小羽同志。”

项小羽:“……”

听了半天热闹的吴科学终是没控制住,不客气地噗哈哈了。

*

新招聘的船员很快便就位了,宋恂如期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并在此次大会上通过自荐推选等方式,选拔了十名新船长,组建了五个捕鱼互助小组。

公社对于杜三泰的处置决定还没下来,但宋恂先让他在这次大会上做了公开检讨。因着村里通电以后安装了电喇叭,所以他的这次检讨几乎大半个村子都听得清。

吃请却不办事的名声算是传出去了。

不过,这件事的热度很快就被另一件热度更高的事情掩盖了。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禁渔期后,渔民们终于迎来了开海的日子!

相比于瑶水村的普通渔民,这次开海对于渔业公司船员们的意义更是非凡。

他们将于今天正式以船员的身份出海,而出口公司提供的那五对新船,也将在今天正式下水,出海捕鱼。

瑶水村的码头上,二十几艘机帆船已经准备就绪,整装待发了。

项队长带着渔民们举行了盛大的开海仪式,燃放过鞭炮以后,古老的渔家号子便响彻海岸。

宋恂与公司的一众人站在岸边,在妇女们欢庆的锣鼓声中,头一次领略了瑶水村的开海盛况,与大家一起期盼着鱼虾满仓的收获喜悦。

眼瞅着吉时就要到了,项英雄挥手招呼渔民们上船。

孙老大意气风发地站在渔业公司新购置的大型捕虾船上,收到项队长的手势后,便第一时间按响了船上的汽笛。

随着这一声汽笛长鸣,岸边所有渔船扬帆起锚,渔民高声欢呼着,依次驶离码头,冲向大海。

宋恂与大家一起冲着出海的船只挥手,直到船队渐行渐远,才低头看了眼手表,与贾红梅商量:“咱们现在就出发吧,去砚北港那边等着,不去看看我总是不放心。”

“成,我回办公室拿账册去。小严还得再这边跟公社水产站的人交接,要不咱们带小吴去吧?”

“行。”

今天是开海以后的第一网,船队不会走得太远,预计五六个小时就会回航。

渔业公司的船队,分成两拨,一拨跟着大部队返回瑶水村,另一拨则需要按计划去砚北港交货。

宋恂已经提前与出口公司在砚北港的冷藏库联系过了,船队将于下午三点左右抵达砚北港,与他们进行第一次交易。

因着是双方的第一次接触,宋恂不放心,还是想亲自过去看看情况的。

三人乘船来到砚北港的时候,正是中午。

出口公司与省渔在砚北港共用一个卸鱼码头。

他们上岸时,已经有些回航更早的渔船,在码头卸货了。

看着其中一艘船上的渔获,贾红梅笑道:“看来今天大家的收成都不错,这一船回来一千五百块应该有了。”

她常年与水产打交道,只看一眼每艘船大致的渔获量,就能估算出一船水产大致的价值。

宋恂原还有些不信,反正还有时间,他就站在岸边,看对方的船老大跟出口公司的人结算。

这一船主要是八爪鱼,墨鱼和螃蟹,最后一加总,出口公司的会计报数,一千六百多。

宋恂不得不给贾红梅竖个大拇指,对于她的这一手,也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贾红梅眼中尽是得意,嘴上却谦虚道:“多干几年,基本都能看出个大概!”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来砚北港的卸鱼码头,以前船只少、渔获量也不大,直接在瑶水村的码头与水产站的人交接就可以。

这会儿看到码头上来往的人流,运输水产的卡车和拖拉机一辆接着一辆,也算是给他们这些土老帽开了眼界了。

盯着卡车上埋鱼的碎冰瞧了一会儿,宋恂带着二人顺着码头往后面的一排仓库走,转悠了半天,在鲜鱼库后面找到了省渔在码头的一个制冰间。

“你们是干嘛的?”制冰间的门卫见三个眼生的人,在门口来回晃悠,警惕地问。

宋恂掏出工作证给他看,“我们是瑶水支公司的,大爷,咱们制冰间的负责人在吗?”

一看他们也是省渔的,大爷的神色放松下来,接过吴科学递过来的烟,随口问:“你们找王主任干嘛?”

