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039章
第039章
早在数日之前, 田大娘就已经在安卉跟前暴露了她不想去寺庙的想法,但安卉真没想那么多。在她看来,很多人都是有怪癖的, 至于宅家一族和终极社恐,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等安父也意识到时, 他却认为应该先把孩子找到再说,也没深究这事儿。
可眼下,田大娘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自爆了。
老天爷的报应?
能够说出这些话的,还能不是做了亏心事儿?
一时间,那些主动前来帮忙找孩子的人们纷纷议论了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都是围绕着“报应”来说的。
不做亏心事, 不怕鬼敲门。
正常来说, 自家的孩子丢了,骂拍花子的祖宗十八代都不奇怪, 哪儿往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不过片刻工夫,田大娘就被众人盖了戳, 不少人笃笃定的表示, 她曾经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儿,所以才会丢了孩子。
安父听得一头黑线。
“行了, 赶紧去县城报官吧。都什么时候了,还扯这些有的没的。”
可安父的话音刚落, 就见田大娘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 整个人如遭雷劈, 随后猛的从地上爬起来, 疯了一般的冲向了另一个方向。
因为事发突然, 加上刚才其他人都凑在一起讨论这事儿,田大娘的身边是出现了一大圈真空地带的。以至于她突然发疯,根本就没人上前拦住她。等有人从惊愕中缓过来时,她已经冲出去很远了。
田大娘的男人和儿子也在现场,见状两人很快追了上去,其他看客则有些迟疑,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帮忙,毕竟田大娘这模样看起来挺渗人的。
安父再度大声喊道:“报官啊!……算了,我去一趟县城吧。”
上辈子深入人心的法制教育影响了安父,让他觉得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儿,首要任务肯定是报官。但之前他是真没办法,寻龙尺需要他本人来操作,假如运气好一些,田家大孙子被拐的时间尚短,还真就是能寻回来的。所以,他虽然再三要求去报官,但本人并未有所行动。
可眼下,横竖寻龙尺没法找到孩子,他又使唤不动其他人,索性决定亲自跑一趟。
哪知,来帮衬的人却提醒他,他是没资格报官的。
“什么?”
“孩子丢了,得父母去报官,他爷奶也可以,其他亲眷也成。可安大师你不行的,你跟那孩子非亲非故的,就算去县衙门报了案,他们也不会管的。”
安父愣住了。
虽说穿越到这个年代许久了,他也尽可能的去了解过此时的律法,但肯定没那么详细的。尤其像这种情况,真的是完全没遇到过。
好在,经过了这两日工夫,田家其他的亲眷也陆续闻讯赶来,其中一个看起来挺有派头的,听说是田大娘男人的堂兄,在他的厉声呵斥下,田家终于派人去报案了。
然而此时,距离孩子失踪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
县太爷肯定不会亲自赶来的,几个衙役快马加鞭的赶来,在询问完了田家的情况后,又对附近的街坊邻里进行了多次问询。大家伙儿倒都是很配合的,包括傅老太他们,尽管他们一家三口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不久之后,安堂叔还特地来过安氏殡葬铺,说不知道哪个长舌妇,说了田大娘和傅老太曾经产生过矛盾,还不止一次的起过口角,所以逮着他娘问了半天。
“……这不是瞎扯淡吗?我娘就算跟田大娘吵过几次架,可都是街坊邻里的,拌嘴不是很正常吗?吵得再凶也不至于拿孩子出气啊!”安堂叔苦笑连连。
安父听了也很无语,他对于堂弟一家还是比较了解的,堂弟两口子都是老实人,堂婶子虽然脾气暴躁了一点儿,但本性还是善良的。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怀疑过这事儿能跟堂弟一家扯上关系。
不过,他还是关心的问道:“衙役有说什么吗?”
“本来好像是还想继续问下去的,我娘被问烦了,脾气上来了,就在那儿大声说,要真是她害了田家大孙子,就让老天爷立马劈一道雷下来,直接打死她,还说谁干了这种拐卖孩子的缺德事儿,全家一起下十八层地狱,不得好死,下辈子投畜生胎。”
安堂叔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还是很平静的,但对于非常了解傅老太的安父和安卉来说,却是完全能够想象得出,当时傅老太说话有多愤怒上火。
不过,人家老太太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
衙役当场被震住了,又看了一眼老太太那个正身怀六甲的儿媳妇,果断的带人走了。
从这一点上看,这年头的多数人还是很朴实的。
安堂叔把事情说了个大概,就先行离开了,他过来除了说事儿之外,主要也是提醒一下安父,可能接下来衙役也会来这边问话。
两地距离是远了点儿,但安父之前给田大娘批命的事儿,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果不其然,等田家附近都问询完毕后,衙役们真就来到了安氏殡葬铺里。
不过,他们对安父的态度还是非常好的。
“您就是安大师吧?我们来之前,县太爷特地让我们传话给您,说接下来还需要麻烦您。”
安父很迷茫的,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并不想跟那个脑子有包的县太爷打交道,更想不通他们之间还能有什么联系。这里说的肯定不是田家大孙子失踪一事,那还能是什么?
