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妻薄情 > 第352章 见一面

第352章 见一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谢玄英对宝剑名刀并不热衷, 但出身于勋贵之家,自小便没少接触这些。总得来说,民间私铸的刀剑低劣, 卫所的刀剑平庸,宝兵一向少见且珍贵,基本都在高门大户手中。

而不同时期,刀剑的样式也有所不同, 早年流行唐宋环首刀, 后来学习了倭刀的长处, 多出许多东瀛刀的特点, 时下则以柳叶刀、雁翎刀为流行。

再者, 东南地区抗击倭寇,刀型以灵巧的倭刀居多, 西北之地与胡人交手,大开大合, 双手长刀多见。

谢玄英今日佩戴的便是雁翎刀,御赐宝物,即是利器,也是礼器。

这般宝兵, 不夸张地说,大路货一碰就裂。

可黑劳的刀与他短兵相接, 声音清脆,刃无裂纹, 哪怕手柄被重铸过, 没有出厂的徽记, 他也立即认了出来。

“这是雁翎刀, 不是苗刀。”谢玄英慢条斯理地说, “南司所铸,每一把都会登记在册。”

锦衣卫南镇抚司擅长锻造武器,尤其是刀剑。

陛下喜欢赏赐这些。

“五年前的雁翎,刀刃还会更宽一些。”谢玄英紧紧锁住对方的视线,“你这把刀是新得的。”

黑劳的瞳仁飞快收缩,但很快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关你屁事?”他咄咄逼人,“大夏的高官,只会在乎这些身外之物吗?”

“你不用想着激怒我。”谢玄英抽回手,任由张鹤等人将黑劳团团围住,“我放你来这里,是想见见你。”

黑劳缓缓挺直了腰背,警惕地看向周围的亲兵,不露分毫破绽:“见我?你想招抚我?”

他挑衅,“把你的位置给我坐坐,老子就考虑考虑。”

“我很好奇,”谢玄英微微加重语气,“你千辛万苦把自己的部族带出深山,就是想让他们送死吗?”

黑劳收敛了表情,冷冰冰道:“你什么都不明白,送死?或许我们会死,但我们会达成目的。”

“目的?”谢玄英平淡地问,“成为下一任苗王?”

黑劳撇过嘴角,轻蔑道:“你这样的达官显贵,没有挨过饿,吃过苦,不会理解我们的想法。”

“自立为王能免除一时的徭役,却不可能消除长久的贫苦。”谢玄英道,“大夏平定叛乱是早晚的事,无非是时间长短、钱粮多寡。”

黑劳紧紧盯着他,似乎想分辨这句话的真假。

然而,他注定要失望了。

谢玄英神色平静,只是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毫无疑虑。

“我不信。”黑劳道,“你未免对自己太有自信了。”

“我在这里,是因为你不值一提。”谢玄英淡淡道,“贵州好山水,也只有山和水,要自给自足,至少要云、川、黔三省,但你出不了贵州。”

黑劳并未被他动摇心智,不屑道:“走着瞧吧。”

“你很聪明。”谢玄英道,“我来贵州后,遇见过了好几个聪明的夷人,我并不认为百夷就低人一头,但是——”

他缓缓摇头,“你还不够聪明。”

“哈!”黑劳冷笑一声,“我可不需要你的肯定。”