“最近天气太热了,我怕好不容易打回来的鱼被晒臭了,想跟王主任谈谈买冰的事。”宋恂拿出火柴帮他点上火。

虽然头几次出海都是近海捕捞,几个小时就能返航,但是架不住天热啊。

他刚才在码头上留意观察了几艘船上的水产,应该也是才离水四五个小时最新鲜的,可是有的水产上面已经有苍蝇在飞了。

对于不新鲜的海货,人家出口公司收购站的人根本就不收。

损耗太大了。

“那你们可是来晚了!”门卫大爷摇头,“我们这间制冰间的冰,提前半年就定出去了。你们下次赶早吧。现用现买怎么来得及?夏天用冰,冬天就得预定!我们制冰间也是要制定生产计划的!”

大爷说的头头是道,显然不是第一回用这番说辞拒绝下面公司的人了。

“咱们码头上只有这一间制冰间?”

“蝎子粑粑独一份!”大爷指点道,“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可以去市里的制冰厂,那边肯定有货。”

宋恂三人面面相觑。

把冰从市里运到海边,早就变成一滩水了。

“没想到出口公司的质检这么严格。”贾红梅担忧地说,“海货才出水四五个小时,已经是最新鲜的了,人家公社水产站那边就没事,从来不挑。”

“公社水产站的海鲜上岸就能售空,基本不过夜。”宋恂摇头,“出口公司这边是需要冷冻以后长时间贮存的。如果源头上把控不好,很有可能过不了进口国检验检疫那一关。”

吴科学举起胖手:“我认识几个省渔供应科的人,要不然我先尝试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关系先帮咱们弄些冰来?”

宋恂在他肩上拍了拍,让他先去后面的码头办公室借电话去了。

望着他的背影跑远,宋恂与贾红梅商量:“下午可能还真得给瑶水那边打个电话,让公社水产站的人多等一会儿。”

“怎么?”

“咱们的十艘船上,肯定也有被出口公司拒收的海货。”宋恂琢磨着说,“一会儿等船靠岸以后,不用出口公司拒收,咱们让船员将离水时间最长的一批货尽快集中到一艘船上,直接运回瑶水。看看公社水产站能不能收,如果不行,再扔也不迟。”

贾红梅不以为意地摆手:“肯定能收。才离水四五个小时有啥不能收的,往年离水十个小时的都算新鲜的!哪有出口公司这么挑剔的!”

下午三点半,瑶水支公司近海捕捞的船队陆续回港靠岸,带回了开海的第一网收获。

知青周卫国站在船上,咧着嘴冲宋恂三人招手,“宋主任,这次收获不错,大家可以放心了!”

周卫国作为有高中学历的知青,又有好几年的捕鱼经验,在职工大会上自荐成为了一名船老大,他的船员里有一半都是知青,算是整个船队里平均学历最高的小组。

他们这次带回来的,除了在其他船上见到过的八爪鱼、墨鱼、螃蟹,还有不少琵琶虾和对虾。

宋恂让贾红梅去跟收购站的人核对账目,交接水产。自己和吴科学则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让所有船老大快速清点出离水时间最长的一批海货,转移到第一个交货的周卫国的船上。

由吴科学跟着这艘船,率先返回瑶水村的码头,给水产站的人交货。

宋恂返回码头看着收购站的人过称,清点数量。

这里的收购价与公社水产站的基本持平,不过,让他比较意外的是,八爪鱼和墨鱼的收购价都在每斤五毛以下,对虾可以达到七毛三,而顺带弄上来的海带,居然可以卖到一块二一斤。

“张干事,这海带怎么比对虾还贵?”他感觉市面上的海带好像没这么贵啊?