面对安父的询问,衙役完全没卖关子,张嘴就是:“钱老爷迟迟未归,虽然隔段时间就会通过驿站送一封家书回来,但人就是没消息。我们县太爷说了,搞不好那些家书是别人仿写的,也有可能是让钱老爷一口气写了无数封信,分批寄回来。大人还说,极有可能钱老爷去年就没了。”
安父:……
安卉:……
父女俩面面相觑,同时产生一个感概。
这位县太爷啊,可真是会说话啊!他要不是县太爷,估摸早就被人打死了吧?
不过,安父确定钱大富还活着,再说比起命硬得跟金刚石一样的老钱,他还是更担心田家大孙子。
哪怕跟田大娘有些罅隙,但两家还没到仇恨的地步。再说了,田家那个孙子长得虎头虎脑的,见天的在巷子里到处乱窜,嘴巴还甜,哥哥姐姐叔伯婶子叫得可欢了。
甭管怎么说,孩子肯定是无辜的。
随后,衙役对安家父女俩进行了一番例行问话。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把安家父女俩当成嫌疑人,期间还透露了一些消息。
田大娘原本还有一个孙女,她儿媳妇进门后第一胎得的是女儿,第二胎才生下了田家的大孙子。而那个小女孩儿,在生下来不就之后,就被田大娘送养了,送的好像是个亲戚家,那家有个残疾的孩子,送过去也不是当自家孩子养的,而是作为童养媳。
安卉目瞪口呆,安父也没好到哪里去,也许这些事情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不算特别稀罕,但对他俩还是具有很大冲击性的。
“这就是田大娘所说的报应?”安卉忍不住插嘴问道。
“不可能,对她来说,搞不好还觉得自己给孙女寻了一桩好亲事。”安父直接否定,“这种人的想法跟咱们不一样。”
很显然,这事儿放在当下,并不犯法。既然不犯法,田大娘就没必要感到愧疚。
果然,衙役点点头:“我们刚听说这事儿时,也觉得很奇怪。不就是提前把孙女嫁出去吗?听田家儿媳妇说,那家是她婆婆娘家亲戚,亲上加亲是常有的事儿,怎么能说报应呢?后来,我们再三追问,才从田大娘口中得知,那个孩子早就没了。”
具体是什么情况,衙役也不太清楚。
不过,这年头的小儿夭折率本来就非常得高。要不怎么会有三岁之前的孩子不算个人的说法?当然,这事儿他们也记下了,打算等田家大孙子找到后,再派人去查之前的事儿。
但衙役还是认为,应该是正常的夭折,这年头养个童养媳也不容易,就算从亲戚家里抱养不用花钱,但吃喝用度哪样不花钱?好不容易养了几年,突然就没了,应该就是单纯的意外。
衙役问完后就离开了,安家父女俩却还处于震惊之中。
安父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对,按照这个推算,田大娘为什么坚称是报应?这年头的小儿夭折太普遍了……
“你干了啥?”安父眯着眼睛看向自家傻闺女。
“呃,事情是这样的。”自知瞒不下去了,安卉只能把先前忽悠田大娘的事情如实道来。其实,她之前也跟安父提过一嘴的,只是没详细说。如今想来,只怕是田大娘真就把她的话当真了,觉得那个死去的孙女来找她了。
说完后,安卉还有些忐忑不安:“应该不是我的锅吧?”
“唉,算了。你就是吓唬她,她要是心里没鬼,也不会想歪了。”安父无奈归无奈,也没打算去跟田大娘澄清。
哪知,他是没去找田大娘,田大娘却又主动来找她了。
找他破解这一劫。
安父无言以对,坚定的拒绝,让她配合衙役办案。
田大娘彻底崩了心态:“一定是我娘家妹子干的啊!她养死了我大孙女,正月里听说我又得了一个孙女,就想抱养我家小孙女。我本来是答应了的,可就是安大师你说的,你说我印堂发黑,我就不敢再把小孙女给她了。她跟我大吵一架……肯定是她把我孙子藏起来的!”
“那你找她去啊!”
“她说不是她干的,可不是她干的还能是谁干的?肯定是她把我孙子藏起来了,早知道、早知道我就把小孙女给她得了!”
安父木着脸,转身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衙役。
虽然理论上说,像这种报官都要是至亲才行,但考虑到县太爷对安父一贯都是另眼相看的,衙役都没作犹豫,按照田大娘男人给的地址,骑马飞奔而去,准备直接去那边彻查。
田大娘瘫坐在地上看着衙役们飞驰离开,心态彻底爆炸,大喊大叫着这样反而会害死她孙子的。
然而,并没有人理会她,连一贯对她十分顺从的儿媳妇,都忍不住啐了她一口。
本以为,事情正在朝好的方向走,真要是田大娘的娘家妹子带走了她的孙子,其实反而是好事儿。知道地方,要找到人并不难。
万万没想到,衙役们才离开不久,镇上又出事了。
姜三娘大哭着跑来找安卉:“小卉!我弟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