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妻薄情 > 第86章 杨柳池

第86章 杨柳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宫规矩森严, 要在吃食上动手脚,几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尚膳监负责采买皇宫的食材, 从宫外运进来,管事太监必定会查一次,不好的不可能要。

送到尚食局的司膳房,掌膳女官也要查一次,坏的烂的肯定不会收,逮着机会还要告一状,白白落下的把柄。

是以,尚膳监想给司膳下绊子, 只能搞搞时间差。

什么意思呢?夏天的东西存放不便,宫里能随时用冰, 宫外却不方便。所以尚膳监弄到一条鲜鱼, 可以故意拖上两天再送去。

届时, 进司膳房的门时, 是活的,等她们要做, 就死了。

这会儿再要人送新鲜的鱼来, 却是不能, 每天什么时候送菜, 送几次,送几条鱼都是有规定的。可不做鱼, 万一主子询问, 就是一大过错, 份例里有的, 怎么能不给敬上来?

可做了, 更是大罪。往轻说,是不敬之罪,往重了说,是不是想谋害谁?

当然,按流程,根本不会到犹豫做不做的地步。

司膳的灶是小灶,不像尚膳监的大灶,可入口的东西马虎不得。正式上灶前,典膳的女官还会挨个检查,确认配菜有无问题,处理是否到位。鱼刚死,还是死了一段时间,看眼珠子就知道了。

不是刚杀的鱼,压根没资格进锅。

尚膳监知道这一点,想的也是让她们无东西可用,而不是误用坏的东西。

“奴才们预备的是鱼、樱桃和牛乳。”尚膳监的宦官老老实实地说,“这都是坏在明面上的东西,除非司膳的人瞎了,不然绝不可能用上。咱们也惜命啊,要是不容易瞧出来,真害了主子,咱们也得掉脑袋。”

何掌班冷哼一声,心里信了大半。

宫里的规矩就是如此,东西没能及时呈上,是司膳的错,可要是出了岔子,司膳倒霉,尚膳监的也受牵连。

他们没那么傻。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何掌班皱眉半天,说:“明儿仔细查查安小王爷那里。掘地三尺,也得给我搞明白。”

“是。”

“小六子回来没有?”他随口问。

“回了,外头候着呢。”

“叫他进来。”

小六子低眉垂眼地进来,讨好地说:“爷爷,孙儿回来了。”

“那里怎么样?”何掌班问。

小六子说:“程掌药进去两个多时辰,开了药,也问了一些事儿。咱们的人在外头,没听清楚,就知道说得挺久的。”

何掌班挑了挑眉。

小六子压低声:“咱们要不要——”

话没说完,就见何掌班猛地一磕茶盏,盖碗微微晃动:“别动歪脑筋,她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回头来报我。”

小六子不解其意,但干爷爷吩咐的事儿,自然得应:“孙儿明白。”

“嗯,下去吧。”何掌班闭目养神。

--

禅房,灯火通明。

取水、烧滚、泡茶,怎么也要小半个时辰。

程丹若有心想要告辞,但谢玄英问她:“疫病究竟缘何而来?”

她只好打起精神,分析道:“你看,这三批病人有很明显的传播次序,没有新冒出来的,假如在寺内,肯定是有什么之前做了,但之后没做的事。不过,我觉得传染源不在这里。”

水还没来,程丹若却真的渴了,顾不得许多,倒半杯冷茶,抿一口。

谢玄英拦不住,只好懊悔自己思虑不周。

“她们的行动路线,有个地方我很在意。”难得有机会仔细说,程丹若干脆打起精神,将事情说个明白,“她们说,太后恩典,准许她们闲暇时礼佛祈福,所以她们不止吃了佛前撤下的乳饼,也在各个殿里磕过头。”

谢玄英默默听着。

“除此之外,还去了杨柳池。这是哪里?”

谢玄英来过惠元寺好几次,早就知道:“就是山下的石头池子。惠元寺有一口甜泉,泉眼在山里,平日只泡茶供佛,洒净也用的此水,据说颇为灵验。百姓认为泉水有佛力,故而在山下挖了一个池子,汇集下游之水,挑回家沐浴。”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他口气平淡,并不当回事,显然也有缘故。

惠元寺的泉水,因为流的少,不够日常使用,确实颇为珍贵。但说实话,就是僧人拿来讨好贵客的噱头。

谢玄英每次来都能喝到,不见得不生病了。

程丹若听罢,心里已有几分准。古人不知道痢疾的传播方式,查起来费力,但她知道,倒推就事半功倍。

“如果真的是这水污染了,或许小王爷那里……”

谢玄英立即道:“我会弄个明白。”

这时,门外终于传来脚步声。

水取回来了。

谢玄英专程问一句:“哪里来的?”

