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失路之人
常郁自用血气灼伤残魂后再没有动过,此时仍背对两人,闭目拄剑而立,浑身血气蒸腾摇曳,气势步步攀升,肉眼可见脸上细微皱纹被抚平,两侧双鬓渐渐染黑,站姿愈发挺拔。
晕过去之前的自己只记得如巨浪般要把人溺毙的滔天妖气、誓要破开巨浪的沉默而桀骜的剑光,以及断壁残垣上噼啪作响的火焰。已分不清原本是柱是梁的焦炭猛烈燃烧,时不时爆鸣一声,就像,就像眼前的师叔一样。
持三日粮。破釜沉舟,烧庐舍,持三日粮。
乌桑派毕竟玄门正宗,功法最是平和中正,修补根基并没有那么困难。反过来说,修行一途,筑基差不多是水磨工夫,金丹却可谓鲤跃龙门,这道门槛拦的,从来不是有缺陷的根基。
算上结丹失败后反噬,常郁师叔根基受损了三次,又修复了三次,心性不可谓不坚韧;出身名门大派,少年得志,机缘、天赋也不缺,却仍是再三受挫。是天意如此?是心魔阻道?到了这一步,除了自己别人已帮不上忙,便是宗门师长也束手无策。
同为修行人,同样心高气傲,清涣不难理解、甚至应该为师叔感到高兴的,但,就是很烦闷。胸中有块垒,酒浇不散,剑劈不开。
在血煞之气聚集完毕时,常郁师叔的气势也攀升到了顶点,而后后撤一步,原地留下一道残影,继而残影又向前迈出,与饱饮血污后站起来的“影子”合二为一。等待片刻,血影的形态稳定下来,竟是与师叔有八分相似,神情却带着阴戾与嘲弄。剩下的两分峥嵘而怪异,但清涣能看出来,是二十年前那妖兽的影子。
乌桑派弟子外出历练时喜好搜罗剑术、剑器是在修行界出了名的,赤堇之后世上已无数得上号的纯粹剑修门派,故乌桑派的剑术典藏大约便是此界最完善丰富。常郁师叔所主修的剑诀名“磐石”,攻如泰山崩于前,守若磐石岿然不动,在乌桑典藏中也份属上乘,加上浸淫此道已三十载,是门内金丹以下有数的用剑好手。
常郁师叔与血影各自后跃,落地后又似蓄了势的弹簧弹出,对冲碰撞后再次弹开,一时间兔起鹘落不知几回。初时你来我往、不断转换攻防,后来逐渐加速,变成以攻对攻、以伤换伤。
磐石剑诀的特点是一旦成势便不可挡,且随着积累剑势会越来越重,直到剑手自己都控制不住。常郁师叔起手比血影早上一瞬,这初始的一瞬很长时间里都看不出有什么影响,现在终于能逐渐看到常郁师叔的斩击略略压过血影,天平正在慢慢地向他倾斜。
终于看到师叔开始占据上风,且优势在缓慢却坚定地扩大,苏柒不由松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清涣,想说点什么,却见他面无表情,紧盯着师叔,眉头略皱,左手放在剑柄上,手指以极为稳定的频率叩击剑鞘,像是在计时,也或许只是深思时的下意识习惯。
与苏柒不同,清涣懂剑术。他懂很多剑术,包括磐石剑诀,比大部分人都懂,甚至超过常郁师叔。
清涣自知在剑道上有几分才能,平时倒不吝于分享自己通常比较独到的见解,但此时实在无力分心解释。
所以清涣等的并不是结局,他从最初就看到了结局。他等的是变数。
但偶尔的偶尔,不那么聪明的人可能会迎来奇迹般的逆转,这样的事例很难充作启示或警示,但对清涣来说至少是很好的故事。
清涣停止了叩击剑鞘,等来转机或者说奇迹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不论最后如何,在那之前得先完成师叔交待的“兜底”。
现在苏柒与清涣的距离是,一丈。