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独上西楼(下)
藏书阁一层放的是文科典籍,二层放的是武科典籍,三层则是各种农工图册,姜舞没有在一层做过多的停留,而直接上了二楼,他考上的文科,但是叶城那天可从来没说过文科的学生就不准修行,更没说过不准来二层看书,他反倒是说过只要是藏书阁的书,书院任何学生都可以随意翻看。
二层武科的书比一层文科的书少了很多,零零总总摆在几十个书架上,姜舞并不急着翻看,而是从头到尾走了一遍,他发现所有这些有关修行额书籍都是按照时间来摆放的,最外面的书都是整整齐齐的线装书,往里面一点就是包背装、经折装的书,再里面则是竹简木椟,而再最后一个架子上,姜舞竟然看见了几块骨头,他凑过去一看,这些已经发黑的骨头上竟然刻满了奇形怪状的符号。姜舞看着这些书,叹为观止地摇了摇头,他没想到竟然从上古时起,人们就已经知道修行这件事情了。
姜舞走完之后,重新来到了离门口最近的一个书架前,他找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本名为《修行辑要》的书,这本书已经被翻得卷了边,不知道有多少代书院的人看过这本书。姜舞把书抽了出来,靠着书架席地而坐,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前半部分讲的是一些有关修行的基本问题,和左丘叔给他的无名书大同小异,但是慢慢地他就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无名书说的是人要先将天地之气聚于气海之中,然后通过经脉运送出来,变为水、土、火三种元素,可以说是修行者只要把气聚起来,就可以同时演化成水、火、土三种元素为自己所有;但是《修行辑要》说的是练出气之后,只能以气为基础,练出一种元素,熟练掌握之后才能循序渐进掌握第二种元素,而且《修行辑要》提到的元素不是三种,而是有五种,和无名书里面的水、火、土比起来,还多了金和木两种。总而言之,无字书强调的是气生万物,而《修行辑要》强调的是万物相克。
姜舞又从书架上取了几本修行的入门书,例如《斗技汇编》、《掷技法记》,他发现里面讲的修行方法竟然都和《修行辑要》如出一辙,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左丘叔给的这本书的作者太懒,所以省略了两种元素吗?
不过这个问题是以后要烦恼的问题,姜舞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把气海聚起来,也就是如何进入修行的第一个境界——立气,这个境界是修行的第一道门槛,只有进了这个境界,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气海立起来之后,修行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练出不同的招数,这些招数被统称成“某字诀”,例如火元素中的“焱字诀”,水元素的“沝字诀”,土元素的“坤字诀”等等,这些字诀难度不一,威力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你的气海越大,练出来的字诀的威力也就越大,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字诀也就越多。看起来修行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但实际上只要你登上了修行这座大山,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想创造什么样的字诀完全由修行者自己决定。
但是另姜舞感到失望的是,这些书提到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冥想,至于如何冥想讲得也十分地笼统模糊,总结起来说就是两点,一是要有天赋,二是要有机缘,二者缺一不可。就拿当今第一的斗技大宗师、剑阁阁主宋清来说,十二岁修行的第一年就把气海立了起来,十三岁进入不惑境界,十七岁即成为知命上界强手,而现在年方四十,就已经是耳顺上界的大宗师了,离从欲境界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姜舞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修行辑要》之后,就盘腿开始进入冥想,他易如反掌地放空了自己的脑海,易如反掌地进入到了那种飘飘然的状态中,他感觉到周围多了很多流动的气息,这些气息在他的引导下逐渐靠近了他的身体,朝着腹部的某个地方汇聚而去,但是这些气体只能在姜舞周身飘荡,却如何都无法进入到体内,虽然如此,但是姜舞还是觉得很舒服,他此时此刻就像躺在温暖的水中一样,渐渐地,他又一次舒服地睡了过去。
等姜舞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竟然已经是傍晚了,没想到不知不觉当中他竟然又睡了一个下午,这次他很肯定自己睡觉的时候一定是做了梦的,但是任凭他如何努力地回忆,都想不起关于这个梦的任何细节。姜舞除了感觉到全身发热之外,这次还感觉到腹部在隐隐作痛,他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气海吗?
就在这个时候,姜舞的肚子竟然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接着一阵强烈的饥饿感侵袭而来,突如其来的空腹感让他差点倒在了地上,看来修行不只是需要脑力,更需要体力。姜舞收拾收拾东西,就走出了藏书阁,然而就在他的脚刚跨出藏书阁的门槛时,一个轻微的动静传入了他的耳朵,因为藏书阁空无一人,所以这声响动格外的清晰,姜舞警觉地回头朝里望去,但是除了一排排书架之外,他却看不到其他的东西。姜舞小心翼翼地走朝着发出声音的位置走了过去,太阳这时已经快落山了,所以藏书阁里显得格外地阴暗,让姜舞不禁把腰间的短刀拔了出来,紧紧地握在手中。
还没等姜舞走到地方,不知从哪里就钻出了一只老鼠,嗖嗖嗖地穿过一排排书架,跳到了窗外,姜舞先是一愣,接着自己摇了摇头就笑了,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走出藏书阁的姜舞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从天花板上跳了下来,他默默地看了一眼姜舞的背影,就矫健地从藏书阁二层的窗口跳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