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重生中考后 > 第47章 第047章

第47章 第047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047章

赵国昌被气病也是迟早的事情, 在他那个圈子里,左右逢源是常事,做人圆滑到堪比泥鳅的也比比皆是。然而,有时候真不是情商的问题, 而是你值不值得被人这么对待。

早之前, 赵国昌也称得上是前途无量, 当然跟那些真正官场上的老油条肯定是不能比的。可他们这儿, 就一个小市区,别扯外面了,跟省城都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基本上, 像这种小地方,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 一步一个脚印, 稳步往上走, 那是迟早的事情, 以他原先对自己的规划, 到退休时, 怎么说也能混个副局长了。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机遇了。

撇开那些不确定因素不提, 反正赵国昌怎么也不会想到, 人到中年, 还能被一撸到底。

他想不到也实属寻常, 像他这种普通人家出身的, 没什么背景,全靠自己打拼的人,很是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像经常三五同事聚在一起吃个饭,或者受邀请参加个酒局,都算是正常的。至于收礼,逢年过节送点儿礼物再正常没有了,当然他也很清楚,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碰的,像直接收钱,绝不行,涉及到违法之事,也绝不敢轻易碰触。

然而,都已经这么小心翼翼了,他还是栽了,栽的方式出人意料的离奇。

甭管原因如何,反正他现在已经栽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眼瞅着被一撸到底,周遭的人毕竟都是老滑头了,哪怕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明面上还是挺敬着他的。像偶尔有杂事摊派下来,直属的领导都会让刚入职的小年轻去做,很少会指使他。当然,杂事是这样的,真要有什么重要任务也没他的事,给他的感觉就仿佛自己被供了起来,一天到晚什么事情都轮不到,彻底闲了下来。

兴许有些人对于这种成天闲得发慌的工作很是向往,可赵国昌真不是,他还是想起复的,毕竟他的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机会,依旧能凭着功劳继续往上爬。

可惜,什么机会都没有。

眼瞧着各个高中陆续开学,很快就连中小学也该面临学生返校或者新生报到的事情了,整个教育局里都忙得四脚朝天,唯独他一人,闲得几乎要长毛了。

主动去求工作吧,人家一开始还是挺客气的,表示也忙得过来。多去几趟吧,直属领导就有些不大乐意了,表示他只要安守在办公室就可以了。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以后,对方也跟着不客气了,直截了当的明说了,让他安分点,该给的工资照发,该有的福利绝不会少他的。

赵国昌差点儿被人用这等不客气的话给砸懵了,偏偏他还无能为力。

凑巧的是,今年的夏天格外得炎热,热得叫人心里发慌,整个人都好似火烧火燎的,难受得要命。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睿的分班情况彻底明确了,赵国昌一个受不住,就直接病倒了。

好在,单位那边还是很客气的,表示既然病了,那就赶紧去医院看病,该检查的检查,该治疗的治疗,一应的医药费那是都可以报销的,假如情况严重的话,也可以直接住院治疗,他们这边给批病假,工资照发。

换个人就该感动了,可惜赵国昌完全不感动。

算下来,其实从事发到现在,也不过才两个多月的时间,赵国昌却觉得日子从未有过的难熬。偏生,他妻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还算凑合的工作,因为尚在试用期,不可能请假来照顾他,不得已,他只得向亲妹妹求救。

赵秋萍还是挺空的,因为她有个能干的婆婆在,加上女儿也大了,哪怕学习成绩叫人操心不已,可自理能力却是比同龄人要强上很多的。

像平日里,没到双休日,袁艺都会自己主动换洗床单被套,也会打扫自己的房间,跟她奶奶一起去菜场买菜,回来鼓捣各种吃食。

在赵秋萍看来,女儿除了成绩糟心外,别的真是样样都好,她甚至觉得,将来女儿就算去外地上大学了,也完全不用费心,因为看起来,除了厨艺欠佳外,女儿的自理能力是真的很强。

得亏袁艺不知道这一茬,不然她一定……emmmmmmmm.

