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当地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 山里的风力最高可能达到四级,还会伴随落雪,会很大程度影响今天选手地发挥。

更甚至会出现暂停比赛的情况。

余乐坐缆车上山的时候, 就能够感觉到缆车比平时摇晃了一点,就连每天都能够看见的“云海太阳图”,也因为风大的原因,变得混沌。

金光被吹散, 视野变得一片朦胧,天色灰暗。

到了山上,风更大了, 他还听见工作人员在讨论, 如果风力再大一级, 就会暂停缆车运行。

“能不能比赛啊?”程文海替余乐着急。

比赛是需要状态的, 尤其是一名有经验的老运动员,决赛时候的状态, 往往会从好几天之前就开始在身体里积蓄,如果比赛发生变化,往往最受影响的就是运动员。

余乐现在就像一把打磨着一把刀很久的刀客, 他已经封刀入鞘,精气神也被封入身体里,等待亮剑时刻。

但现在事情可能有变, 就像是不给他拔剑的机会, 时间一长,要不就泄气,要不就超载, 总之很不好。

余乐安慰程文海:“没事, 等会儿到了地方, 我自己整理状态,放心吧,我有经验。”

“你能有什么经验。”程文海笑骂,“跳水比赛,什么时候因为天气原因取消过比赛?你根本就没经验好不好!”

余乐摊手:“那能怎么办,要不我去跳个大神,让老天爷别吹风了。”

程文海想想那画面,突然就笑的停不下来:“哈哈哈哈,完蛋了,画面感好强,我要笑死了,哈哈哈!”

余乐:“……”毛病!!

从缆车出来,换乘摆渡车,雪粒敲打在玻璃上,发出密集的“哒哒哒”的声音。

往日里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高高挂起,今天却还是一片昏暗,摆渡车开着前照大灯在大雪中缓缓行驶。

速度比平时慢了很多很多。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赛场也是一片惨淡,观众席和雪道上都看不见人,所有人都缩在建筑物里面躲风雪。

余乐他们下了车,只能缩进选手专用的更衣室里安静地等待。

在山上,手机信号都不好。

不过唯一的好事,就是在这里,余乐碰见了白一鸣。

今天上午余乐和白一鸣都有比赛。

白一鸣的主项是U型场地,兼项是坡道障碍,谁都没想到这次比赛,他没有报名坡道障碍技巧,反而出乎意料地报名了空中技巧。

为此,白一鸣还被他爸用“我知道……但是……”的句式,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更衣室里太挤了,大部分今天有比赛的选手都挤在里面,甭管外面是不是冰天雪地,这里面竟然热的像是在蒸包子。

一名选手戴着眼镜,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把眼镜拿下来擦拭。

余乐和白一鸣站在角落里,转头就看见白一鸣脑门上冒出的汗,余乐说:“你把外套脱下来吧,太热了。”

白一鸣没吱声,但低头乖乖地脱衣服。

余乐见他脱下来,又问他:“一直忘记问了,你怎么会报名空中技巧,坡面障碍不滑了?”

白一鸣就是个闷葫芦,耷拉着眼睛不说话。

余乐左右没事,就追问:“聊聊嘛,为什么啊?难道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全面手?”

白一鸣抿嘴,继续安静。

余乐便又说:“不过你空中技巧还是很厉害啊,完全达到了国家队的一线水平,等你上来了,说不定能者多劳,你干脆一口气把自由式滑雪的六项都报了吧。啊对了,一直没看你滑雪上技巧,怎么样?”

白一鸣继续沉默,就在余乐觉得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他突然开口:“我爸把我手机收了,很生气。”

余乐眨巴眼睛,继而扬眉:“你这是迟来的叛逆期啊?就为了和你爸对着干?”

“看了赛程表,坡面障碍和空中技巧都在上午比赛,知道你一定会参加坡面障碍。”

“还和我有关?”余乐忍不住提高音量,很多目光扫过来,余乐闭嘴。

白一鸣却真点头:“担心我爸不让我出来见你,就是想告诉你,我手机被收了。”

余乐:“……”

这小孩儿,太可爱了。

大概是因为白会长管的太严的原因,竟然有种质朴的天真。

余乐抬手搭上白一鸣的肩膀笑:“我知道,肯定是有原因,再说我又不是你女朋友,不会因为你不回消息就和你置气闹分手。”

白一鸣点头笑,“嗯。”

就这样等了二十分钟,早就过了签录的时间,更衣室里的广播终于迟迟响起。

【请参加成年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选手,前往签录处签录。】

【请参加未成年甲组空中技巧比赛的选手,前往签录处签录。】

【通知通知,请……】

从门口开始,人呼啦啦的往外走,余乐提醒白一鸣穿好外套,两人跟着人群一点点地挪动,终于来到门外。

风小了很多。

但天空并没有完全的放晴,太阳被云层遮挡,抬头望去,只剩下一片朦胧,视野不是很好,有些微微的暗。

余乐对北方大山里的气候不了解,问白一鸣:“还会刮风吗?”

