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
“江儿,江儿,醒醒。”
听到有人叫他,杨江睁开沉重的眼皮,熟悉的情景咉入了他的眼中。
一间漏水的房间,由木板四处拼凑的睡床,用石头彻成的窗口,破旧的绣针机。
然后!
杨江抬头看向叫他的人,充满慈爱的目光深处,藏着一丝丝担忧,手中捧着一碗不知道是水还是汤药,眼角也已经露出鱼尾纹。
“妈。”
杨江艰难的开口。
“哎。”
杨妈应了一声,眼睛红了起来,扶起杨江,用枕头放好,把他轻靠在床前。
“江儿,你可算是醒了,担心死妈妈了。”杨妈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了流下来。
“来,先把药汤喝了。”
杨妈轻轻吹散热气,递在杨江的面前。
“嗯。”
杨江感觉现在的头好痛,顾不上一切的来去因果,接过饭碗,将其中药汤喝了下去。
“妈,你先出去,我想好好睡会。”
“好。”杨妈说完,给杨江盖下被子,便拿着饭碗离开了房间。
在他的记忆中,他的妈妈有一次,也是这样的流泪,那是在他五年级的时候跟人打架。
因为同学们说他是野种,还说他没有爸爸,他气不过,所以和他们打了起来。
他和母亲一直相依为命,但是,这间房子却是爸爸留下的,只是在他三岁那年,父亲不知道去了哪里,这一去,再没有消息回来。
一过,就是八年。
杨江看了下身上的装扮,绿色的校服短杉和绿色的裤子,还有自己的身高。
拿来镜子,看了一看,眉清目秀,斯斯文文的小脸蛋,大大的耳朵,苦瓜般的小嘴,长长的头发,不仔细看的话,像一个女生。
以前一直有人说他小时候像女生,他不在意,这么一看,确实长的挺像小女孩的样子。
要不是下面长着个二弟,他自己都有点怀疑镜子中的这个人是不是女的。
随后杨江放下镜子,喃喃说道:“原来是这样,我重生回到了我十一岁的那个年代了吗?”
杨江掀开被子,脑海中浮现出,临死前看到的那道金光,莫非我的重生和他有关系。
金光的方向,好像是仙凤山。
正在杨江思考之际,杨妈又走了进来,穿着围裙。
杨江感到头痛,便问:“妈,我睡了几天。”
“五天。”杨妈道:“江儿,妈做好饭了,赶紧下床吃饭。”
“好!”
杨江穿好鞋,来到了饭桌上,看着菜盘里的苦瓜和一个煎鸡蛋,顿时鼻子一酸。
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他还不懂事,天天吵着要母亲买玩具,母亲替别人工作,一天才一百块,家里一日三餐都要母亲供给,还要出钱给他读书,买各种学习资料。
“来。”
杨妈夹了一个煎好的鸡蛋,放在杨江的碗里。
“妈,今天我的胃口不太好,吃苦瓜就行。”杨江笑了笑,将鸡蛋放在杨妈碗里。
杨妈摸了下杨江的小脑袋,笑道:“江儿懂事了。”开心的吃起饭来。
傍晚!
杨江将自己关在屋里,从小他的学习水平,就属于中等,不上也不下,每次都是六十几分,有时候刚刚到及格线,心里想着及格就好。
现在他可不能有这样的心态,将从小到大的书籍全部搬了出来,一一复习。
一天又一天。
老师、同学们渐渐发现杨江好像变了,变的沉默寡言,不再与人说话相处,只是一味在看书。
变化最大的是,杨江带上了一副黑框眼镜。
终于迎来了期中考试。
女老师金灿莹是杨江班上的班主任,最先注意到杨江不是她,如果说杨江带上眼镜后,第一个注意到了,一定是她,因为她也带着眼镜。
之后。
金灿莹一直在关注杨江这个学生,发现杨江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在看书,越发引起她的好奇。
这次,期中考试,就让我看看你每天都在看书学习的成果吧,金灿莹这样想着,一边在班上巡逻,观察各位考生,以防有人作弊。
“单词题,填空题,古诗题,造句题,作文题。”
杨江仔细看了下,先写作文,以前的习惯也是先写作文,剩下的慢慢写,如果先写别的,根本来不及完成一篇好的作文。
重生过来的杨江,一篇感人的文章,简直是手到擒来,十五分钟后,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是各种题目。
半个小时后,杨江在金灿莹老师惊讶的目光中,离开了教室。
金灿莹看了一下卷子,瞳孔一缩,心里无比震撼,竟然全对了。
至于作文,她根本不用看,因为以前杨江每次及格,都是靠作文拿分,五十分的作文题,他总能拿四十分以上,让金灿莹对他这方面的天赋,极为惊讶。
拿着卷子,金灿莹看着杨江离去的背影,首次升起了好奇,是什么让他变化的如此之大。
杨江回到家中,开始计策如何赚钱的事情,前世的经历,让他的经验丰富,要赚钱的话,方法太多了。
走出房门,杨江来到大路边,看着地上的碎土,前世大概到他六年级的时候,大路才会修水泥路,不修的情况下,台风一来,大路简直就跟洪水没什么区别。
他的所在,是一个村子,村子里满打满算不过两千人,极大部分的人属于贫困家庭,他家里正好是一个。
不过能改变村子命运的,只有两辆公交车,让村子里的村民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赚钱,一般村里的村民出去跟人捕鱼,回来后,都已经重建了的房子。
杨江从小就极为好奇,现在他才知道,捕鱼的工资虽高,但忍受不了长期待在海里,也赚不了钱,一般坚持下来,一年几万,几十万都不是梦想。
看来他村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坚持了下来。
杨江淡笑一下,看到公交车来了,急忙跑上去,就要交钱。
“身高不到一米二,免费。”坐在开车座位上的司机师傅淡淡说道。
“谢谢叔叔!”
杨江说了声感谢,便找个地方坐好,这才想起,以前村子的公交车是有这个规矩,这无疑给了他很大的方便。
不过,五年级了,身高不到一米二,着实让杨江苦笑,因为家庭原因,前期供不上营养,身体越发瘦弱,更别说长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