接到了大哥的求救电话后,赵秋萍跟婆婆打了个招呼,很快就去了医院。

赵国昌的病情不算严重,应该是心情不愉加上天气太热导致的中暑和上火,又因为他也不算年轻了,才会一下子受不住,病倒了。

据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想住院就住几天,横竖现在床位也不紧张。不想住院,也可以直接出院回家休息,只要每天按时吃药,隔天来挂瓶水就可以了。

兄妹俩商议了一下后,决定还是先住个院观察一下,至于一日三餐,苗静工作刚弄好,又要管赵睿,实在是没空,就由赵秋萍帮着送。其实也就是午饭和晚饭,早饭托人买一下就好了,晚上也无需陪护,跟其他病人比起来,赵国昌还是很省心的。

赵秋萍觉得没什么,尤其是在跟医生聊了之后,很是淡定的回家去了,只每天往医院跑两趟,别的确实不用她操心。只是没想到的是,赵国昌这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及至袁艺快开学了,还没出院。

这下,连袁艺都觉得不对劲儿了。

在她的记忆里,起码学生时代,她大舅挺健康的,没听说生过什么病。当然,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不算,毕竟人家也不可能事事都跟她说。可像住院这等大事,她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呢?尤其,现在都大半个月,将近一个月了。

袁艺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她当然没提上辈子的事情,只问大舅到底是什么病。

一旁的袁老太也凑了过来,这看不惯是一回事儿,到底是亲戚,总不至于盼着对方不好。

赵秋萍满脸都是无奈。

“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他自己想不开。心病啊……”

可不就是心病吗?原本自诩成功人士,偏偏人到中年前途最敞亮的时候,遭受了致命一击,能看得开的人真不多。更要命的,还是家里人的态度。

赵秋萍本来不想说的那么清楚,可瞎糊弄女儿倒是无所谓,她做不到敷衍婆婆。

不得已,她只得开口解释了起来。

“小艺她大舅吧,打小就心高气傲的,毕竟他是家里的长子,小艺她外公还在世时,也特别看重长子,老传统老思想嘛,就觉得长子应该顶门立户,小儿子宠点没啥,女儿更是只需要疼着宠着就成,又不指望有多大出息的。结果你大舅……心气太高了,一下子栽了那么大的跟头,就有些受不住了。”

袁艺外公是在她上初中时没了的,所以相较于全然没有任何印象的爷爷,袁艺对外公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记忆里,那是个成天乐呵呵笑着的老人,很多人都说他是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可袁艺对他的感观倒还是不错。那是因为,外公虽然确实在思想方面重男轻女,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女儿赵秋萍,还是对外孙女袁艺,都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宠着的。

真要算起来,这个老人应该是最最传统的那种重男轻女思想,觉得儿子一定要有出息,毕竟将来是家中的顶梁柱,至于女儿,因为迟早是要嫁出去的,此时不疼,难不成等嫁出去了再疼?甚至于,小时候袁艺和赵睿一起犯错,挨骂的永远都是赵睿,哪怕他年纪比袁艺小,在外公看来,男孩子就该顶天立地,女孩子就算长大了,那不一样还是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姑娘吗?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舅平日里说一不二的个性,他习惯了掌控别人,也习惯了家里人全都以他马首是瞻,更重要的是,他的事业还是很成功的,不光在家里是老大,在单位里也是个受人尊重的领导。

而现在……

袁老太听完了之后,只感概道:“老话说的好,心病还要心药医,还得他自己看开些。”

也许在外人看来,没什么看不开的。毕竟赵国昌就算从主任的位置上下来了,他又不是犯了原则性错误,工作还是有的。收入尽管减少了些,不过大体上变化不大。只是这么一来,除了灰色收入彻底没了外,最大的差距大概在于心理压力了,这个确实没办法。

袁艺是这么猜测的,可她又能怎么办呢?

没想到,赵秋萍在犹豫再三后,又说了一番话:“我大哥他……其实,睿睿的分班名单出来后,我大嫂还是心疼睿睿居多,觉得都是当父母的没本事,不能给孩子保驾护航。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有时候我也在想,要是我能耐点,是不是当初就可以送小艺去二中了,三万的赞助费是很高,可再高昂也没有孩子的前提来得重要,总觉得对不住孩子。”

“妈!”袁艺惊呆了,不是惊讶于她妈还没放弃她,而是,“没考上二中是我自己的错,跟你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做对不住?如果说,高中还能花钱买,那大学呢?毕业后找工作呢?就连国家也只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也规定了孩子成年后父母就对孩子没义务了,你哪里对不住我了?”