白一鸣眯眼看去:“再过一会儿,太阳把云晒透就好了,但天气有反复的可能。”

“这种视野会影响比赛吗?”

“不会。”白一鸣想了想,“会影响心情。”

余乐被逗笑:“什么心情?阴雨天的那种心情吗?”

白一鸣很认真:“阳光会让心情晴朗。”

“……”真是个老实孩子。

两个组别的比赛在不同的签录处,进了准备室,里面的游客已经被清走了。

游客中心的吞吐量足够容纳三五千人在里面躲避风雪,连带着今天没有比赛的程文海他们也被“清理”的不知道去了哪里。

余乐手机没带在身上,又不敢出去找人。

他签录的时候抽签,抽到了三号签,很靠前的位置,现在必须赶紧热身。

赶紧赶慢地,在身体的温度和柔软度都逐渐进入最佳状态的时候,李教练匆匆找了过来。

“余乐,你的东西在哪儿呢?需要我帮你看吗?”

“一会比赛加油,不用有压力,冠军赛三站,回头还有全国锦标赛,你慢慢进步就行,知道吗?”

“好嘞,要不要喝口水,我专门给你泡的枸杞水,用矿泉水烧的水,正热乎呢。哦对了,这杯子是新的,我昨天下山买的,我看你一直没拿队里发的那个,该给自己准备还是要准备,知道吗?”

余乐倒着谢,接过李教练递来的保温杯,将瓶盖扭开,热气倏地冒出来。余乐看着水面上飘着的五颗枸杞,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

“哧溜~”

水温是挺烫,但没到烫伤嘴的程度,从试探性地喝下一口,到更大口地咽下去,于是喉咙到胃袋似乎都到了滋养,舒畅的汗毛孔都张开。

余乐喝的开心,李教练就在旁边微笑看着,眉毛还随着余乐的动作扬了又扬,眼里满满都是慈爱。

余乐放下水杯道谢:“谢谢,是我没经验,确实应该用保温杯带点水,感觉真的很好。”

李教练替余乐找理由:“你以前跳水的,什么时候缺过水。这次比赛柴教他们又忙着当裁判,也就我这个闲人没事儿干。行了行了,你赶紧热身准备,我看这天气,一会儿肯定得比赛。”

“嗯。”

余乐热身,李教练就守在余乐身边,看着脚边的滑雪板,手里还拿着个保温杯。

他从不指点余乐训练上的事,只是单纯地陪伴,很多时候没等余乐开口,他就先想到了。

“余乐,我看你好像在上场比赛跳了个横开,你现在这条裤子可以吗?”

余乐想想也对,横开这个动作究竟要怎么改良还没想好,但出场率意料外地高,遇事不决就先劈个叉,好在自己基础好,横开也能够做的很漂亮,所以裁判还是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分数。

现在谁也说不准,余乐在赛场上,会不会再次出现个“遇事不决”。

让裤子做好准备也是应该想到的。

余乐在地上蹲了两下,然后双腿往下一开,一个“一字马”就横在了地上。

“我靠!”陌生人在身后传来一声惊呼,余乐急忙尴尬地站了起来。

“可以。”他对李教练说。

李教练揉揉鼻子,忍不住笑:“余乐你这人,有时候还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余乐便低头笑了。

就这样,也就过了五分钟,头顶上再次响起广播声。

【通知,通知,成年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即将开始,请1号、2号、3号选手,前往赛场。】

【通知,通知,未成年甲组空中技巧比赛即将开始……】

余乐顾不上再和李教练说笑,他最后活动了两下腰胯,拿起自己的滑雪板往门外走去。

李教练在身后一边拧杯盖,一边追着他说:“再喝点儿水,再喝点儿水。”

余乐:“……”

怎么跟妈妈似的。

转过身,余乐看着已经递到嘴边儿的保温背,一边道着谢,一边喝下了最后一口。

“李妈妈”因此而变得一脸满足,像是与孩子告别的老母亲,挥着手:“我知道你能行的,加油!”

