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学霸直播间 > 第41章 可能

第41章 可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给张一鹤那张名片的时候, 乔知予心里就已经有了决断。

二人或许还能做普通朋友,但要说复合,那基本上已再无可能。

故而张一鹤找到乔知予的时候, 乔知予心里淡定多了,她还给张一鹤点了一杯咖啡,加浓美式。

“你找我想聊什么?论文的事情吗?”乔知予明知故问。

张一鹤盯着乔知予看了半晌,“针对万商, 是因为我吗?”

乔知予笑了, “你太高估自己了。”

“那是因为我妈吗?”

乔知予挑眉, 她突然觉得这早已喝习惯的加浓美式有点苦, 找服务员要来了糖包, 加了两份进去, 依旧觉得苦,钻心的苦。

她索性放下咖啡杯,问张一鹤, “我说不是,你信吗?”

张一鹤一口将那烫舌的咖啡全都吞下去,拳头紧紧攥着,“只要你说不是, 我就信。”

“好,不是。”

张一鹤明显愣住,“那是什么?”

“《陈涉世家》里有一句, 天下苦秦久矣, 你记得吗?我告诉你我的理由, 国人苦房地产久矣。房地产是谁恶意炒起来的?你爸有很大的功劳。经济学上有一个特别基础的概念,价值决定价格,当房地产的价格远超过它所具有的价值时,整个市场就会变成病态。”

“当今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做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们正在加剧阶层固化,已经成为了影响人才流动的极大阻碍。”

“我们高三的时候,都有背过启超公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房地产俨然已经成为了压在青年一代肩膀上的大山,哪怕青年人再积极再向上,都要被这座大山压得抬不起头来,看不到远方,也喘不过气。”

“短期看来,房地产对于经济的贡献极大,长期看来,却是摧毁了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

“弹性经济模型你可能不懂,简单来说,就是人群对经济所施加的压力是有一段承受范围的,就如同一根弹力绳一样,适度的经济压力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活力,但如果经济压力过重,那么这根弹力绳就会失去弹性,最后难免会崩断。老邻居的房地产泡沫崩碎之后,经济一|夜倒退三十年,持续萧条二十年,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都出现了疲态,至今没有缓过来。”

“青年一代的幸福指数一直都被低估,在我看来,青年一代的幸福指数虽然无法直接得与经济形势挂钩,但却能够影响经济走向。青年一代的疲态如果成为定势,整个社会就会变得短视,届时,随着幸福指数的下降,乱象会滋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拒绝结婚,拒绝生子,影响力持续扩大的话,就是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连年攀升的自杀率、离婚率等等。”

张一鹤看着乔知予在他面前侃侃而谈,说的都是一些他听不懂的东西,这会儿才明白,他和乔知予之间相隔的那空茫一片的五年里,究竟隔了多少东西。

他甚至在想,乔知予对未来的规划是一早就有的,因为在高三的时候,乔知予就已经开始看经济学相关的书了,只是他从没注意到,或者说,他是注意到了,但从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

他以为乔知予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乔知予居然‘大闹天宫’了!

“我针对万商集团,或许最开始动这个念头的时候,有你的因素在内,但后来,纯粹和你无关。我只是做了一个研究经济学的人该做的事情,帮这个过度疯狂的行业降降温,万商只是起点,不会是终点。”

张一鹤这会儿实在不知道该同乔知予说什么了,他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万商如果倒下,会有多少人失业?而且就算倒下一个万商,还会有千商,百商站起来,除非上面的人出手,否则管不住的。”

乔知予挑眉,“我什么时候说要管了?我只是将那些超出经济承受能力之外的不规矩企业打掉,万商只是许许多多不规矩的企业中,最不规矩的那一个。在empower的计划中,房地产行业起码要打掉三个,万商只是第一个。”

“将别人钱包里的钱掏出来,放到自己的钱包里吗?”张一鹤看向乔知予的目光有点讽刺。

乔知予不以为意地笑笑,“是啊,这就是商业规则,每天都有几万家企业倒闭,倒闭的企业都只不过是技不如人而已,大家都是吸着别人的血站起来的,谁比谁更高尚?”

“我们讲的从来都不是仁慈,讲的是经济规则。empower对一个企业心狠手辣,这只是过程,结果是empower为那些被房地产行业薅羊毛的人解开了束缚,我觉得我做的是好事。”

她歪了歪头,又端起那杯半凉的美式咖啡来,道:“我觉得,你不应该把我当成强盗,我只是劫富济贫而已。”

“另外,你来找我说这些,无非就是想让empower给万商留一条活路,你放心,我们只吞掉百分之九十七,会余下百分之三,这是empower新定下的规则,折合万商的经济条件来看,还会有五十亿左右的盈余,足以支撑万商从良。如果万商还是要突破经济学的压力,我不敢保证empower会不会再来薅一次羊毛,毕竟empower的原则有两条,一是狼性原则,二是蝗虫原则。”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如果口袋里有五十亿,那绝对会欣喜若狂,突然高兴到脑充血去世也不是不可能,但对于一个资产曾经达到一千六百多亿的集团来说,资产突然缩水到五十亿,那种感觉就相当难受了。

张一鹤仔细想了想,empower对良心想可没有松手过,能新定下一条规则,给万商留3%的喘息机会,大概就是看在他的三分薄面上吧。

与乔知予在咖啡厅门口分别的时候,张一鹤问乔知予,“妖精,你不爱这个世界了吗?”