“这不是……算了,不说你的事了,还是说睿睿吧。”

“睿睿又怎么了?他又不是会闹腾的人。”袁艺更不明白了,说白了,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赵睿都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的人生与其说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如说是被父母强行推着往前走的,就连往哪个方向走,走几步做什么,都是被提前规划好的。

“刚我不是说,你大舅妈觉得对不住睿睿吗?毕竟这个事情,从头到尾跟他真的没什么关系,他也是听父母的话,才去实验一班的。然后,这不是分班了?他就说,其实去哪个班都没关系的,反正他在实验班也跟不上,去普通班挺好的。”

袁艺还是没明白过来,一头雾水的说:“对啊,睿睿不是打小就这么个性子吗?我早就说过,他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的。”

赵秋萍哭笑不得看着袁艺,她就知道女儿未必能明白她的意思,倒是袁老太,一下子悟了:“那小艺大舅确实要被气倒,当爹妈的费劲千辛万苦,才把孩子塞到实验班里,结果他一句‘去哪个班都没关系’,这不就是说,先前花费的一切心血,全都白费了吗?难怪生气,难怪病倒……还不能怨孩子。”

听袁老太这么一说,袁艺也懂了。

没当过父母真的不知道这种感觉,这就好比付出一切只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结果孩子给你来一句,一样啊,没差啊,你气不气?更气得是,赵家为了这个事情,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

比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更叫人深感无力的,大概就是赵睿这种对外界几乎没有任何感觉的人了,真的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说不出来的心累心堵心塞。

“所以你大舅现在除非回家拿东西,不然都不想回去了,就是心里不舒坦。可这事儿,旁人也不好开导,只能等他自己慢慢想通了。”赵秋萍叹着气说。

袁艺觉得,事情可能会比赵秋萍想得还要糟糕,假如她大舅一直郁郁不得志,难免不会就此钻了牛角尖。

尤其是,父母父母,其实父亲跟母亲是不一样的。妈妈可能是最爱孩子的,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可当爸爸的,极有可能将自己和事业排在前面,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会全心全意的爱而已。

不过……

就赵睿那性子,只怕完全感受不到。

这就比较尴尬了。

_(┐「ε:)_

**

转瞬,就到了博雅高中开学的日子,袁艺提前一天把做完了的暑假作业放进书包里,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早饭后,这才离开了家。

九月一日是开学日,也是可怜的程飞跃生日。

袁艺一度认为,她大姑最能耐的就是在开学日生下了程飞跃,直接导致那货就算毕业后也兴不起过生日的兴致来。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每次过生日,都会想起被开学所支配的恐惧,毕竟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无比讨厌过生日,甚至期待生日这天永远都不要来。

惨绝人寰的惨。

可惜的是,哪怕身在一个学校,除非袁艺特地去高三年级段的教学楼去找他,不然根本就联系不到人。博雅的校区不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大姑太狠了,直到现在也没把手机还给程飞跃。

不过,袁艺倒是不担心她哥,她哥才是真正的聪明没用到学习上的人。

想想上辈子,她掏空了家底上了二中,每学期光是各种补习家教的费用都吓死人了,更别提她高中三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睁开眼就去上学,连着三年没有在午夜十二点前睡过觉,就连寒暑假都沉浸在书海之中,真的是豁出去命去念书。

结果,她拼死拼活差点儿把命给搭上,才堪堪够到了三本录取线,惨到连她妈赵秋萍都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了。哪怕她稍稍不用功点儿,那还能责怪一两句,可事实上……

再看程飞跃,他中考成绩比袁艺差多了,直接绝了买分上学的心,丢到了博雅任凭他浪了两年,及至快高三了,袁大姑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管教起儿子来。那一年里,据说程飞跃瘦了足足二十斤,然后差十分就够到了二本录取线,最后上了个省内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三本院校里的热门专业。

从这个事情上,袁艺看出了人跟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所以,她真的一点儿也不同情她哥!!

……

早到的高二一班的同学,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大班长杀气腾腾的走进教室。

原本闹哄哄的教室,在那一瞬间,安静如鸡。

袁艺的同桌仍旧是步莲,换做平时,这个话唠早就拽着袁艺叨叨开了。可眼下,看到袁艺如同大魔王黑化般的样子,吓得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嗷嗷叫着去后面收暑假作业了。

后排的同学快哭了。

“等会儿等会儿,我就快抄……写完了。”

“你先去收别人啊,最后再来收我的好不好?我就差两篇作文了。”

“我还差十页作业……完了完了,老师会不会给我打出屎来啊!救命啊!”