话音未落,他的刀再次挥舞起来,密不透风的刀光驱赶着亲卫的包围,一声尖锐的口哨声穿透夜幕,呼唤着他四散的同伴。

苗兵向这里靠拢,他们大多身手不凡,能凌空攀上大树,借树枝阻挡攻击,遮蔽身形,灵活地仿佛一群训练有素的猿猴。

而黑劳的武艺更为出色。

他的刀法与汉家的风格截然不同,粗犷野蛮中带有一股灵诡,无法判断路数,这让张鹤应对起来变得格外吃力。

谢玄英重新拔出了佩刀,刀尖切入战局,像分开一块豆腐,轻巧地隔断了黑劳的攻势。

张鹤没有逞强,他的武艺是半路出家,单打独斗本就不是他的强项,他改而配合亲卫,与他们一道阻拦围拢的苗兵。

谢玄英全神贯注地化解着黑劳的攻击,短兵相接,清脆的交错声络绎不绝。

他的神色越来越专注,动作也越来越凛冽。

亲卫试图协助,但不得不放弃。他们的速度太快,很难从中找到合适的机会,与其碍手碍脚,不如维持冷静。

优势毕竟在己方。

事实也确实如此,交手不到一炷香,黑劳就知道自己没法取胜了。

他想趁早杀死谢玄英,以解围城封锁之困,可对方无论是计谋还是身手,都出乎预料地出色。

黑劳是部族中最出色的勇士,从十六岁起,无论何时与人比试武艺,结果始终只有一个——他以绝对的优势胜出。

哪怕是定西伯麾下的猛将,亦不例外。

假如多给他一点时间,黑劳相信自己能打败敌人。

可惜,今天只能到此为止。

他耽误不起。

体力消失得很快,一旦失去战斗力,他和自己的部下就会被官兵困死,是时候撤退了。

黑劳没有恋战,他短促地吹了两记口哨,脚步稳稳后撤。

谢玄英反手挡开他的攻击,手腕反转,刀刃“刷”一下倒转,头次改守为攻,朝对手掠了过去。

两人的攻防瞬间调转。

刀在谢玄英手中,气势又与黑劳截然不同。

他师承名家,基础打得极为牢固,绝非只图招式华丽的花架子,又博采众长,不至于捉襟见肘,无论什么情况都有应对之策。

但黑劳且战且退,像一条滑不留手的鱼,总是不断从刀刃下滑走,避过最致命的攻击。

“你杀不了我的。”黑劳脸上浮现出笑容。他看出了敌人的弱点,谢玄英的武艺再不俗,也无法留下自己的性命。

他的刀,不是用来杀人的,没有一击致命的戾气。

这大概是汉人的缺点吧。

他们不知道,丛林中的猛兽捕猎,一定会用尽全力夺走猎物的性命,否则,空耗力气却没有食物,只会置自己于死地。

汉人有大片的田地,不懂挨饿受冻的滋味,养不出最优秀的勇士。

黑劳最后看了谢玄英一眼,纵身下跃。

这里是山脊,两侧的坡度几乎垂直,可他灵巧地攀附住了旁边的藤蔓,手中的刀刺入石块的缝隙,贴着山壁往下荡落。

箭矢擦着他的头顶和后背落下,却只中了一箭。

黑劳砍断箭羽,速度不过稍稍变缓。

他的部下也跟着翻落山崖,掩护他撤退。

一头雄壮的滇马待在灌木丛后面,朝他摇着尾巴。黑劳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并指在口中轻轻吹了声。

马朝他跑了过来。

它敏捷地避开隆起的土埂,跳过沟壑的阻拦,然后——“噗嗤”,一支利箭穿过了它的腹部,定在了对面的山上。

鲜血喷涌,染红了地面。

黑劳感受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但他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就地一滚,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第二支箭。

好长的射程……黑劳知道弓非同小可,不确定究竟那把弓能射多远,眼见自己的爱驹当场殒命,他忍住伤口的疼痛,和体力消耗的疲乏,以最快的速度遁入了林间。

同伴将另一匹马牵了过来。

黑劳翻身上去:“走!”

马蹄声没入了山林。

万籁俱寂。

山上,张鹤先瞧了一眼谢玄英的脸色,见他没有面露不快,才中肯地评价:“那家伙是个怪物。”

“苗王后裔。”谢玄英缓缓道,“确实很有本事。”

身份使然,他所接触的青年英才不在少数:子彦(冯四)少年得志,有勇有谋,将谋(曹四)老持稳重,心细如尘,子化(同科榜眼)勤恳能干,人脉广博,文津(同科状元)文采斐然,进退有据……

但纵使是大夏一等一的俊才,也难掩黑劳的出挑。

他勇武过人,机敏灵变,更有一股英雄气概,假如不是身在敌营,谢玄英很乐意与他交个朋友。

可惜,他们是对手。

这就只能让他死得早一点了。

“传令下去,留人搜山。”谢玄英道,“顺着血迹去找。”

“是。”张鹤领命,又自动请缨,“属下愿意留下。”

谢玄英知道他是想弥补方才的错漏,点点头:“可以,但你明白我的目的吗?”

张鹤思考少时,谨慎地回答:“我们不必逼得太近,以免狗急跳墙——逼迫他们往山里走,延缓返回普安的时间。”

谢玄英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张鹤不像李伯武和田家兄弟等人,年少习武,有家传本事,他是半路出家,各方面都略逊一筹,但他愿意栽培,因为张鹤是一个愿意动脑子的人。

打仗不能光靠勇武或技巧,善于思考的人总能看到更多。

“公子放心。”张鹤抱拳,点人追击。

谢玄英环顾四周,简单吩咐:“让伤员上马,准备回营,留些人收粮食,再去永宁报个信。”

“是。”众军官领命,各自忙活去了。

--

11点多了。

程丹若合上怀表,掀帘走进了灶房。里头热气腾腾,数个大灶点着火,白雾缭绕蒸腾,混合着糯米与芝麻的香气。

“程大夫,这汤圆可以下锅了没有?”伙夫们小心询问。

程丹若道:“再等等吧,汤圆糊了不好吃——再烧些热水,肯定用得着。”

伙夫们看看摆在墙角的一溜木桶,没说什么,继续烧水。

“大夫,要不要再煮点粥?”有个伙夫小心翼翼地问,“糯米不好克化。”

程丹若微微笑了笑,说道:“有道理,再煮点白粥,加点糖。”

“欸!”献殷勤成功,那伙夫兴高采烈地下去了。

程丹若没再多留,转身去了伤兵营。

主帐中已经摆满纱布、止血粉和针线,她无聊地清点了一遍数目,把器械丢回锅里又煮了一遍。

“谢巡抚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钱大夫年长,斟酌着开口,“您尽管放心。”

程丹若想说自己并不是在担心这个,但话到嘴边,外头的马蹄声响起,一下就给忘了干净。

她忙起身出去,走到门口去查看情况。

谢玄英勒住缰绳,停在她面前。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开口。

“你没事吧?”

“就知道你在这儿。”

“没事。”谢玄英下马,摘下头盔,“大概有八十多个受伤的。”

钱大夫赶紧招呼:“到这里来,伤得重的先来。”

范大夫说:“老规矩,身体的先,手脚的后。”

伤兵营立即忙碌了起来。

谢玄英以为程丹若会马上加入,但她只是拧眉握住他的手腕:“你受伤了。”

“这不是伤。”谢玄英解释,“就划了两道口子。”

黑劳武艺过人,刀刃专门涂黑了,看不见反光,避让总要慢上半拍,难免剐蹭到护臂没有包裹的皮肤。

“我给你看一下。”程丹若说。

“不必,我回屋自己清理就是。”谢玄英环顾四周,道,“你定的规矩,伤兵营里不分身份高低,只有伤势轻重,不该为我破例。”

她怔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