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举两得
第262章 一举两得
“臣范文虎参见陛下”
“恩爱卿免礼坐下吧”
“谢陛下”
“范爱卿尽管广南战区只有你一名候选人但如果考评不通过朕也不会让你出任的”
“陛下臣明白”
“好那就开始吧”
“陛下广南战区是我朝新增设的一个战区其位置偏远南接安南眼下西部又与蒙古接壤其地理位置也因此变得十分重要臣以为广南战区的设置有三大目的一是防范蒙古人从原大理之地攻击我朝虽然广南地势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军行动但若是被蒙古人突破便会直接威胁到我朝腹地因此必须要做好防范微臣的计划是利用当地山势之险建立多路山寨只要控制住交通要道就能守住整个广南西线二是配合三年后的北伐倘若机会存在便可向西出兵一举攻克原大理之地三是时刻做好准备南下安南诸国将藩属国收归我朝直接管辖”
范文虎看了看我继续说道:“针对以上三点广南战区的军力臣打算一分为二由半厢之军负责西部接壤处的防御借助山地之险守卫疆土大部分将士则以攻击为训练方向根据当地的地形会以山地为训练的主要场所也就是训练出类似以往山地兵一样之兵种以使将士们能够自如地穿梭于山地之间”
从四人的表述來看范文虎的条理最为清楚毕竟范文虎在朝中多年又有充足的时间來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唯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范文虎所说的收复安南的计划这点我似乎并沒有在朝中公开说过如果是他自己分析出來的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对于贾似道一党我平时的关注就只是在其政治上的言行而对于他们本身的能力倒是一直忽略了
“爱卿继续”
“陛下最后一点广南一带民族繁多臣在招募新兵时会尽量以其它各族为先并保证各族的平等同时与地方官府保持密切的关系争取得到当地人的支持”
相对于收复安南范文虎的民族策略更让我觉得惊讶自古以來我国的各个朝代都喜欢自称天朝对于异族喜欢以蛮夷相称哪怕是对于境内的异族也有歧视之心广南战区特别是靠近西部的大理一带民族甚多范文虎能够提出各族平等的观点倒是让我另眼相待
我点点头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何问題要询问范爱卿吗”
陆秀夫道:“范大人如果三年后广南战区同时出兵大理和安南以两厢之军力够吗”
“陆大人臣测算过如果两线同时作战兵力不够”
我接过陆秀夫的问題问道:“那范爱卿有何计划”
“陛下臣考虑有两种方案一是扩兵当然这需要陛下的指示二是在不增加兵源的情况下臣以为暂且不可实行两线同时作战的计划三年后臣打算以进攻大理的蒙古兵为名让安南出兵协助如果安南不愿意出兵则臣在稳守西部的基础上先集中兵力一举灭掉安南再转头向西攻击蒙古如果安南配合臣则先行西进回头再兵进安南”
“这是一种好方法”我道“各位爱卿如果沒有其他问題则本次面试结束”
“臣等沒有问題”
“那好范爱卿你且退下顺便通知其他三位明早朝会时一并到场朕会宣布结果”
“是陛下臣告退”
范文虎离开后我道:“各位下面由你们來投票临安战区有三名候选人按照今天的面试情况你们选出一位广南战区只有一名候选人你们投同意或者反对票即可”
回到御书房我打开了众人的便条广南战区范文虎四人一致认可对于临安战区两人推荐了王安节另外两人则投票给了印应雷
对于禁军的改制我第一步的计划是先行将其打散看來这是沒有什么问題了
范文虎今日的表现还算不错不管是不是有人在后面给他出谋划策我也就顺水推舟毕竟我要给贾似道一个面子对于贾似道一党在朝中的实力我也不是一日之间就能清除的等广南战区成立后我再慢慢想办法控制就是随着襄樊战区的倒向未來的六大军区中就只剩下一个广南那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我越來越觉得封建社会皇权的霸道只要皇帝够强权臣们就会越弱除非有人想再來个黄袍加身否则无论是明君还是暴君其地位都不容侵犯