就算安静也安静不了几秒钟的活宝同学们,很快就又是各种东鬼哭狼嚎。

想也是,假期里玩疯了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别说博雅了,只怕市一中都有不好好写暑假作业的人。只是,不管怎么样,作业还是要交的,且必须在班主任邱老师过来前上交,不然……

后果不堪设想!!

袁艺目光深沉的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唬得刚恢复活力的同学们再一次噤若寒蝉,生怕她突然一个变身,直接来个团灭。

哪知,袁艺看了一圈后,径直起身出了教室,看她去的方向,应该是办公室。

等袁艺一走,同学们瞬间满血复活。

“班长这是怎么了?瞧着怪吓人的,那眼神,看着跟我妈似的。”

“对对,老母亲看不争气蠢儿子的表情就是那样的。”

“你找打是不是?就算班长不在,你确定没人告黑状?哎哟!我又没说你,你打我干什么?”

就在班里一团乱的时候,袁艺已经进了办公室,找到了邱老师询问今天要做的事情。

一见到袁艺,邱老师就很痛快的给了她一沓东西。

“课程表,本学期活动安排,社团招新,学生会竞选……你看下吧,再安排同学去楼下领新书。还有,今年除了原本的体艺课外,还会适当增加一些其他课程。另外高二、高三都会进新老师,我们班的话……”

邱老师阴测测的笑了:“我们班是我特地跟教导主任求来的,是校长高薪挖来的名校名师,作为专门的课程指导,给我们班每个同学量身定做课程安排,狠抓成绩。”

袁艺吓到吃手手。

上辈子,她不太清楚博雅高中的事情,毕竟自己的学业都忙不过来了,谁有那个闲工夫却管别的学校?就算那是她哥的母校,她也没这份闲情逸致。因此,她完全不知道,博雅到底走的什么路数,只依稀记得,博雅的画风跟其他高中完全不同。

“邱老师,您的意思是……”

“我想,很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困惑吧?就是明明努力学习了,却总是没办法有效的提高成绩。而周围的人却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说,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用功,只要用功苦读,哪里会成绩不好呢?不然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一定是学习方法不对。可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袁艺沉默了,因为这些话全中红心。

“其实,我们学校的同学,普遍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从进入博雅的那一刻起,大家想的就是,能考上三本就不错了,假如能上二本,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可要说详细点,多数人都是很懵的,就想着分数越高越好,没想过怎样有效的提高分数,什么分数对应什么学校,或者在有限的分数里,如何尽可能的挑选一个好的学校……这些问题,开学后老师会给你们一一解答,谁说我们博雅一定出不了优秀学生?”

“好。”袁艺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接过邱老师给的一沓资料,离开了办公室。

袁艺并没有提前剧透,只是依着惯例,将课程表贴到了黑板旁边,又指挥体委带领男生去楼下领书,劳动委员则苦哈哈的找人跟着打扫教室,毕竟就算放假前打扫过了,时隔两个月,肯定也是需要再次打扫的。

至于学习委员方静同学,则从到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停的原地爆炸,只差没有炸成烟花了。

“放假两个月!不算刚考完那几天,只算七八月份,那也有六十二天!一共就这么点作业,居然到现在还没完成,你们假期里都在干什么?”

“作业很多?你以为我们的作业是不一样的吗?不都是两本暑假作业本,十篇八百字以上的作文,三篇读后感,以及三篇英语笔记吗?一模一样的!!”

“两本暑假作业本一共六十页,你就算每天写一页,也有两天无所事事!十篇八百字的作业,就算它八千字好了,每天只需要写一百三十个字!三篇读后感加三篇英语笔记,很难吗?你只要每天写一页作业,写最多两百个字,就能完成所有的暑假作业,这些全部完成,一个小时需要吗?”

“整整一个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六十二天,一千四百八十八个小时,你最多只要写六十个小时的作业,还有一千四百二十八个小时可以痛痛快快的玩耍,你居然告诉我,没写完!!!!!!!!”

忙着补作业的同学们:………………

女侠饶命。

┭┮﹏┭┮

袁艺给其他班委布置完任务,回过头就看到学委快要拉着没写完作业的同学一起同归于尽了,饶是自认为胆大包天的袁艺,都不由自主的怂了一下。

遥想当年,方静刚入学的时候,还是个文文静静性子非常内向的小女生。结果,这才多久,就变成了脾气火爆的喷火暴龙。

接收到来自于同学们的求救信号,袁艺默默的把头扭到另一边,权当什么都没看到。

同学们,从你们没完成作业的那一刻起,就该知道学委要怼死你们了。

惨是挺惨的,简直就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可怎么就叫人忍不住产生了一种名为幸灾乐祸的情绪呢?

