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古代钉子户
第281章 古代钉子户
阿里海牙道:“大汗不用费神去分析了那南人只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如果两军再次相遇还得看我无敌之铁骑臣斗胆请求大汗给臣一万精兵臣立即南下去夺回阳家镇”
忽必烈似笑非笑地看着阿里海牙道:“阿里海牙你知道我蒙古铁骑为何被称作无敌之师吗”
“当然知道”
“那你讲讲”
“大汗那是因为我蒙古铁骑的骑射能力天下第一”
“这点沒错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根本阿里海牙各位爱卿我蒙古铁骑之所以号称天下一等一的骑军是因为我们的骑军改变了以往骑军的传统军事思想那么这点是如何做到的呢先祖成吉思汗及其手下的追随者们在初期时都不懂兵法不懂行军布阵之道甚至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然而却最终统一了蒙古部落为今日的蒙古帝国奠定了基础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本汗可以明确告诉各位先祖成吉思汗等人在军事上的成长就是得自于战后的分析讨论会每次大战之后先祖及手下大将们最先讨论的不是胜负而是这场战争的得失也就是说他们的先生就是战争众位爱卿明白吗”
“臣等明白”
“恩”忽必烈神情严肃道“阿里海牙今日之会议本汗令你只听不言否则将你驱逐出去”
阿里海牙“啊”了一声见忽必烈不像是说笑哪里还敢冒犯小声道:“是大汗”
蒙古朝中另一位汉人名将张柔道:“南朝的偷袭方案准备充分虎驰的应对方案也基本上沒有大碍唯一出现的变数应该是那位剑手否则倒还是有一线机会的从这点可以看出宋人的这次筹划者是位高人也”
郝经道:“如果说南朝剑手來自临安那就只会有一种可能”
“帝师请言”
“大汗臣认为这次战役的真正筹划者是宋廷而不仅仅是夏贵”
忽必烈想了想问道:“董大你怎么看”
被忽必烈称作“董大”的汉人将领正是其亲信统军副使董文炳在所有将领中得此名号的也仅此一人而已即便如蒙古族将领也极尽羡慕
“大汗臣也赞同帝师的说法此次战役完全可以看作是宋廷的筹划扬州军的配合也证明了这点自南朝小皇帝登基以來南朝的军情也发生了变化原以贾似道为首的枢密院似乎正在被军务院所取代臣认为这场战役的筹划者应该就是南朝的小皇帝而來自临安的剑手臣估计就是南朝的御前侍卫臣也十分赞同史大人的看法我朝各军需要重新审视南朝军队的格局了数年前南朝虽然拥有王坚、张珏、夏贵等一大批名将但因失去了孟珙的统一指挥宋军并不会对我朝造成多大的阻碍但是如果宋廷小皇帝就是张大人所言的高人那就务必要引起大汗的高度重视了臣以为这次阳家镇战役是南朝军事从防御走向进攻的分水岭”
阿术赞道:“董将军高见一支军队最关键的就在于其统帅最近南朝的军队改革也是如火如荼地在展开从这次他们竟然主动出击來看小皇帝也是野心勃勃啊”
“父汗儿臣以为现在的南朝小皇帝才是属于正常的”
忽必烈有些不明道:“真金此话何意”
“父汗南人的江山自一百多年前被金人占领后南朝皇帝便一直偏安一方小皇帝之前有五位皇帝虽然偶有收复故土之心也有收复之力但屡次错过战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心理有些有些扭曲吧儿臣也不知道该用哪个词來形容他们的心态按照常理來说家园被他人所占我辈自当死命夺回但是直到小皇帝登基儿臣才觉得南朝有了这种收复故土的心思而这才该是正常人的想法吧”
忽必烈笑道:“真金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南朝赵禥的行为难道就不会是三把火吗要知道其老皇帝也有过端平入洛的经历”
“父汗儿臣也说不清但总觉得南朝的一系列变革并不是普通的三把火从我朝掌握的情报來看儿臣认为用阿术将军所说的‘野心勃勃’來形容南朝小皇帝是十分恰当的”