“……嗯。”

出了门,天气比之前果然放晴了不少,太阳虽然还躲在云层的后面,视野却好了很多。

余乐将滑雪镜取下来,看了一眼,还行,也就放心了。

余乐和前面两名选手先后签录,一起乘坐传送带上了坡顶。

在半路上,余乐先看观众席,意料外的观众席上面坐满了人。然后又去看隔壁雪道,白一鸣抽的签在第7位,无法再像上次那么巧合的遇见,隔壁赛道与他们一起往上走的是三名看起来身形都完全长开,不看脸就像成年人一样的未成年组选手。

“乐哥。”

前面的人突然转身,余乐吓了一跳,“啊?”

“我叫安吉,J省省队的,很高兴和你一起比赛。”热情的小伙子打着招呼。

余乐很快反应过来,便笑着伸出手,“你好,余乐,魔都队的。”

“对,就是想要问你,怎么去魔都队了?你要是来我们J省就好了,我们队挺厉害的,队里气氛也很好,我们主教练昨天都聊到你,说是不知道你当初在选省队,要是知道,就把你争取过来了。”

余乐能说什么?总不能说路未方推荐魔都队的福利待遇好,而且他容易出头啊。

他只能说:“我是南方人,所以考虑了一下,就去的南方的队伍。”

闲聊间,他们上到雪道最高处,这里的风似乎大了一点,但阳光反而变得充足,从高处往下看,一条莹润的玉带铺洒而下,消失在视野的尽头。

余乐站在这里,就下意识地进入到了比赛的状态里,眼睛落处都是他即将滑过的路线,视线所及是他即将挑战的难度,安吉似乎说了什么,但余乐并没有听清,甚至没有收回目光去询问的意思。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容面对比赛,余乐也不从容,他的从容只是建立在不断的思考和规划,百分百确定可行之后。

可惜以他现在的实力,还不能做到百分百的执行。

从现在开始,他必须集中注意力了。

雪道上还有工作人员在平整雪面,出发点的裁判拦下了一号选手,将对讲机托起来,等待各部门就位的通知。

等待让时间一下子变得漫长。

一秒钟变成了三秒还是五秒?

总之余乐回过神来的时候,第一名选手还被拦在旗门的后面,没有出发。

余乐最后看了一眼雪道,问安吉:“怎么还没开始?”

安吉笑道:“你已经准备好了?”

余乐赧然:“对,刚刚听见你在说话,但我脑袋里在想东西,就没及时回复你,抱歉啊。”

安吉摆手:“我就特别羡慕你们这样专注力特别强的人,我就不行,越紧张越静不下,说话就是在分担压力。”

“我知道,我有个朋友也和你一样。”

正说着,出发点裁判的对讲机终于响了,他来到一号选手身边,将手伸出来,一抖一收,“准备出发!”

一号选手深呼吸一口气,滑了下去。

余乐的目光追着他。

决赛的选手,实力就不会太差,都具备了花式上下桥和最差都是一周转难度摸板的能力。

这位H省队的一号选手也是一样,在余乐的注视里,以270度的技巧上桥,又以270度的技巧下杆,朝着第二街道区域滑去。

安吉的性格意料外的开朗热情,他站在出发点的位置,还在为自己的对手拍掌叫好。

这性格和程文海很像,看起来大大咧咧的还很话唠,但为对手鼓掌,在赛场上大叫,都是他们解决压力的方法。

余乐见安吉一时间顾不上自己,就急忙再度收敛思绪,在脑海里快速地继续过动作。

他站在原处,双眼放空,直到安吉滑下才猛地回神。

安吉出发了。

接下来就轮到他。

余乐没有去看安吉的比赛,他怕受到安吉的状态影响,就那么低着头,站在出发点的平台上,用滑雪杖一下一下地戳着雪面。

站在这里,他的大脑反而一片空白。

当然不是他因为紧张而放弃思考,是他正在最后调整自己的状态。

坡面障碍技巧真的是一个需要既冷静,又激情,而且极度考验临场判断力和耐力的运动。

决赛他们还要滑三轮。

考虑到比赛越久,体力就越会降低,其实第一轮的比赛非常关键。

安吉应该到底了,远远的余乐都听见了掌声。

今天天气不好,但并不能阻挡观众们的热情,今天的观众比预赛的时候多了一倍,听说山上山下的旅馆都住满了人,雪山景区的游客数量创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次新高。

对讲机“沙沙沙……”

反正余乐是没听清楚在讲什么,但出发点的裁判对他伸出了手,平举出的手臂并没有拦住他的去路,严格说来还差半米多远,他的动作只是一个信号。

上下挥动一下,接着高高举起:“准备出发!”