嘿嘿嘿。

开学第一天,照例不会有什么重要事情。也是巧了,今年的九月一日是周四,所以学校安排一号报道,二号开学典礼,三号和四号又是双休日休息,等五号也就是周一,正式开学上课。

与此同时,已经升级为老油条的高二学生们,将要承担起本学期的各大校园活动,其中就包括了下周举行的社团招新,以及紧跟在社团招新之后的学生会干部竞选事宜。

高三学生开始退出了活动舞台,不过他们也不是全然放手,假如高二的学弟学妹们闯了祸,他们还是会帮着收拾的。一直会帮忙善后到元旦晚会,过了这一天,哪怕高二学生捅出了天大的篓子来,他们也会撒手不管。

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即便注定了要闯祸,那就干脆在学校里将各种错误都犯一遍,不管怎么说,老师和学校领导都是宽容的,就算再怎么折腾都不会出大事。等以后,毕业了走上社会了,就知道该怎么避免各种错误了。

这个时候,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末日近在眼前,欢欢喜喜的上交了暑假作业,抄完了课程表,领到了新学期的新课本后,又简单的打扫了一遍卫生,这就各自散了。

临走时,还不停的跟同伴说着下周的社团招新,因为班上多半学生都参加了社团,很多还不止一个。在高三学生逐渐退出后,他们几乎都升了官,纷纷畅想着下周要招募多多的小弟,也好享受一把大领导的美好感受。

想法很不错,就怕真的招来了新生后,被那帮熊孩子瓜娃子给气死。

袁艺没打算在兴头上泼一盆冷水,就让他们先乐呵几天,反正好日子已经不多了。

“班长,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们?”学委是第一个发现异常的,因为其他同学散去后,照例班委要开会。而学委方静就坐在袁艺身边,加上她这人既聪明又敏感……

不过,这也不能改变其他班委太迟钝的真相。

“什么什么?是不是学校又要举行新活动了?艺术节?校庆?还是秃校长准备再来干一票大的?”班委们兴致勃勃的问袁艺,一个两个都想得贼美好,在他们眼里世界一直都是缤纷多彩的,学校老师对他们也都是真爱。

学委方静并不这么想:“如果是好事,班长为什么不说?明显就是坏消息,说不定还是噩耗级别的。”

换个人敢这么说,早就被体委他们群殴了,可惜说这话的人是方静,除开袁艺之外,全班最不能得罪的人。

没错,在很多人看来,真的是宁可得罪老班,也不能得罪班长和学委。原因倒是简单,毕竟班主任邱老师已经人到中年,不会跟他们这帮小屁孩子一般见识的。而班长和学委……

一听说很可能是噩耗级别的坏消息,其他班委都沉默了,极个别还是希望袁艺说的,但更多的则已经怂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吧,听说校长高薪聘请了名校名师来我们学校教学,主要针对的肯定是高三学生,不过嘛……”袁艺笑眯眯的看着一脸紧张的班委们,“邱老师记挂着我们班,所以我们班应该就是高二年级段的试验品,能够提前享受到高三年级的待遇。”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刺不刺激?

这回,就连学委方静都沉默了,更别说其他人了。不过,大家的自我调节能力一直都很不错,在短暂的心如死灰之后,纷纷恢复了正常,并表示要在散会后,第一时间跟班上的同学分享这一“好消息”。

共患难的好同学们,怎么能瞒着消息不说呢?