郑百户答:“井里打上来的,您放心,寺中均用这口井,无人生病。”

他这才接过来,放在小茶炉上。

水滚得慢,却又没了话题。

程丹若起身:“我该回去了。”

“你急什么。”他轻轻白她一眼,“坐下。”

她委婉道:“很晚了,我明日还要早起。”

谢玄英不理她。

程丹若就当他默认,自顾自收拾药箱。

这次知道要出门几日,特意带来了一个大的藤编箱子,总共两层,有纱布、手术器具、竹筒、药瓶,以及行囊笔和宣纸。

“你要去哪里?”他问。

她张口欲答,却忽然意识到,自己尚且不知道在哪里安置。

他弯了弯唇角。

水沸腾,“咕噜”冒泡。

他泼掉残茶,倒满半壶,又自来熟地打开药箱,将茶壶放到里头:“拿去,晚上喝。”

程丹若一时犹豫。

“郑百户,送程掌药去潘宫正那里。”谢玄英没给她机会,开门叫人,这次正式地介绍,“世妹,这是郑百户,在东华门当值,你若有什么急事,可以寻他。”

程丹若心知皇宫封闭,有一条畅通的信息渠道十分重要,遂立时道:“以后请百户多多关照。”

“不敢。”郑百户谦逊着,微微抬眼。

烛光下,少女身穿湖蓝色常服,衣饰简朴,样貌清秀,年纪虽不大,却自有一股沉稳端庄之气。

他暗松口气,心想自己所料不差,这是大人在内廷的人。

“掌药,请。”郑百户觑一眼就收回目光,在前带路。

“告辞。”程丹若背上药箱,跟着他走了。

谢玄英立在屋中,目送她远去。

说来好笑,此前他在宫中出入十年,从未真正收服过谁。手下的人虽都服他,但他待他们一向平常,并无心腹。

直到程丹若进宫,内廷鞭长莫及,迫切需要人手,这才下功夫物色了人选。

郑百户是世袭的百户,家里原有的靠山在父亲那辈没了,虽袭了百户,却没有好差事,只好下苦力气练武,年年比试前十,再卖掉一些祖产,四处送礼,终于谋得宿卫的差事。

平日做事,无论大小都办得妥当,能力不差,难得嘴紧,等闲不开口,也因此没什么露脸的机会。

谢玄英取中他的稳重,行事不轻佻,又有往上爬的野心,但真正决意选他,还是看的人品。

郑百户与妻子幼年定婚,但岳父早逝,家中唯有一女,世袭的军户给了侄子,其妻与岳母寄人篱下,颇有些难处。他不止没有退婚,还早早娶亲,将岳母也接到家中照料。

念旧情,重恩义,才值得收为心腹。

他不能和丹娘接触太多,一个值得信任的属下,无疑非常重要。

另一边。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郑百户闷头在前面带路,心里也有思量。

京城的官儿值钱,也不值钱,一个百户在地方上能过的日子不差,在京城却只是个小喽啰。靠山死了,树倒猢狲散,后辈也不争气,他自然要找出路。

打点许久,终于进了宿卫,可亲军二十二卫,山头众多,要找一个合适的可不容易。

他潜心观察半年,才选定了谢郎。

然而,攀附的人虽如过江之鲫,谢郎却没有动心,待谁都差不多。因此不少人生出二心,与旁人眉来眼去了。

可郑百户看得明白,忠心谁都可以给,也就谈不上忠心了。

挑主公和选妻子一样,看准了,就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一定顾此失彼。

他潜心办事,谨言慎行,一等就是一年多。

机会,终于来了。

事实证明,他并未看错人。谢郎有家世,有圣眷,虽说年少,行事却并不见焦躁轻浮,且从不叫下属背锅,愿意分出好处功劳,这样好的靠山,若非他踏踏实实当了一年多的差,也轮不到他。

今天送程掌药,算是被引为心腹的第一步了。

郑百户轻轻吁气。

“到了。”他停下脚步,“前面就是给各位姑姑安排的屋子,走方才这条路,就是我守的门。”

程丹若客气地颔首:“辛苦了。”

“我和姑姑是一样的效力。”郑百户暗示,“不敢当辛苦。”

程丹若瞥他一眼,笑笑,没说话,颔首作别。

--

在陌生的地方睡觉,惯例睡不好。

程丹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量整件事,天色蒙蒙亮才理出头绪。心里有底,干脆不再睡,早早起了。

梳洗过,那边潘宫正就叫她过去。

“辛苦你了。”潘宫正不多寒暄,直切正题,“病人情况如何?”

程丹若将昨日的分析,又仔仔细细地说了。

潘宫正目露异色:“因为山下的水池?”

“不能确定,但看痢疾的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水源是最大的可能。”程丹若谨慎道,“具体要看附近的百姓,是否也有人出现类似的情况,假如都去过池子,接触过里面的水,那么就八-九不离十了。”

潘宫正闭目沉思片时,问:“这话你还对谁说过?”

“谢大人昨日就来问了。”程丹若道,“我说了一样的话。”

“东厂呢?”

她摇头:“没问过。”

潘宫正轻轻吸了口气,目光锐利:“今后这种事,先来报我,你可明白?”

程丹若当然明白。

在宫里,死人不可怕,犯错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站错队,跟错人。她既然是女官的一份子,更是洪尚宫的外甥女,就绝对要为自己的利益团体考虑。

否则,众叛亲离,必死无疑。

可拿时疫作法,必定会延误疫情。传染源一日不处理,就有新的病人出现,一传十,十传百,届时,不死人都不可能。

对她而言,阻断痢疾才是当务之急。

但,事情并不是全然对立的。

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是破局的关键。

“覆巢之下无完卵,我知道多少,一定会和宫正说多少。”她不疾不徐道,“但昨晚上,东厂的太监就守在门口,不和谢大人说,我怕要同何掌班说。”

潘宫正拧眉。

她说:“其实,只要仔细排查每个病患,各个环节不难查清。如今,司膳、司仗、司设的人已经病了,谁都知道痢疾一人传一室,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哪怕我不说,东厂问一问太医院也能知道。”

“我想听的可不是这些。”潘宫正说。

程丹若明白,所以马上道:“太后礼佛,一片虔诚。”

潘宫正一怔,旋即倒吸口冷气。

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快来看看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