余乐深呼吸一口气,再吐出来。

将深深插进雪里的滑雪杖□□,往前走出两步,接个横在了坡度在20多度的斜坡上,再度调整呼吸。

出发!

滑雪板的尾端转到了前方,他背对着整个雪道,朝下滑去。

对!这次余乐选择了反向出发。

他往下倒滑,从腰胯部分往后拧转,在保持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肩膀几乎横在雪面上。

这个姿势让他的视野更开阔。

可以完美判断自己的方向。

这一次,他打算向裁判先展示自己倒滑上桥的本事。

决赛三轮,固然第一轮很重要,但余乐始终认为,难度储备才是重中之重,他必须向裁判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没有明显短板的情况下,提高裁判对他的整体印象分。

余乐出场了。

在他不知道的赛场外,不知道多少人在关注他的比赛。

所有的裁判,这两天的交谈过程里,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余乐的名字,不过120天左右的训练,固然有多年运动打下的基础,但他的在滑雪上的天赋确实强的可怕。

成长的太快了,让人不可思议的速度,活的仿佛在传说里。

关注余乐的也有主裁判刑世杰。

前天坡面障碍技巧比完后,他回去复盘过余乐的比赛片段不少于十次。

作为滑雪走出去的世界级裁判,他真的很期待华国能够在世界赛场上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一起他期待的只有何宇齐、谭婷和白一鸣,现在他的名单里多了一个余乐。

短短120天,从一个滑雪小白训练到这个程度,真是让人期待他完全成长之后的实力。

除此以外,还有柴明、路未方、程文海等人。

当然,房姐又带着她上万人的直播间赶来了。

每个人都望着那个从最高处滑下的身影,期待他的一场精彩表演。

“唰!”

滑雪镜里面的世界与用肉眼观察的不太一样,同样的视野,但颜色却暗淡了很多,完美地保护滑雪者因为阳光照在雪面上,而导致的双目刺痛。

但同样的,又有点小小的妨碍视野展开的更大。

余乐一直在熟悉和适应滑雪镜的存在,他现在还不能完全无视滑雪镜带来的视觉上那一点点偏差,好在他的身体比他的大脑更容易形成记忆。

滑雪板的尾端向上翘起,是和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其他滑雪类项目完全不同的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自由式滑雪的使用者,在倒滑的时候,滑雪板的质感与正滑的时候完全无异。

倒滑的速度在一点点加快,但完全在余乐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他这次选择的是最简单的平桥。

平桥从桥头到桥尾,一共有7米长,桥面有一个与雪坡略微平行,坡度小于10°的倾斜度。

平桥的左侧和右侧都是雪台,左侧更高一点,距离桥面大概是半米的高度,右侧则低矮许多,垂直落差达到一米。

如果选择侧面上桥,他就必须选择这两个雪台中的一个。

余乐选择了落差一米高度的雪台。

这并不让人意外,余乐总是会做出比他人更难的选择,对于在选训队第一次就敢上0.8米箱子的余乐而言,这个1米的高度,实在算不上难。

难的是他必须旋转跳上去。

270°也好,450°也好,一旦旋转起来,不可控的因素就太多了,马上就变化成了难度技巧,高级模式。

这一次,余乐在第一个街区,要挑战270°的倒滑上桥。

他滑上落差一米的雪台,这是一个完全与海平面平行的雪台,上面用蓝线画着区域的线条,提醒选手你距离尽头还有多远。

余乐根本没有空去看蓝线在哪里,他有自己的跳跃习惯,在他感觉到距离差不多的时候,便猛地往上一跳!

270°倒滑上桥。

很轻松,完全没有压力,余乐就旋转着跳出了一米多高的距离,并且在旋转之后,稳稳地落地了平桥上。

好!

很简单,很稳地成功了!