袁艺倒是没再折腾可怜的同学们,不过等她第二天一早来到班级时,就看到一群蔫了吧唧的同学们。

熊猫眼都不算稀奇了,更多的则是一脸的生无可恋。

所以,才上高二就要提前体会到高三学生的绝望了吗?要是整个年级段都这样,他们倒是没话可说,可只抓着他们一班不放……

麻麻,我想转学QAQ

好在他们及时想起,博雅高中就算再怎么可怕,都一样生活在人间,反而其他的高中,撇开职高技校不提,全都是活在炼狱火海里。

两害取其轻,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博雅得了。

就在袁艺他们的开学典礼结束,高二学生忙着下周的社团招新,顺便哀悼自己的好日子即将结束时,市一中却已经结束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

谁叫他们比开学日提前了一个月开学呢?所以,月考成绩也差不多该公布了。

苗静照例给小姑子赵秋萍打电话,经过了上次袁艺的大爆发,她已经不管袁艺的成绩了,不管不问不理会。可架不住她现在没几个人能说话的,所以一有事情,还是会选择给赵秋萍打电话。

两个事情。

第一是赵国昌终于出院了,倒不是真的痊愈了,而是他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本来是忙得要命的,一下子变成了闲得要命,他又不是老到不能动弹了,自然受不住。因此,等稍稍好了点儿后,就主动回去上班了。

第二则是赵睿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了。本来,苗静以为儿子去了普通班,尤其去的还是十五班,成绩能稳住不落后就算不错了,没想到的是,赵睿这次居然考得还不错。

月考的卷子是每个学校自己出的,所以不能跟其他学校比,因此苗静这次是纵向比较的,也就是拿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跟这次的月考成绩对比。

赵睿不光分数提升了一截,连名次都往前冲了许多。

全年级段第七百八十五名。

这个名次,兴许乍一看真的挺一般的,可别忘了,他先前一直在一千名左右晃悠,哪怕文理分班以后,也从未取得过这么好的名次。而根据市一中历年来的划档,前三名是很有可能考入清北的,前五十名能进全国范围内的知名高校,前两百名考取211、985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前六百名,基本上就是笃定能考上一本的。

剩下的,则要看具体情况了,像七百多名,不是不能上一本线,就是学校的知名度会差一些,也极有可能会被丢去很冷门的专业。可要知道,赵睿先前的成绩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哪怕有进步也特别小。现在,他一下子进步了很多,难免不让他妈欣喜不已。

照这个情况下去,还有整整两年时间,冲到年级段前六百名的概率还是很高很高的,只要能够到一本录取线,那也不枉费了家里人付出的诸多心血。

电话那头,苗静都快哭了,赵秋萍连忙安慰她,好一阵劝慰后,俩人才相继挂了电话。

回头,等袁艺回到家,就听说了这个事儿,她倒没什么感动不感动的,因为上辈子,赵睿考的就是一本啊!

虽然因为过分数线并不多,选择的余地也不大,考虑到他自理能力不怎么样,加上省内大学在录取时,会对本省生源所有优待,所以赵睿填的是本省的一所大学。同时,也因为分数不太够,选的专业是有些冷门,不过考虑到他将来不会外出工作,肯定会考公务员后,专业稍微冷门一些,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袁艺边听她妈叨叨,边在心里道,看来赵睿就是个心大的,家里出再大的事情,也完全影响不到他。

赵秋萍倒不觉得是因为赵睿心大,她反倒认可了袁艺先前的观念。

“看来,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话真没错。睿睿在实验班压力多大啊,现在去了普通班,这不就进步了?想想也是,老师一个人要管一个班那么多学生,哪里顾得过来?睿睿又不是那种会强出头的人呢,还是在普通班好,他成绩出挑,老师肯定注意得到他。”

关心完娘家侄儿,赵秋萍也没忘夫家侄儿,就问袁艺:“恺恺怎么样了?他们也该月考了吧?”

“高一不是得先军训吗?就算开学比我们早,估计也早不了多少的,第一次月考的时间应该跟我们差不多。”

“那他跟得上不?”

这个袁艺还真不知道,谁叫她上辈子忙于学习,哪怕得空了也是写卷子上补习班,还真就没关心过其他兄弟姐妹的学习情况。唯一稍微了解的估计也就是赵睿了,那还是因为大舅妈会隔三差五的主动汇报情况,其他人的话,她也就知道最终的高考成绩。

像她哥程飞跃,差一点点就考上了二本,当然最后念的还是三本院校,不过选的专业还不错。

堂弟袁恺,最后考的是国内Top10的名校热门专业,本科毕业后,自己联系的国外大学,全程奖学金攻读,没花家里一分钱不说,居然留学归国后,还带了一笔不小的存款回来。袁恺家的条件要比袁艺家好,所以等他归国后,家里帮他买了房子安顿了下来,他本人则就职于一家外资企业,在袁艺重生前,已经成为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

至于他高中时期能不能跟得上学习进度……

袁艺表示,不知道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