“好真金你能有此想法父汗很是欣慰真金你再來说说如果南朝皇帝如此高明或者说如此正常那我朝该如何应对”
真金想了想道:“父汗依儿臣之见不管对手如何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儿臣记得小时候父汗曾经教导过儿臣摔跤之术说只要自己的实力够强那么无论对方怎样出招自己都可立于不败之地这两国之争也就如同两人摔跤只要我朝的综合实力超过对方就可占据主动”
“恩真金说得好”忽必烈笑道“伯颜你也來说说”
“是大汗”伯颜恭敬言道“大汗臣沒有多少战争经历从各位大人的分析來看臣以为我朝军队首先当在思想上重视对手从夏贵率领禁军支援庐州起南朝的军事方针就已经产生了变化正如各位大人所言南朝小皇帝登基后其国策已经不再趋于保守而是在积极备战了这点我朝上下必须达成共识其次我朝军队的布防需要加强特别是我朝占领时间不长的区域比如三四年前夺得的南朝潼川府路的部分地区以免再被偷袭第三就是需要加快水师的建设了臣以为当给刘整将军更大的支持”
“恩伯颜有理阿术”
“臣在”
“立即传令川中巴拉董士亨两位将军加强戒备”
“是大汗”
“刘整”
“臣在”
“水师建设务必加快有何政务问題你可以直接找帝师解决有何军务问題则可直接找真金协助解决”
“是臣刘整遵旨”
“各位从现在起大家都要正视南朝要把南人当作我朝的正式对手來看待不得再掉以轻心”
“是大汗”
“很好赵禥如果以进攻为其军事方向倒也省却了我军攻击城池的麻烦”
“是大汗”郝经道“从这个角度來说的确如此只不过似乎沒有大汗想象中那般简单吧”
忽必烈微微一笑:“帝师放心本汗会重视每一个对手的”
全玖处理奏折的速度越來越快倒不是说每份奏折她都能准确地作出批示而是知道哪些奏折可以自行处理哪些需要我亲自过目
“官家你看看这两份奏折”
“什么内容”
“是有关临安城内拆迁民居引发的争论”
“民居拆迁”
这种事情在后世也是司空见惯的而且大都不了了之弱势群体再怎么抗争也最终只能偃旗息鼓尽管也有不少媒体相助但又能怎么样呢
“恩临安知府事潜大人认为当以临安的整体格局为先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官府的全面布局要求拆除而房屋的拥有者不服加上那人又略知律法便将临安府衙告到了临安通判处通判也不知该怎么处理这桩民告官之事将诉状转到了刑部而刑部根本不想受理又将这事推到了大理寺大理寺认为此是地方性纠纷不属于刑事案件所以无须立案而要临安府衙和当事人协商解决即可后來这事不知怎么被御史台知道了御史台就谏言上书说官府办事不利官家这两份奏折就是临安府衙和御史台的”
民告官之事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是极其艰难的宋朝的政治应当算是最为开明的了这和宋朝皇帝重视民命的思想大有关系但依旧鲜有民告官的案件出现因为各级官府基本上都不受理这类案件后世有名的戏曲《铡美案》就是发生在宋朝虽然是虚构的
古代的律法都规定了对于侵犯公民财产的强盗予以惩罚但都沒有明确指出如果侵犯私产的是政府该如何处理政府不是强盗自然不适合定为侵犯财产罪
宋朝法典《大宋刑统》中也明确指出侵犯公民财产罪当判杖刑、流放、充军甚至死刑但同样只是针对盗和贼
看完两份奏折我大致明白了其中的经过
潜说友在上任后大力整治临安的市容市貌疏通河道改善环境数月下來临安城已是焕然一新大约十天前在天街附近的东康坊开始拆迁按照临安府的规划会在这一带建造一座大型的广场作为临安城百姓的活动中心这件事我也知道原本是件不错的惠民方案但沒有想到的是其中的一户田姓人家死活不愿意搬离田家主人名叫田铭秀才出身时代居于此地
目前整个东康坊就剩下这田家一家还沒有搬迁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古代钉子户吗”
“啊钉子户官家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