余乐站在平桥上,滑雪板与光滑的桥面摩擦,发出“呲呲”的声音,还有被风吹上去的雪粒被滑雪板碾碎,纷纷扬扬地洒落。

他一脚前,一脚后,微微蹲着的身体,在确定找到平衡后重新直立了起来。

这个动作当然不是为了耍帅,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队教练告诉他,在桥上站的直,裁判会给更多的分。

换句话说,这个动作并不算规范。

但柴明带余乐训练,就从未纠正过他这一点。

余乐属于“半路出家”,练了十二年跳水后,才来从零开始学习滑雪,在过去那么多年,他的身体拥有自己的记忆和习惯,并且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处理平衡问题。

教练们都知道,这世上没有任何一种“百分之百正确”的姿势,尤其是坡面障碍技巧运动里,谁敢说只要按照他的姿势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因而余乐的姿势是他习惯性处理方式,是过去那么多年的锻炼,烙印在他身体上的痕迹。

好在还挺赏心悦目。

至于余乐,这个时候完全不会考虑姿态是否好看,他站直身体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抗衡旋转上桥的“惯性”。

又或者严格说来,他并不是要“站直”。而是在“站直”的这个过程里,随着身体的变化,去和“惯性”对抗,才会出现这么一个并不符合坡面障碍技巧桥上正确姿势的动作。

不正确,但他确实做到了,不是吗?

270°的倒滑侧面上桥,在稳稳落在桥上的瞬间,直起身来,于是所有的摇晃和危机就像是被阳光消融的冰雪一样。

稳极了!

姿态还特别的好看,非常的具有个人风格。

余乐在与上桥的“惯性”对抗中,轻而易举取得了胜利,夺回身体的掌控权。

随之,目光就落在了桥尾处。

四米。

三米。

二米。

双腿再度用力,向上旋转跳起。

克制的,只用一点点的力气跳起来,旋转270°。

是反方向的旋转!!

是【麻花跳】!!

来了!

再一次出现的【麻花跳】。

一个上桥和下桥方向完全相反的旋转!!

帅啊!!

很棒的桥上控制和旋转能力!!

而且下桥的时候,余乐的力量控制的相当精细,让他的落地也变得格外轻松,不松不散,干干净净地正面落下。

“不错!”

能够看见这一幕的人都得点头。

【麻花跳】绝对是一个难度比较高的动作,即便是在世界比赛的决赛场里,也会有选手使用这个技巧动作,他们表现出来的也并不会比余乐高到哪里。

更何况余乐在桥上的姿势很漂亮,和喜欢蹲着并且含胸的那部分运动员对比明显,让人眼前一亮。

随后,那些目光追随着第二个街区,猜测余乐的选择。

在预赛里,余乐两度在这个街区选择了窄桥,并且通过两轮的努力,成功展示了他技巧上下桥和【桥上跳】的能力。

确实给了每个人很大的惊喜。

那么今天呢?

余乐选择是什么?

考虑到余乐的训练时间,他能够掌握的技巧,挑战新的动作肯定不可能,但又特别期待他能拿出更多的东西。

但谁都没想到,余乐既没有选择他已经滑过两次的窄桥,也没选择这个街区其他的桥。

他竟然笔直朝着最高的雪台滑了过去。

这个街区设有平桥、窄桥、彩虹桥三架桥。

虽然桥头的位置并不平行,有的更早一点出现,有的更晚一点,但这三座桥的桥身却是完全平行。

桥与桥之间有大概两米的距离,这个距离中间的位置,就是所谓的雪台。

有些雪台会与桥往前平行,一直到桥结束。有些雪台会设计成与海平面完全平行的程度,长或者短,方便选手在这个雪台上进行侧面上桥的动作。

更有的雪台设计的比所有桥都高,高出一米,甚至一米五。

此刻,余乐滑去的就是位于这个街区较为中心,高于所有桥的雪台。

一个比赛至今,还从未有一名选手造访的区域。

主裁判刑世杰在看清楚余乐去向后,眉毛不受控制地抖了抖。

这个余乐太有意思了?

跳水的人不都是规规矩矩的吗?

他为什么总是走不寻常的路。

明明不是一个喜欢另类出头的性格。

但也因此,他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像是为国内显得有些固化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添注了一些新的空气。

看比赛也变得有趣了许多。

那么,在第二街区,你的计划是什么呢?