“哈哈,海带的收购价一直都很贵,”张干事一边看着工人过称,一边解释,“海带是所有水产里需求量最大的,而且可以预防那个什么粗脖根病,但是供应一直不足。所以为了鼓励渔民养殖海带,国家对海带的收购有专项补贴。你们这些从海里捞上来的,算是跟着沾光了。”

宋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

*

瑶水支公司与出口公司的第一次合作算是圆满完成了,船上基本没有什么剩余,都被收购站的人收走了。

水产组的肖组长特意打电话将他们公司的十艘船大夸特夸了一通,这十艘船的供货,真是在关键时刻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宋恂将夸赞统统接受了,不过,只听好听话没什么用,他让肖组长帮忙从制冰间匀了一吨冰给瑶水支公司的船队。

加上吴科学从省渔那边弄来的一吨冰,勉强能支应一段时间了。

第一次出海取得了圆满成功,公司上下都挺高兴。

项小羽就爱凑个热闹,看宋恂心情不错,便提议道:“宋主任,咱们公司新招了这么多船员,第一次出海就满载而归了,是不是得给大家庆祝一下,鼓鼓士气呀!”

“哦,你打算怎么给大家鼓士气?”宋恂笑,“要不我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你给大家唱首歌怎么样?”

“哈哈,唱歌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我唱!”项小羽撺掇道,“咱们工会成立以来,还什么举措也没有呢!你这个兼任的工会主席不合格呀!要不咱们组织个什么活动吧?”

提起工会的事,宋恂确实还没想好怎么开局,最近一直在忙生产上的事,没怎么关注业余活动。

田大妮提议:“咱们队里已经通电了,要不就请公社的人过来,给船员和家属们放个电影吧?”

“可以可以!”

大家都挺兴奋。

他们队里已经一年多没放过电影了,如果能借着这次机会看个电影,还挺不错的。

宋恂表示同意:“可以。虽说是给船员和家属的福利,但是队里的其他人也能跟着热闹热闹。”

看项小羽还是一副跃跃欲试,有话要说的样子,他便加了一句:“有人还有别的思路吗?”

项小羽赶紧点头举手,“主任,要不咱们请县文化团文艺队的同志,来咱们队里演出吧!金海大队那边就请过他们,听说办得可热闹了!消息一放出去,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凑过去看!到时候我可以给咱们公司当免费报幕员!”

她可太喜欢上台报幕了,有机会就要暗戳戳地争取一下。

宋恂故作疑惑地问:“你还给其他单位收费报过幕?”

“……”项小羽不好意思地笑,“没有没有,都是免费报幕的,行了吧!”

宋恂不禁勾了一下唇角。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的热情程度比看电影还高。

农村放电影一般只有那么几部,其实大家早都已经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了。

但是文化团的演出不一样啊,人家经常有新花样,而且每次演出都能演上大半天。

社员们也偶尔能上去凑个热闹,表演个节目什么的。

属于全民大联欢的形式。

田大妮也说:“主任,要不还是请文化团来吧?”

她也想看文化团的演出。

“今天是礼拜六,临时请人肯定是来不及了。”宋恂拍板道,“咱们把这次工会庆祝的时间定在下个礼拜天。田大妮去公社和县里都联系一下,哪个单位有空,就让哪个来。”

“要是两个都有空呢?”大家期待地问。

“那就先让文化团的来。以后咱们工会是要经常组织文娱活动的,下次再放电影也不迟。”

众人呼啦啦地热情拍手叫好。

组织文娱活动好呀,他们最爱看热闹了。

安排好了工会的事,宋恂让大家各自回去工作,自己则找上了贾红梅。

“红梅嫂子,盛主任推荐的那个,在咱们市里举办的全国五金塑料制品展览会,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要是没什么事,咱们一起去市里看看吧?早上去晚上就能回来。”宋恂心里还惦记着蟹酱加工的事情。

贾红梅闻言一愣,为难道:“明天我大嫂家的侄女办婚礼,我早就答应过人家会过去帮忙了。”

“那你去忙吧。”宋恂无所谓地挥手,“我找别人去看展也是一样的。”

他主要是想通过那些塑料制品加工厂,联系到配套机械厂的人。

他们这种蟹酱具体应该使用哪种机器制作,用哪种外包装,还得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宋恂正暗自琢磨着,要么自己单独跑一趟,要么让吴科学陪他一起去。

项小羽却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蹿了出来,举着手毛遂自荐道:“宋主任,我明天有空!你带我去市里参加那个什么塑料制品展览会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