乔知予顿足片刻,回应道:“这世界早已物是人非。”

————————————————

金钱的力量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尤其是在一个号称基建狂魔的国家。

钱砸到位,地方很快就批了下来,工程队也很快就位,一个产业园区就如同搭积木一样,以让人目瞪口呆的速度拔地而起。

乔知予将自己没写完的那几篇论文写完,悉数投了出去,找医学部的李文山主任聊了聊招生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她已经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京大医学部也答应给她教授职称,她便能够带学生了,可还有一个问题她差一点点,手头没有项目。

学校有明文规定,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手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项目,才能带学生。

没有项目的话,拿什么保证自己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学生展开研究工作?

乔知予不缺研究经费,但这些研究经费基本上属于自费,不能用来招学生,她思来想去,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加入某个大佬级教授的研究团队,背靠大树好乘凉;

二是自己单独开设一处研究院,单独招聘硕士博士作为全职研究员,花自己的钱,给自己赚钱。

两条路的优势与劣势都很明显。

如果选择了第一条路,那她的发展肯定要受限,说不定还会被安排什么杂活儿去做,在项目的选择上,也远没有第二条路自由,但可以为她在体制内拼出职称来。

如果选择了第二条路,研究内容是自由了,可她在学校内的发展基本上就到头了。

当然,这两条路如果能坚持到尽头,不管是哪一条,都能一通百通。

李文山主任也给了乔知予建议,“小乔啊,你的科研水平很厉害,实际操作水平呢?我们这些搞医学研究的人,可不仅仅得会搞研究,治病也是硬本事,你如果没事的话,我建议你多去医院转转,找一个科室长期驻扎,多见一些病症,对你的口碑提升有好处。”

乔知予点点头,她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过程中,其实是有接触过临床医学手术的,比如基础切除手术与缝合手术,但若说水平,她自己都觉得心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拿起写论文的笔,就等于把做手术的刀放了一半下去。

她当初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如今这个梦想貌似已经与她相差千百里,真的变成梦里才敢想想的‘梦想’了。

为了‘找回初心’,乔知予在暑假期间去了京大医学部附属医院。

京大医学部的教授到了附属医院之后,直接就是主任医师的职称,等同于其它行业的教授级高工,不过她只能算是主任级医师,没有任何实权,可急诊科主任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乔知予选择的驻扎科室是急诊科——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科室。

放眼整个医院,只有待在急诊科,才最能长见识。

一进急诊科,那种紧张的气氛便扑了乔知予一脸。

医生基本上是跑的,护士基本上是吼的,病人不是正在哭就是刚哭完,乔知予寻到急诊科主任那儿,急诊科主任刚打算去做一台手术,哪里有时间搭理乔知予这种学院派,直接喊来了护士长林娜,让林娜带着乔知予在急诊科内实习。

吩咐完之后,急诊科主任就一溜烟地跑了。

乔知予看着谢顶老头子跑起来还挺精神,问林娜,“咱们科室这么忙呢?主任去做什么手术啊?”

“切阑尾。咱们这边一共四间手术室,天天都在切阑尾,切出来的烂尾都能堆满一垃圾桶了。”林娜护士长的话相当简单粗暴,并且极具画面感。

乔知予窒息了一秒钟,“怎么这么多切阑尾的?”

“这不是天气热了些吗,大家都在家里待不住,晚上扎堆儿的出去撸串和啤酒,图了一时爽,烂尾痛起来简直要命。对了,乔医生,你会切阑尾吗?如果会的话,可以给你安排手术。”

乔知予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时候,倒是做过几次切阑尾手术,但许多年不做,手早就生了,这会儿哪敢接?

“暂时先别给我安排,我在科里熟悉熟悉,之前都是在纽约的医院,回国之后还不理解咱们的设备和流程呢!林娜姐,手术室有什么新手术的时候,您能不能和我说一声,我先过去跟几台手术,熟悉一下流程。”

林娜一听乔知予不能上手术台,心里就泄气了一半,“这个不用我和您说,您自个儿在咱急诊科的医疗系统里都能看到,哪个房间的哪个病人由哪个医生下了什么医嘱,哪个手术室打算由哪个医生给哪个病人做什么手术,这些都有,您自己盯着就行。”

乔知予一脸惊讶,“国内已经这么先进了?”

林娜表现出一脸震惊,“国外还没有这种技术呢?”她看乔知予的眼神就仿佛是在看乡巴佬进城一样。

乔知予点头。

林娜将乔知予领进专家诊室,打开那台配给乔知予用的电脑,开始给乔知予科普。

“这就是咱们的医疗系统,你看着听诊器的标签,里面就是科室的资源配置,包括医护人员的排班以及病人的安排,还有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等等。”

“你看这个羽毛笔的标签,点进去之后,里面是咱们医院的诸多大佬做手术的视频,还有从别的医院拷过来的,是供医护人员临摹学习用的,你可以多看看。”

一听还有这个功能,乔知予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她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的时候,跟着鲍勃教授去私人医院做过一些实验,还激活过一个‘身临其境’的大礼包,不仅看书里讲那些手术安利的时候能体验身临其境,看别人的术式论文也可以!

想来看手术视频这种更直观的音像画面应该收获更多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