然后刑世杰就看见余乐从最高处猛地滑下,空降到了他脚下的彩虹桥上。

那是一个不标准的彩虹桥,就说它是个“折断桥”也是可以的。

在桥的前半段大概五米长的距离,都是与雪坡平行,倾斜度大概在10°左右,但是这样平缓的桥面会在第五米的位置,形成一个骤然陡峭的角度,倾斜度大于20°。

很难有人能将这个桥滑完。

至少国内没有。

但因为20°倾斜度的桥尾只有两米的原因,这个桥并不难过。

只要跳起来就好。

在时速基本达到40码,可以较为轻松地越过两米的长度,并且落在地上。

裁判会通过选手起跳时候的身体倾斜度来确定,他是否提前下桥,还是刻意设定。

此刻余乐挑战的就是这么一个“彩虹桥”。

他从高处落下,滑行的冲击力和自身的重量叠加在一起,就像从天空落下的陨石,与地面狠狠撞击,形成一种硬汉般的撞击风格。

“砰”的一声,很大声响,滑雪板与桥面狠狠地撞击在了一起。

那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哪怕是距离五百多米远的观众都可以听见这声响。

“怎么了?”

“好响啊!”

“是摔了吗?”

“啊啊啊啊!我乐神要保重啊!千万不要受伤!!”房姐发出恐惧的尖叫声,在她的直播室里阵阵回荡。

【突然紧张。】

【哎呦我的耳朵。】

【吓死。】

【余乐加油!!】

余乐在那声重重的碰撞声后,落在了桥上。

还挺轻松的。

他对高度不是很敏感,从未有过恐高的情况发生,更何况只是从1.5米的高度跳下去,他的双腿一曲一伸,就轻松化解了这硬碰硬带来的冲击。

与此同时,他克服惯性的那一招再次出现,依旧在落在桥上的第一时间,将身体站直。

并且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

又或者说,也没什么准备的时间。

在这样时速达到40迈的速度下,5米的平直部分可以说是转瞬即逝,更何况他从高台落下,直接就丢了2米。在不计入末端2米的倾斜部分,他必须在3米的铁桥上做出最快的反应。

成功落在桥上的同时,他就必须为下桥做准备。

这期间的时间不足一秒。

余乐又跳了起来!

他的身体就像装了一根弹簧,再一次倏地弹起。

旋转!

左侧!

270度!

这一次为了跨越2米的距离,余乐用了更多的力气。

他跳的更高,也跳的更远一些。

跳跃力加上惯性让他轻松跳出了三米的距离。

然后,反向落地。

这一次,余乐有点危险。

反向落地向来很难,余乐又跳的太高太远,担心重心过于靠后摔倒的他,必须把重心放在前面。

但他的重心过于靠前了。

而且哪怕他跳出了三米,他落地的时候,也基本是擦着桥尾落在地上。

惊险一幕啊!

看着几乎快擦着双腿中间支出来的铁桥,余乐本就重心靠前,又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态一乱,他大双腿就不受控制的往两边分。

落地出现失误了!

余乐来不及后怕,靠着他强大的肌肉力量,把双脚又掰了回来。

将自己从失败的边缘,岌岌可危地挽救了回来。

滑雪板将雪搓起来,一层雪雾飞扬。

很美丽,也很惊险的一幕,可惜余乐在这一次失误里,丢掉了最少5迈的速度。

再向下滑行的时候,他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减慢了。

这就是坡面障碍滑雪,看起来一个个不同的街区,似乎毫无关联,实际上却与速度息息相关。

在这项运动里,速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选手技巧动作的难度,尤其是在跳台区域,选手必须保证自己达到70迈的速度,才有可能在跳台上,完成三周转体的技巧动作。

哪怕少5迈,落地时候的距离都可能差距在十米以上,三周转就绝不可能完成!

余乐在第二个街道区,因为落地的失误,丢掉了他的速度,即便那之后他还需要经历一个街区,但依旧会影响他后面跳台区域的表现。

现在留给余乐两条路选择。

在街区更好的表现,放弃一二跳台区的两周转,以及在街区追赶速度,争取在第二个跳台区达到理想时速。

余乐在察觉自己失误的一瞬间,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想那么多干什么?

先把眼前的路走好,后面的部分就靠自己的实力追赶!

呵呵。

达不到70迈就不能跳三周?

呵呵,见过十米台跳水世界第三名,是怎么完成三周翻腾吗?

而且,说三周太远了,余乐知道现在的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处理三周转体的落地,他现在更有把握的还是两周转。

所以速度还是绰绰有余。

余乐心思一转,突然发现现在这个速度很棒,在不考虑后面跳台部分的情况下,是一个较为容易进行难度技巧的速度。

就是……嗯……

他的脑袋里突然就出现了昨天上午,就在这里,与白一鸣玩闹的一幕。

该不该试一下呢?

余乐有点犹豫。

那个动作他之前并没有练过,当时能够成功,绝对有些巧合的成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