至于临安战区的统帅人选当然会重要得多如果以拱卫临安为首选那自是王安节适合如果以三年后的北伐战争为目标则是印应雷更为合适
这印应雷给我的感觉就有点像电视中的李云龙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的用得好他会是把尖刀用不好则可能也会坏事的相对于广南战区而言反而是临安战区的统帅让我难以决断
正当我思忖间小七來报:“官家谢道临谢大人携文璋、张世杰求见”
“恩宣”
半响后小七带着三人來到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
“恩免礼”我开门见山言道“朕今日叫你们前來是要和你们说说御林军的事情”
“请陛下指示”
“御林军的建制朕已经告诉过你们了就以班连排的方式组建文璋和张爱卿都见识过火枪的威力谢爱卿你近日抽空去趟火药司亲身体会下火器的力量”
“是陛下”
“御林军是以火器为主的一支部队所以其训练方式会和其他部队有所不同张爱卿你一直在训练火枪手有何好的想法及建议”
“陛下一名普通士兵要掌握火枪手最基本的射击要领大约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沒有太多的技巧可言相对于弓箭手要简单得多臣以为只有四个字那就是熟能生巧至于像李隆那样的神枪手则是要看天赋了”
“恩说得好熟能生巧张爱卿你从扬州带回的五百名火枪手还有沒有像李隆一般的神射手”
“回陛下目前还沒有臣在军中每一旬便会组织一场挑战赛每次都是李隆获得第一后來臣在军中挑选了三十名有潜质的枪手组成了一个狙击小队由李隆负责教导但目前还是无人可以与李隆并肩”
“看來各行业的天才都是凤毛麟角啊”
“正是”
我笑笑:“文璋你们青年卫全体加入到御林军中今后要和成年人一起训练有沒有信心”
“陛下放心经过近一年的训练臣相信青年卫不会比其他人差的”
“好有志气今后你和张爱卿二人就是谢爱卿手下最重要的两员大将千万不可给御林军抹黑啊”
“是臣等一定会让陛下满意的”
“恩以火枪手为主的御林军是我朝军队的先行者火器是否能够取代冷兵器就要看你们的了”
“陛下放心”张世杰道“陛下随着对火枪了解的深入臣越來越感觉得火器迟早有一日会取代现有的兵器成为军队的主流配置”
“那是自然目前最关键的一点是在火枪还沒有完全成形前火枪手与其它兵种的搭配问題这点你是怎么考虑的”
“陛下臣试过好几种组合方式经过和李大人的反复商议决定按照三二一的配制也就是由三名火枪手加上两名身具武功的刀盾手以及一名投掷手的方式组合起來最为有效陛下当敌人骑军攻到近处时火枪手可以给火枪装上刺刀便从火枪手转化成长枪兵由于火枪的重量超过长枪所以在训练时负重能力也是一项必须的训练项目当然火枪队在平时的商讨中一致认为尽量不能让敌人的骑军冲到眼前之所以要求刀盾手通晓武功也即是因为敌人一旦到了近前可以护着火枪手且战且走正好文璋的青年卫中有不少队员精通武艺如能组合在一起就更加完美了”
我也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有效不过既然李庭芝也认可想必一定有其道理刀盾手自是以刀为主而福建林家的刀法又是我知道的武林世家中最强的我一念至此忙道:“谢爱卿”
“臣在”
“你擅长刀法这些刀盾手以后就由你來负责训练了”
“是陛下对了臣是否可以从林家招募來一批高手呢”
“当然可以”
“有了林家之人相助想必可以事半功倍了”
我呵呵笑道:“那敢情是好北伐乃是我朝之大事朕是很欢迎武林志士加入的”
文璋也道:“谢大人此举甚是明理一举两得呢”
谢道临有些糊涂道:“文将军何为一举两得”
“谢大人有林家高手來充当刀盾手或者训练其他刀盾手自然是件大好事其次呢北伐时陛下如果要亲征那么御林军也势必会跟随陛下有了林家的武林高手相助陛下的护卫问題就迎刃而解了”
谢道临大悟道:“文将军说得不错”
我笑道:“文璋你一定在想有了林家高手的护卫你就可以放心去杀敌了吧”
文璋见我识破其意图囧道:“陛下臣听从陛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